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爱读书:让你的孩子博学多才
14204700000075

第75章 读书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捷径

一个人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除了离不开生活这个“源”之外,还需把握住读书这个“流”。“流”虽不能代替“源”,但“流”是“源”的折射和反映,特别是对生活阅历尚浅的青年人,书的“流”的充沛,可以补充生活的“源”的不足,从而间接地读书能够丰富孩子的思想情感,丰富孩子的写作技能和技巧,从而为孩子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是什么?读书是吸收;写作是什么?写作是表达。吸收和表达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吸收或吸收得不够,就会直接影响到表达的水平和质量。但是这个道理并非所有的人都明白或明白得透彻。有些青少年爱好写作,整天就抱定一个“写”字,结果由于积累不足,文笔修养不深,很少有成功之作,而且在写的过程中还吃尽了苦头。

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学士在这方面都有过切身体会,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经验之谈。像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杨雄的“能读千赋,自能为之”,以及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名言就都是这方面经验的浓缩。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读书只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化掉,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头脑,把学到的知识,经过自己头脑的再加工,创造出更新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读书的目的。也就是说,为了提高读书的质量,并能收到更佳的效果,我们在读书的基础上,还要写出自己的新东西。

在这一问题上,我国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认为:读书时应该时刻想着自己该怎样写这个问题?这样,读书的效率和质量都会大大提高,而从这个角度去读书,对读过的东西记忆更深刻。

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读写这种方法取得成功的例子屡见不鲜。作家竹林对此颇有体会。

一次,竹林计划要写一部中篇儿童小说,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早就确定了,也经常有创作冲动,但是,总是写不出特点和新意,无奈,只好放下笔,静下心来读些书。

当时,竹林刚好买了一套印度作家泰戈尔的选集。于是他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并被作品中清新、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深深地吸引住了。作品中的意境和思想,同他的思想和情怀是那么一致,于是,他就更有意识地去重读泰戈尔的有关作品《园丁集》和《惭月集》。

读过书后,竹林走出房间,来到乡间的小路上,举目远望,顿时觉得眼前的天空是那么宽广明亮,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美好,都给了他一种清新、秀丽、生动、活跃的感觉。所读的作品同眼前的景物和他心中长期生活的积累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于是,他便掏出小本子,记下了当时心中的冲动和感觉,并确定了他的儿童中篇小说的构想和写法。

竹林整个构思完成后,已不是原来设想的一部中篇,而是决定要完成三部系列小说。不久,前两部《晨露》和《夜明珠》完成发表,第三部也陆续完成。

通过这个故事,不难看出,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是那么的密切,读书对写作又是那么重要。读书能启迪创作的灵感,而创作又能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这样,既练了笔,又丰富了知识,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吗?

总而言之,仅仅为了读书而读,书是读不好的,而且没有广泛读书的写作是无法成功的写作。只有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将读书与写作都搞好。只有书读得多了,知识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笔下的句子和词才会跟着丰富起来。顺畅的时候就会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地流淌出来。甚至,有时会有一种一发不可收拾的感觉。可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确实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

读书是启迪人心智的渠道,写作则是在读书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