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家长成就好孩子
14216400000043

第43章 维克多·雨果——教会孩子永不放弃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雨果的母亲认为,教会孩子永不放弃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推动的效用。

一年,著名的美文研究院组织征集诗作大赛。正当雨果全力为参赛创作新诗的时候,他的母亲突然病倒了,情况十分危急,母亲整日处于昏迷状态。雨果和哥哥日夜陪伴妈妈,根本无暇动笔写作。雨果只好把一首从前写的《凡尔登贞女》送去参赛。

母亲病势稍微好转,她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询问雨果参加比赛的诗寄出了没有。当她得知儿子因照顾自己没有写作的时候,十分伤心。母亲用无力的手拉住儿子的手,让儿子赶紧写作品去参赛。

雨果感到很难过,他低着头对母亲说:“母亲,恐怕来不及了,因为明天就截止了。”

母亲鼓励他说:“不,好孩子,来得及。不到最后关头,不要轻言放弃。今晚就写,明天一早就念给妈妈听,妈妈的病很快就会好起来。”母亲的眼睛里充满了信任。

母亲给了雨果信心,他不再犹豫,等到母亲睡着,便伏在床边握笔苦思。夜深了,可是雨果不觉得疲倦,他在橘色的灯光下,用他火一般的热情铸造诗篇。这一夜,他写出了120行诗——《亨利四世铜像修复颂》。第二天,当母亲从梦中醒来,发现儿子放在床头的诗稿,她欣慰地笑了。

半个月后,这首《亨利四世铜像修复颂》使维克多·雨果得到了“金百合花”特别奖。《凡尔登贞女》也同时被评为“金鸡冠花”奖。

育子智慧

请真诚地回答以下问题:

1.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孩子会有放弃的念头吗?

2.在孩子即将放弃的时候,你是否总能及时鼓励他?

雨果因为母亲的鼓励,在最后关头没有放弃,才获得了成功。人生的路上,有太多的机遇,很多人会在某个关口放弃努力,也与成功擦肩而过。教会孩子永不放弃,等于是让孩子离成功更近一点!

第一,提醒孩子很多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很多孩子最后放弃,是因为觉得没有希望了,结局已经注定了,其实,很多事情没有到最后关头,还是可以改变的,但如何把这一信息传递给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孩子的英语成绩还算可以,学校正好组织一次英语口语比赛,当然,孩子夺冠的可能性比较小,但这仍然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如果孩子想放弃,家长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说不定你还能拿个名次呢!即使拿不到名次也没有关系,你能知道自己的差距有多少,还能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家长的鼓励会让孩子把握住机会,说不定会有一个惊喜,即使没有,也锻炼了孩子的能力。

第二,鼓励孩子多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当一个人束手无策、认为做什么都于事无补的时候,往往会想到放弃。家长要教会孩子多思考,告诉他“任何问题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法”,让孩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放弃。比如,一个孩子在竞选校园歌手时,按他的水平不可能成功,但是如果他能想些办法提高技艺,比如邀请某个朋友和他一起组成一个组合,再去报名竞选,也许就会有机会。家长要鼓励孩子多想办法,不要轻易放弃。

第三,选择适当的时候介入。孩子毕竟是孩子,可能到了关键时刻意志不坚定,想到要放弃,这时候家长就要及时介入。比如雨果的母亲,在他快放弃的时候介入,鼓励他参赛,无疑给了雨果一剂强心剂。家长要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第四,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想着放弃的孩子,归根结底是对自己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家长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用积极的思考方式来生活,来学习。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让孩子多参加课外活动、体育运动以及学校的集体活动,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客观地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