书城科普读物蔚蓝旖旎的海洋(科普知识大博览)
14009000000042

第42章 奔忙不息的鱼群

每年秋季,我国黑龙江、松花江一带,是捕捉鲑鱼的大好季节,渔民们满怀丰收的喜悦,收获着名贵的鲑鱼。然而,你可知道鲑鱼来到这里,已经历了二万里艰苦征途鲑鱼原生活在太平洋北部的白令海中。它们在那里发育成熟后,便成群结队游到淡水河流里来产卵。它们从白令海出发,向西游去,最后来到我国的松花江,行程足有两万里。漫长的旅程充满了艰辛,它们不但要寻找食物,而且要抵御大动物的侵害。有时,敌害把队伍冲散了,它们会设法重新集结起来,继续向前进发。等到达河口后,它们便不吃任何东西了,只靠体内储存的养分维持生活。这时还得与湍急的河水、巨大的漩涡作斗争,甚至要躲避暗礁、险滩,跳过瀑布。尽管道路如此艰辛,随时都有丧失生命的危险,它们却毫不后退。就这样,经过好几个月的时间,终于游到了目的地。于是,雌鱼用鳍在河底挖洞,把卵产在里面,等雄鱼射精后,本能地用泥沙埋盖起来,不使别的动物吃掉。延续后代的任务完成了,雌鱼也就筋疲力尽地死去。

鲑鱼为什么能不辞艰辛远游万里呢?原来这是生物的一种习性。不仅鲑鱼,海洋里许多鱼类都有这样的习性,它们祖祖辈辈总是这样日夜不停地奔忙,成群结队,按照一定的路线长途跋涉,人们把这叫"洄游"。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渔民们发现了鱼类洄游现象,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去捕哪种鱼。经过科学进一步的研究,鱼群洄游的规律了解得就更加正确了。我国各地都会定期发布鱼情预报,指导海上捕捞,对提高渔获量有很大的帮助。

鱼类洄游的习性,是鱼类本身的矛盾引起的。由于鱼类生理状态和生活条件的改变,如性腺成熟、寻找食物、天气变化等,需要寻找适合的环境,因而引起了产卵洄游、索饵洄游、越冬洄游。每年四五月份,祖国江南春暖花开的季节,栖息在黄海和东海交界一带海里过冬的小黄鱼,也感到了春意,体内性腺发育成熟,开始集群,向我国江苏、山东沿岸作产卵洄游,带来了我国黄海沿岸的春汛,是捕捉小黄鱼的大好时机。等到秋季水温下降,寒气袭来之时,它们便携儿带女,陆续离开旅地南下,又回到去年过冬的地方。大黄鱼、带鱼和乌贼有类似的洄游规律。

生活在渤海湾里的对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当冬季来临,水温下降时,它们虽然伏在海底,也经受不住凛冽的寒冬,也要跋涉一千多公里,到黄海中、南部海域过冬。等春季水温回升时,它们就开始回老家,3月份过山东半岛,4月份到达渤海、黄河口一带产卵。因为这里风平浪静,营养丰富,给小对虾以良好的生活环境。小对虾迅速长大成熟,在这里过了一个愉快的盛夏,到深秋,又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为生存而长途跋涉了。影片《对虾》十分形象地再现了对虾的生活规律。

我国沿岸辽阔的浅海水域,有陆地上许多河流带来的丰富营养物质,又处在寒、暖流的交汇地带,海水温度适宜,浮游生物特别繁茂,是鱼虾生活的好地方,所以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渔场范围南起南沙群岛,北到辽东湾,南北伸展四千多公里。北部湾渔场、闽东渔场、舟山渔场、吕泗渔场、烟威渔场、渤海渔场等都是著名的大渔场。

鱼类除了供人们食用外,还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光从鱼的废料中就可提炼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鱼、虾不能吃的部分如果能科学利用,不但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污染,保护海洋环境,而且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用鱼内脏废弃物、虾壳、蟹壳、鱼鳞、鱼骨等为原料,采用现代高科技生物工程技术,以独特的加工工艺,就可以制成有用的药品和食用品。比如鱼内脏废弃物可以生产出鱼蛋白胨、鱼溶浆及海鲜酵素等;比如虾壳、虾头和蟹壳发酵,可以生产虾油、甲壳素、壳聚糖等高附加值产品;再比如,利用人们不太吃的低脂鱼类,可以生产出风味独特、醇香特鲜的鱼酱油、鲣鱼汁;生产蛋白胨、水解鱼蛋白、鱼蛋白活性肽、浓缩鱼蛋白;就连鱼骨头也可生产出婴儿食品的添加物。

也许你会问,鱼的肥料可以提取许多有用的产品,那么,又脏又硬的鱼鳞恐怕就是无法利用的地道的垃圾了。其实不然。鱼鳞中含有大量的鱼胶蛋白、珠光素、嘌呤碱等非常有用的物质。从鱼鳞中制取的珠光粉,是价格昂贵的发光剂,广泛用于涂料、油漆之类的发光性装饰品、化妆品和纺织品等行业,以提高这些产品的光泽。鱼鳞可以制取可溶性角蛋白和蛋白胨。角蛋白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好的乳化性能,广泛用于农药配制、日化洗涤剂等行业;蛋白胨是一种价格较高的微生物培养基,广泛用于制药等微生物发酵行业以及生化试剂等。鱼鳞还可制取鱼鳞胶,它的胶凝强度超过一般的动物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动物胶。鱼鳞制取的鸟嘌呤、咖啡碱等主要用作制药原料和生化试剂等。

这些产品的生产,许多都是新的技术,是新世纪里才开发出来的。

可见,鱼身上样样是宝,在品尝完美味的鱼肉、鱼汤后,剩下的废料可千万不要随意丢弃啊海洋中的渔业资源正在不断地被人们开发利用,给人类带来了美味的食品和丰富的原料。不过,近年来由于污染严重和不合理的捕捞,渔场起了一些变化,鱼产量也有所减少。我们应该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合理捕捞,保持生态平衡;不断开辟新渔场;大力进行养殖。这样,我国的海洋渔业一定会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一个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