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是拉美着名的农牧业国家,到处是牧场,遍地见牛羊,因此,巴拉圭人的餐桌上离不开牛、羊肉,是世界上人均消费牛肉最多的国家之一。巴拉圭人因喜食牛、羊肉而养成喜饮葡萄酒和马黛茶的习惯。他们认为葡萄酒佐肉才更香,而马黛茶则有消食的功能。而且巴拉圭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茶,无论走到哪里都在腋下夹着热水瓶,手里拿着个马黛壶,用金属吸管品着马黛茶,被称为“抱着茶壶走天下”的人。
马黛是与冬青科和大叶冬青近似的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通常称为“巴拉圭草”,叶色深绿,味苦,呈椭圆形,枝叶间开雪白小花,大多生长在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下,主要产地是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
马黛茶发源于南美洲,在南美大陆的饮用史大概已有1000多年了,远古的南美洲人把绿叶和嫩芽采摘下来,经过晾晒、分拣后就冲泡饮用,后来又多了烘烤、发酵和研磨等工序,就逐渐演变成今天芳香可口的马黛茶了。
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进步,现在已经看不到土制的马黛茶了。市面上销售的马黛茶除了散装,还有不同分量的单位包装和袋泡包装。成品的马黛茶呈翠绿或浅翠绿的碎末状,味有点苦涩。商家在马黛茶中加入草莓、苹果、柠檬、橙子等不同的水果味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还有各种以马黛茶为主要成分的药茶,如改善睡眠的、镇痛的、止泻的等等。
马黛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在当地语言中“马黛茶”就是“仙草”、“天赐神茶”,最早为当地印第安人发现,有显着的提神开胃及营养补充功效,从而被男女老幼普遍喜爱,现已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兼具营养保健及药用功效的单科植物健康饮品。
巴拉圭人从17世纪开始饮马黛茶,一直延续到现在。在今日的巴拉圭,无论是政府官员的办公室里,还是平民百姓的家中,招待客人最常见最讲究的还是马黛茶。马黛茶沏在一种圆形或葫芦形的壶里,再用细管吸着喝。甚至在户外,他们也会随时从背上的小包里或汽车的后备箱里取出专用热水瓶和马黛茶沏茶畅饮。就算在公园街头和陌生人说上几句话,他们一样会把手里的茶壶递过来让你吸上几口,而且你还不能拒绝,哪怕你是个妙龄美女而对方是个缺牙老头。如果你不喝他们递过来的茶,则表示对他们的敌意或蔑视,喝了以后还要上下唇连着舌头使劲地咂咂,表示接受和感谢他们赐给你的口福,才不至于失礼。茶壶一般用当地的葫芦做成,壶外壳用牛皮包制,做工讲究。有的还在牛皮上刻制了各种图案。喝茶有专用的金属吸管,长度25厘米左右,一头是圆的,另一头是扁的。
由于马黛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在巴拉圭当地的文化中也经常出现马黛茶。例如,人们常说苦马黛表示忠诚与坦率,甜马黛表示友谊,烧开的马黛表示仇恨,冲淡的马黛表示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