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012年房价直跌一万元
1404000000010

第10章 有房有车没生活 (1)

星河丹堤,大家刚听到这个词,可能会有些陌生,此乃何方神圣?

这个名字对于很多深圳人来说,应该并不会很陌生,它是位于深圳梅林海关的一个高档豪宅社区,随便百度一下,一套房子少则200万元,别墅级的都在2000万元左右。

星河丹堤地处梅林关口,深圳的城市干道南坪快速从小区旁呼啸而过,周围都是一片旧村,居住环境并不算理想,但为什么卖这么高的价格呢?

我们或许会说因为小区有一个天然的湖泊,现在哪里楼盘碰到水就身价暴涨,什么私家珍藏之类的概念会把普通消费者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再要找原因就可能归于开发商的实力了,什么豪宅专家、数十年倾力打造之类。

然而只要我们回到2004年,就会发现上面的理由纯粹是扯淡,这里的房子均价仅为4000多元。当时因为南坪快速的规划问题而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影响全国的业主维权事件,人民网专门对此事做过一个专题,这块地即将被判死刑。

按照规划,南坪快速将从丰泽湖小区中间横穿而过,丰泽湖小区业主的利益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楼下就是城市快速干道,出行是方便了,但因为每天数以万计的车流还让小区业主怎么过呢?政府部门规划时为什么就不替业主考虑一下?

在政府与业主互掐之际,本地块的开发商撂挑子不干了,以较低的价格把土地倒手转卖给了星河地产。由你们去争吧,我还是去赚其他稳当的钱。

星河接手后,事情出现了重大的转机。由于丰泽湖小区的业主太执著,到处上告,使尽了各种手段,政府也经不起折腾,最后决定多花几千万元,将南坪快速挪了位置,并给这一段路加了一个盖,总算获得了一个圆满的收场。

星河捡了巨大的便宜吗?这个时候还谈不上。就算南坪快速对小区的影响降低到了最小,周围的环境仍是惨不忍睹。

自己的房子盖起来卖给谁,星河这时就打起了小算盘,超级富豪、社会中高收入阶层还是普通的白领呢?楼盘定位越高利润越大,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超级富豪在买东西时不会花心思精挑细选,一般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他们看重的主要是符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星河地产心里有数,这块地的姿色只能说马马虎虎,想要入那些超级富豪的法眼还是资本不够。

如果这块地随意盖个楼起来,和以前老丰泽湖山庄一个档次,星河地产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甘心,到头来辛辛苦苦一趟最多只能赚些零花钱。

这时星河地产要做两件事,一是建房,但这里玩不出什么新花样来。房子该怎么建还是怎么建,全世界都在用钢筋混凝土时,星河地产的这个项目总不可能标新立异搞成纳米材料,把外墙都贴上金。

二是提高这个项目的身价,这时营销上就见真功夫了。星河地产的所有努力都是为这个姿色一般的大姑娘找个条件更好的婆家,虽然出身草根阶层,至少也得打扮出贵妇人的气质来。

当时万科地产在同一片区搞了一个项目,在全国很有影响力,成为搞房地产营销的必看的项目。该项目名叫“第五园”,意思是本项目和广东其他四座古典园林是一脉相传的关系。名字取得好,更引人关注的还是它的推广语“骨子里的中国情结”,万科还以此为名,出版了同名的书。

星河最后将《骨子里的中国情结》这本书的作者王受之请来,照葫芦画瓢,出版了一本《哈啰中产》。

这时星河地产的意图很明确,普通的工薪阶层它是不需要的,它需要更高一点层次的购房者——社会的中产阶层。这群人追求高消费,讲究格调和品位,他们不再像普通工薪阶层那样斤斤计较。

但策划跟不上变化,深圳房价自2005年后便一路狂飙,购房者发了疯似地进行了一场房价追逐战,开发商不卖高点都不好意思。

中产能买得起星河丹堤的房子吗?星河丹堤本身就不是为他们打造的。这时星河丹堤的宣传开始调了个个儿,中产的定位悄悄地从星河丹堤的宣传中隐去了。

星河丹堤已经不是羞答答的村姑,早已脱胎换骨,变成一个妙龄少女,只有超级富豪才配得上拥有它。这并不是移情别恋,以前海誓山盟就化作过眼云烟。

星河丹堤终于在2006年8月正式上市,首批推出的是联排别墅,叫价2万元一平方米,后来价格不断走高,别墅达到了七八万元一平方米。

星河丹堤也终于完成了华丽转身,成为深圳的一个标志性豪宅,这也使得它以前的姐妹丰泽湖山庄花园受益多多。妹妹嫁入豪门,做姐姐的虽然人老珠黄,但至少也沾上了一些贵气,它的二手楼价格也一路上涨。

在2005年之前,中国房价基本上还算亲民,大多数开发商安分守己地赚属于自己的利润,各售楼处也是开门笑迎四方宾客,全心全意为社会的工薪阶层服务。而工薪阶层只要在一座城市里努力打拼,基本上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一套住房,有自己的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这是何等其乐融融,这也为中国中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优良的外部环境。

我们对“中产阶级”的定义多种多样,有时人们也把中产阶级与“五子登科”相提并论,包括妻子、孩子、房子、票子、车子共五样。

在工作的城市,有一套可以容纳青春梦想的房子,有自己的爱车,银行的存折上有个五位或六位数,有漂亮的老婆及可爱的孩子,如果你都成功地实现了,你自然可以自豪地宣布自己跨入了“中产”的行列,总算是混出来了。

在这“五子”中,“房子和车子”无疑是最具标志性的两样东西,到了一定的年龄,妻子和孩子自然是水到渠成,有房有车,好歹也是有足够的票子才能实现。

从星河最初的定位来看,它也是想为社会做自己的一份贡献,成就一位中产的梦想。

但随着房价的大幅飙升,浓妆艳抹一番,超级富豪扎堆地追求着自己,我何必屈尊再去嫁给中产那帮“穷小子”呢?

不是星河丹堤一个楼盘在战斗。自2005年始的涨价潮中,众多楼盘以自己的“冷艳高贵”击碎了众多工薪阶层的“中产梦”。

因为价格摆在那里,既没有山也没有水,不属于品牌开发商,产品平平的楼盘也敢打着豪宅的旗号。只要你进入售楼处,售楼小姐漫不经心的眼神、张口就是本楼盘多少万元的起价,除了自叹腰包太瘪,自个灰溜溜地从售楼部出去你还能做什么呢?

自己好不容易凑够了首付,到售楼处一看,怎么又涨价了,等再次凑足首付时,居然发现还是不够。这似乎成了一种永不停息的追逐赛,购房者的步伐怎么也追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可以想象,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在房价没有大幅上涨前就在挑房,对各个楼盘和户型进行精心的对比,不断制订自己的置业计划,同时也在不断地更改自己的置业计划。但他们最终只能放弃自己的置业梦想,最后甚至连看的兴趣都没有了。

都是被高房价逼的!

中产似乎是一个容易让大家产生怀念的词,中外名家都曾表示过相同的意思。

中国的孟老夫子有言:“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普通的老百姓,如果没有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想让他们一心向善、安分守己就可能有些困难。而另外一位同时代的政治家管仲则说得比较直白:“有恒产,方有恒心。”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中产阶级不发达是政治不稳定的因素。他指出:“就一个城邦各种成分的自然配合来说,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中产阶级(小康之家)比任何其他阶级都较为稳定。”

在西方人的理解中,中产阶级成为维护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缓冲器”。中产阶级有了自己的“老婆孩子热炕头”,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他们最希望维持现状,“穿了鞋了”就是文明人,只有那些“光脚的”才会去想是不是要“舍命一搏”。

18~19世纪,欧洲大地上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很多资本家过得提心吊胆的。罢工、捣毁机器的事可不够“和谐”,经济危机也时不时站出来惊扰一下人们的神经,资本主义世界似乎正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危险。

但资本主义制度经过上百年的不断摧残后,不但没有如人们所料的那样走向穷途末路,反而还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这中间起到巨大作用的正是中产阶级。

工人以前受资本家的剥削,生存条件艰难,自然会进行强烈的反抗。当工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车子,一年中有较长的带薪假,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工人们迅速就失去了推翻资本主义的动力。这时资本家的剥削少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各个时期资本家的财务报表来看,这似乎并没有减弱多少。

这也正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明显弱化,人们也没有心思再去追究意识形态的差别了。在“橄榄型”社会中,社会各阶层变迁的成本加大,社会结构的稳定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