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从头到脚说瘦身
14271900000005

第5章 瘦身:从体质调整与内脏健康开始(2)

降低内脏脂肪

什么是内脏脂肪

根据脂肪堆积的不同部位,肥胖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皮下脂肪型肥胖,即皮下聚积脂肪造成的肥胖,这个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它的特征是腹部、大腿、臀部等下半身聚积脂肪,也被称为梨型肥胖。另一种是内脏脂肪型肥胖,脂肪堆积在腹腔内,所以突出的是腹部肥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啤酒肚,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和更年期以后女性。体内存在过多的内脏脂肪,就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脏病和其它各种代谢性疾病的机会,所以内脏脂肪也被称为“危险的脂肪”。

内脏型肥胖的原因

1、遗传因素。 内脏脂肪的产生与基因有一定关系,据调查黄种人发生内脏性肥胖的概率比较高。少数胖得出奇的人,就可能和基因变异有关。

2、能量代谢失衡。 吃得多运动的较少或者两者都有,使热量摄入大于热量消耗,就会引起脂肪在体内的储存。当皮下的脂肪无处可去了,脂肪就向内转移,转而堆积到内脏去了。即使有一些人的体重和体重指数都很正常,也并不意味着他就是安全的,他的脏脂肪面积也可能超标。

3、长期承受高压易患内脏型肥胖。体内内分泌紊乱,长期经受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压力,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和经常喜欢熬夜的人,会导致体内的皮质激素水平超标,从而引起内脏脂肪堆积。

内脏肥胖的危害

在内脏周围,有适量的脂肪是正常的,尤其是肾脏、肠膜附近存在脂肪可以起到支撑和固定内脏的作用,但是如果这些脂肪过多,也会影响内脏正常功能。比如心脏脂肪过多,人一活动马上就会心慌气短,这是因为心脏活动时受到周围脂肪组织的挤压。多余的内脏脂肪还会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毒素,破坏有益菌,它是导致内脏中毒并降低其机能的罪魁祸首。

内脏肥胖容易引发代谢系统综合征,导致高血压、中风、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以腹部为中心囤积脂肪的内脏脂肪型肥胖,内脏型肥胖比皮下脂肪型肥胖,更容易患上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病等病症。

如何检测内脏型脂肪肥胖

内脏性肥胖的判断标准

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

腰/臀比(即腰围与臀围的比值):男性>0.90,女性>0.80。

注意:检测腹腔内脂肪面积,可以用CT或者磁共振进行扫描,将其结果用特殊的软件进行分析,就可以计算出腹腔内脂肪的面积。这个数值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内脏脂肪堆积的程度。日本把腹腔内脂肪面积>100平方厘米诊断为内脏性肥胖。在我国虽然还没有具体的诊断标准。但经研究发现,中国人的腹腔内脏脂肪面积达到80平方厘米左右时,就可以发生日本人内脏脂肪面积在100平方厘米时的代谢异常。

针对内脏减肥的饮食调节

要想减去内脏多余的脂肪,一日三餐要求定时定量,对内脏减肥尤其重要。早餐强调营养搭配合理,并且一定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吃少,减肥期间不要吃零食,尤其是甜食。很多人有晚上吃夜宵习惯,这样很容易造成代谢功能的紊乱,形成内脏肥胖。经常饮酒的人,易患上脂肪肝,这是内脏肥胖的常见形式。

——有益于内脏减肥的几种食物。

1、乌龙茶。乌龙茶中含有的多酚和咖啡因等成分,前者能使兴奋交感神经的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后者能抑制肾上腺素的分解,两者相加的效果是,促进消耗体内蓄积的脂肪。除了乌龙茶之外,能减少体内脂肪的茶还有普洱茶。

2、咖啡。运动之前喝咖啡能更有效的燃烧脂肪。但是咖啡过多摄入对胃不好。值得注意的是,喝咖啡的时候,不要放太多砂糖,也不要一边喝咖啡一边吃点心。

3、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卵磷脂具有乳化的作用,能够溶解脂质,防止内脏脂肪的蓄积。另外,它还能够抑制肠道内酯肪的吸收,防止在肝脏中进行脂质分解再合成,从而预防脂肪肝的形成。富含卵磷脂的食物有蛋黄、大豆、酵母等,特别是大豆和大豆的加工食品,不仅有卵磷脂,还有大豆皂角苷等,能减少多余的脂质。

4、富含辣椒素的食物。辣椒素能刺激中枢神经,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腺上素,从而活化分解脂肪的酶-脂肪酶,使脂肪易于作为能量消耗掉。也就是说,它能减少体内积存的内脏脂肪,预防肥胖。

5、甲壳质.甲壳质是进行化学处理后得到的动物性食物纤维。甲壳质.壳聚糖能抑制分解脂肪的胰蛋白酶,使肠道吸收的脂肪减少,体内就不易积存脂肪。而且,它还能吸附消化液中的胆汁酸,促使其排泄。为了分泌新的胆汁酸,身体就要消耗肝脏中的胆固醇,使得胆固醇下降。

6、韭菜-降低血脂。韭菜不仅营养丰富,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韭菜含有挥发性的精油和硫化合物,具有促进食欲和降低血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