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长成就好孩子
14216400000010

第10章 夏尔·戴高乐——试试用激将法来“刺激”一下孩子

夏尔·戴高乐(1890~1970),法国将军、政治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自由法国运动,在战后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担任第一任总统。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戴高乐的父亲是一所学校的校长,曾参加过普法战争,并获得过一枚勋章,这枚勋章成了戴高乐小时候的宝贝和玩具。也许受这个因素的影响,戴高乐从小就喜欢玩打仗的游戏。做游戏时,他要求玩伴们像真的一样投入“战斗”,要服从命令、作战勇敢,不能投敌变节、贪生怕死。

有一次,他又和几个孩子玩打仗游戏。他演司令官,弟弟演情报官,他命令弟弟:一旦被敌人俘虏,就要把情报吞到肚子里去。“战斗”打得很激烈,弟弟真的不幸被“俘”了,没来得及吞下“情报”。在“敌人”的胁逼利诱之下,弟弟交出了“情报”,被放了出来。弟弟的行为使这位“司令官”大为恼火,他骂弟弟投“敌”,狠狠地揍了他一顿。

家庭的背景,童年的打仗游戏,使小戴高乐从小就对军人产生了崇拜。有一天放学回家,小戴高乐忽然对父亲说:“爸爸,今天老师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告诉他,我将来要考圣西尔军校,当一名将军。”

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愣了一下。他知道,要考上这所著名的军校,并非易事。儿子虽然聪明,记忆力也强,学校的课程一般都难不倒他,只要一用功,就可以名列前茅,但这个孩子的兴趣太广泛,缺乏专注力。比如,他喜欢小说,经常用一宿的时间读完一本书,第二天上课就无精打采的,甚至打起了瞌睡;他还喜欢音乐,经常弹弹唱唱,可当家里给他买了钢琴后,他的兴趣又不在弹钢琴上了……充沛的精力,使他一刻也闲不住。对于学习,却心猿意马,集中不了精力,致使每次考试成绩都不是十分理想。因此,父亲一直为他的前程发愁。

“你的话是真的,还是随便说说?”父亲决定激他一将。

“当然是真的。我打算将来当一名勇敢的军人,在战场上拼杀上阵,为祖国的荣誉而战。”小戴高乐严肃地说。

“你的想法不错,爸爸支持你,希望你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将军。可是,我实在对你没有信心,凭你现在的成绩,能考上一般的学校就了不起了。”父亲唉声叹气地说。

“爸爸,你的意思是说,我考不上圣西尔军校?”小戴高乐着急了。

父亲点点头,不动声色地说:“不是爸爸给你打退堂鼓,是你自己的成绩达不到。孩子,如果你再不刻苦学习、迎头赶上的话,想考上圣西尔军校那简直就是开玩笑啊。”

父亲的话深深地刺痛了小戴高乐的自尊心。他的小脸涨得通红,呼吸也急促起来。但父亲的话切中要害,符合事实。从此,他像换了个人似的,集中精力读书学习,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圣西尔军校,成了真正的“司令官”。

育子智慧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孩子的自尊心强吗?

2.你尝试过用“激将法”鼓励孩子吗?

3.如果被孩子识破了你的“激将法”,你是如何做的?

俗话说“劝将不如激将”,像戴高乐的父亲一样,适当地运用激将法来鼓励孩子是非常不错的一个方法。

激将法是利用孩子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从相反的角度,以“刺激”的方式对孩子寄予期望,以激起孩子“不服气”、“不服输”的精神,使孩子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内驱力”,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个叫文文的8岁孩子,非常喜欢看动画片、打游戏。这天,妈妈在进行大扫除,文文在旁边兴致勃勃地打游戏。

妈妈对文文说:“文文,帮妈妈把地扫一下!”

文文不太愿意地说:“你自己扫吧,我正忙着呢!”

“文文,你看妈妈都忙不过来了,你赶紧来帮一下。”妈妈催促道。

无奈,文文只好放下游戏帮妈妈扫地。不一会儿,妈妈进屋收拾房间去了。这时文文眼睛盯着游戏机看了半天,终于,他放下扫把,又去打游戏了。

妈妈收拾完房间出来,看到文文只扫了一个角落,心里有点生气。但是,聪明的妈妈并没有显示出生气的样子。她走到文文旁边,故意大声叹息道:“唉,我真替你发愁呀!”

文文赶紧放下游戏机,问妈妈:“为什么替我发愁呀?”

“你看你,连地都不会扫,以后还能做什么事情?我怕妈妈老了以后照顾不了你,你会很可怜的。”妈妈严肃地对文文说。

文文一听,乐得笑起来:“妈妈,我不是不会扫,是我不想扫。”

“是吗?我怎么相信你啊?看看你刚才扫地的样子,我不相信你能够把地扫干净!”妈妈不屑地瞟了文文一眼。

文文有点急了:“不信是吗?我扫给你看,我今天一定要比你平时扫得更干净!”文文把游戏机关掉后扔进了抽屉里,然后高高兴兴地扫起地来,他花好长时间来扫地,把角角落落都扫得非常干净,还帮妈妈做了许多其他家务。

妈妈见此情景,适时地称赞道:“原来你这么能干,看来是你以前太懒了!”

听了妈妈的话,文文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潜能却是巨大的。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激将法”,对孩子说:“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却不能呢?”“我就不相信你不能改正缺点。”让孩子产生一股不服输的心理,从而下决心挑战自我。就算孩子识破了父母激将法的心理,父母也不用不好意思,微笑着承认反而会促进亲子关系。

不过,家长在使用“激将法”的时候也要注意分寸的把握,不要采取过激的行为和言辞,让孩子以为自己在家长心目中真的“一无是处”,这样的话不但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还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影响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