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货币市场运作导论
14257100000005

第5章 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的总体回顾

从货币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初始动力来看,是为了保持一国资金的流动性与配置效率,它借助于各种短期资金融通工具将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应者联系起来,既满足了资金需求者的短期资金需要,又为资金有余者的暂时闲置资金提供了获取盈利的机会。但这只是货币市场的表面作用,将货币市场置于金融市场以至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可以发现,货币市场的功能远不止于此。

货币市场既在微观层面上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提供了灵活的资金头寸管理操作平台,使这些经济主体在对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相统一的管理上更加方便灵活,同时也在宏观层面上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提供了操作渠道。这是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市场的有效运作是一个有效独立的货币政策顺利实施的基础性条件,货币市场构成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工具,贯彻货币政策的市场基础。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发达的货币市场,就必然缺乏间接宏观金融调控方式赖以进行的市场环境,缺乏灵敏可靠的市场利率信号,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高效率的宏观金融调控就很难实现。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市场、价格、金融难以发挥相应作用,更谈不上货币市场的发展与完善。直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后,作为金融市场组成部分的基础市场——货币市场,才在金融体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下发展起来。

20世纪80年代,中国同业拆借及票据市场的出现被认为是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开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统存统贷”的银行管理体制,各银行之间根本没必要相互之间进行融资。随着1983年以后人民银行摆脱了“一身两任”的尴尬,专一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及各专业银行的恢复与组建,我国的银行体制和信贷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各专业银行之间资金借贷也开始遵循“有借有还、相互计息”的原则,这就使得资金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以及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成为必要和可能了。1984年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引致了中国人民银行对当时各家专业银行提取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这成为同业拆借市场形成的重要动力,最终促使了以调节银行准备金头寸为主要功能的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

第二章中国货币市场运作总览我国的票据市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这之前我国一直对票据产生所源自的商业信用采取了限制、清理和取代的政策。在1950年12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发布的《货币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各单位彼此间不得发生赊欠、借贷款及其他商业信用关系。195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布了《关于取消国营商业系统内部以及各部门之间所存在的商业信用的规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票据业务的发展是无从谈起的。1976年,我国政府提出了“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利用市场调节搞活经济的要求”,这之后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为商业票据业务的发展提供了生存土壤。1981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在杨浦区办事处和黄浦区办事处试办了国内第一笔同城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同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徐汇区办事处与安徽天长县支行试办了第一笔异地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拉开了我国票据市场业务发展的序幕。1996年1月1日,我国的《票据法》正式实施,自此我国票据业务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2000年11月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首家票据专营机构——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正式在上海市成立,专门办理商业票据的投资、融资及其他相关业务。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的商业银行票据经营迈入了一个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的新阶段。

虽然我国票据市场交易规模与我国其他货币市场子市场的交易规模相比仍然偏少,但是该市场的存在也体现出它的价值。例如,我国资金供求矛盾与严格的信贷管制为票据业务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在国家严格控制信贷投放的前提下,与繁琐的贷款手续相比,商业汇票明显具有门槛低和成本低,办理手续相对简便等优点。这也使得我国的票据市场逐步成为企业短期融资和银行提高流动性管理、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票据市场作为我国货币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建设和丰富融资渠道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l997年6月,为了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我国商业银行退出了交易所债券交易市场。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开办银行间债券交易业务,允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回购和现券买卖,由此建立起了中国的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在随后的这些年里该市场有了飞速的发展。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货币市场子市场,并成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平台,市场参与者包括境内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国银行分行等主体,主要的交易方式包括债券现券交易和债券回购两种形式。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提供报价、交易等中介及信息服务。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债券交易采用询价交易方式,包括自主报价、格式化询价、确认成交三个交易步骤。自主报价又可以分为公开报价和对话报价两类;公开报价再分为单边报价和双边报价两种。2002年6月,商业银行的债券柜台市场开始运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又可以通过柜台交易面向全社会各类投资者扩展。

随着我国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整个货币市场构成体系也得以不断完善:2003年12月10日,由华安、博时和招商三家基金公司分别发起管理的首批三只货币市场基金获准设立。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在丰富我国货币市场投资工具种类、提高市场流动性、协调市场融资结构比例、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联动及提高货币市场整体运作效率方面发挥着相应作用。

此外,国家为了进一步丰富货币市场融资手段,鼓励有竞争力的企业直接进入金融市场融资,又积极尝试着在国内货币市场中拓展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2005年5月,华能国际等6家企业短期融资券的首次成功发行,宣告了我国货币市场体系中又增加了一个新兴子市场。

在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的20多年时间里,市场交易品种逐渐增加,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市场成员不断扩大。整个市场在品种规模、交易条件与结构组织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一个由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货币市场基金和短期融资券等各子市场构成的中国货币市场体系。作为国内实体经济与各类金融机构资金的连接渠道,中国货币市场成为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金融活动的杠杆支点,它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