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引领青少年的100个著名建筑故事
14034800000057

第57章 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

18世纪下半叶,俄国的城市建设活跃,俄罗斯自彼得大帝当权后逐渐走向绝对君权制,其建筑亦倾向古典主义风格。

1552年,俄罗斯人战胜了蒙古人,于是建造了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1555~1560)。由巴马尔和波斯尼克设计。它坐落在莫斯科的红场上,与克里姆林宫相对。它是由俄罗斯传统风格的九个墩式教堂组成的。中央一个墩子是其中的主体,冠戴着“帐篷顶”,高46米,形成垂直轴线,统率着周围八座小墩子。这八座小墩子排成方形,都高高举起葱头形或说是战盔式的穹顶。穹顶轮廓十分饱满,表面的形式又有所不同。中央帐篷的顶端上也有一个小穹顶。

克里姆林宫是由许多建筑所组成。15世纪末,在克里姆林宫建造了圣母升天教堂。平面采用希腊十字式,5个穹顶都有高高的鼓座,这个教堂是王公加冕的礼仪厅。同时也建造了由意大利建筑师建造的多棱宫,多棱宫是举行仪典和宴会的场所。在16世纪,克里姆林宫中着名的建筑是伊凡雷帝钟楼(1508~1600),高达80多米,是较早的大型石造多层建筑。到了18世纪,克里姆林宫进行了改建,它可以说是俄罗斯启蒙运动的纪念碑。它是由建筑师巴仁诺夫(1767~1775)拟议的,他建议在克里姆林沿莫斯科河一面,建造一个长达600米的四层宫殿,把原有的大大小小的建筑物都包在院子里。新宫殿展现在河岸上,几乎在全城都能见到它。宫殿的主要入口在东面,前面有一个长圆形的广场,有三条主要的城市干道在这里相交。这个长圆形的广场预定供群众集会之用,正中有记功柱,宫殿跟前有高高的看台。为这个设计巴仁诺夫镌了一块青铜碑,刻着:

为荣耀现代,为永远纪念未来,为装饰首都,为我的人民的欢乐和满足。

冬宫于1754~1762年建成,1837年遭焚毁,1838~1839年修复。为沙皇宫殿。由意大利人拉斯特列里(B.B.Rastrelli,1746~1771)设计。冬宫坐落在彼得堡涅瓦河岸。它的立面结构复杂,倚柱、断折檐部以及装饰都采用巴洛克手法。从总体上说,冬宫是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长约280米,宽约140米,高22米,建筑总面积46万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有近千间房屋。冬宫有两个立面,一面朝涅瓦河,另一面朝海军部大厦和宫廷广场。外墙四周布有上下两排圆形混合式倚柱、上中下3层拱形窗。宫内所有的大厅各具特色。冬宫与俄国的历史事件有关,十月革命后成为埃尔米塔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