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85%的人应该涨工资
1404900000016

第16章 政府必须还税于民 (2)

例如,你买包香烟,也许你从来没想过里面有多少种税:有56%的生产环节消费税(甲类香烟),5%的批发环节消费税,从生产到批发零售各个环节10%的流转税(城建税7%+教育附加3%),17%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摊,这些税都在这包香烟的价格上,占香烟价格的60%左右。如果你每月吸烟开支300元,那你就为国家交了180元的税。虽然你交了这么多税,但你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纳税人,如果这包香烟上有逃税行为,国家不来找你的麻烦,而是找香烟生产、批发、零售者的麻烦,他们才是法律上的纳税人。

从购买香烟的例子可以看出,国家征收间接税成本低,而且遇到的阻力较小,百姓会心甘情愿地把税款掏出去,而且附加在商品价格上的各种税要比你交纳的工资所得税高得多。对一个烟民来说,一个月吸烟支出300元应该很正常,那就为国家纳税180元,相当于月工资5205元者交纳的个人所得税!

通过以上分析很容易明白,间接税的纳税人和负税人分离,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但不承担纳税负担;而真正承担纳税负担的人却又不履行法律上的纳税义务,而是由别人给代行了。

因此,我们说纳税人,有纳税的纳税人和不纳税的纳税人。纳税的纳税人是自己有纳税义务,同时又是课税对象,如果你的月工资超过2581元就要交纳个税,那你就是纳税的纳税人。不纳税的纳税人是自己有纳税义务,但不是课税对象,如代你交纳香烟价格里60%税的那些人。

广义纳税人与狭义纳税人

在市场经济中,只要有消费,就要负担多种赋税。拿婴儿奶粉为例,一桶奶粉的价格里就有牧场、奶品加工企业、各级批发、运输、零售各个环节的增值税、营业税、流转税、企业所得税等许多税,还有,包装奶粉的金属或塑料又有各个环节的各种税,这样算下来,当你把奶嘴放到婴儿嘴里的时候,所交纳的税不下几十种、次。再比如,你每天一起床就开始纳税,你要洗脸刷牙,香皂、牙膏、牙刷、毛巾、水、电里就有无数的税,你确实已经把这些税款掏出去了,可把这些税款交给国家的不是你,而是那些不纳税的纳税人,是“第三者”早就代你交给国家了。所以,从消费即纳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一出生就成了纳税人,是人就是纳税人,但这个纳税人是广义纳税人。

我们再回到法律层面上来理解纳税人。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里所讲的纳税人是法律上的狭义纳税人,他可以是直接税承担者,也可以是间接税代缴者。对于直接税来说,纳税人和负税人统一,这很好理解。如果你隐瞒个人收入少交税,那就可能会构成逃税罪,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对间接税来说,没有履行纳税义务的是“中间人”,如果代缴人没有代替终极消费者交纳各种税,那他就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纳税义务,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法律不会惩罚你这个最终掏税款的人。

所以,广义纳税人包括所有自然人和法人,而狭义纳税人只指按照法律应该向国家纳税的人,也就是交纳直接税的人和交纳间接税的“中间人”。广义纳税人没有法律上的约束。比如一种商品,你可以消费,也可以不消费,可以多消费,也可以少消费,这是你的自由,国家不予干预,这时候的你就是广义纳税人。

狭义纳税人受法律约束,你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比如,你在上海的月薪是8000元,就要交纳559元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你没有任何选择,必须交,而且一分也不能少,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这时的你就是狭义纳税人。

从广义上讲,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是纳税人。但财税制度研究的是国家与法律规定的有纳税义务的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增值税,就是研究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不考虑这税款实际上是要由消费者掏。因此,在关于税收的文章或著作中的纳税人,一般都是指狭义纳税人。

游离的纳税人

我们知道了纳税的纳税人与不纳税的纳税人,也知道了广义纳税人与狭义纳税人,但要真正理解“纳税人”这个概念,这还远远不够。从经济运行规律看,真正的纳税人是没有“实体”的,它像幽灵一样处于游离状态。

你交纳了工资所得税,毫无疑问,你是纳税人,政府对你服务不好,你可以到政府训斥官员说:“是我养活着你,你是我用纳税的钱雇佣的仆人,你要好好为我服务。”

我有个在马来西亚工作过的朋友,他给我讲过马来西亚纳税人有多么牛。暴雨过后,街道上的雨水排不出去,市民就给社区议员打电话,议员马上与市长联系,很快,市长就带领市政人员赶到现场疏通水道。这就是纳税人的牛劲,他不出门,一个电话市长就跑来为他服务,他甚至电话都懒得给市长打,因为他有自己的代表,让代表跑腿处理这个事务。

我在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州北沃罗省的Guba Lafto县曾亲眼见纳税人在县长办公室指着县长的鼻子训斥道:“你若不尽快把这件事情解决好,下次我们不投你的票,让你滚蛋!”

我们再回到你交纳的工资所得税上来。你交纳了工资所得税,你的收入相应减少,要想使生活水平不下降,你就要求企业主增加工资。如果企业主心肠太黑不想给你加薪怎么办?你可以辞职跳槽,于是“用工荒”就出现了。企业主要维持生产,要留下和吸引足够的工人为他创造剩余价值,于是,企业主不得不答应给你涨薪。这就是外国工会的力量,工人阶级的一切利益都是工人在工会组织下通过各种斗争争取来的。

你看,你向国家交纳的工资所得税实际上又转嫁到企业主身上了,这是税的第一次转嫁。我们继续看税这个幽灵是怎么游荡的。

工人涨薪了,企业主生产成本增加,企业主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他要把涨薪的这部分钱加到产品的价格上,如果你恰好是该产品的消费者,你就要支付比涨薪前更多的钱消费这些商品。现在,企业主又把税这个皮球踢回给你,税又转嫁给你了。这就是经济学上的物价薪资螺旋(price/wage spiral)理论。

几年前,我代表一家企业参加全国工商联企业文化会议,我对一些企业家讲:你们纳税,实际上是为赚更多的钱的一种投资,这和钓鱼一样,为钓到更大的鱼,用小鱼作诱饵。

企业靠谁养活?是消费者,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所以,在健康、文明的经济体中,企业主纳税,国家会把这些税用于公共服务和福利事业。百姓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把挣的钱都用在消费上,企业主的产品当然就销得多了,这是不是赚了更多的钱?

纳税的现在支出是为了日后所得,这就是纳税的“钓鱼理论”。

所以,我说税是个幽灵,纳税人是游离的,税在不断地转嫁,找不到一个明确目标,准确地说,税是由全社会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