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元帝师八思巴
14328100000201

第201章

四川前线蒙哥大帐内,董文忠、董文炳向蒙哥大汗汇报五台山佛道大辩论情况。董文忠说:“四王爷在五台山主持了佛、道大辩论,佛门弟子300余人、道士200余人参加,并有公证人、旁听者200余人。双方各出17名代表参加辩论,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辩难。结果佛门获胜,道家失败。道士17人剃发为僧,并决定焚毁道家伪经45部,天下佛寺为道家所占者237处归还佛门。”

蒙哥大汗放下酒杯,不耐烦地说:“五台山的事老四办了就算了,你们就不用详细讲了。你们兄弟两个,不要回开平了,留在军中效力吧!蒙古军队是怎么了?都老了么?带兵的将军一个个马奶子喝得肚子太大了,骑不动马了!”

董文忠试探着说:“仗打得不顺手么?”

蒙哥大汗道:“一塌糊涂!”他一边给自己倒酒,一边问:“董八,你们王爷在干什么?”

董文忠说:“吃斋念佛。”

蒙哥大汗把酒壶重重地放在桌子上:“哼!他可倒清闲!”

董文炳说:“不,四王爷不念经的时候,也带着王子们打打猎。”

蒙哥大汗说:“我在这儿拼死冲杀,他倒好,在开平打猎!他的脚不疼了么?”

董文忠说:“这么长时间,四王爷不带兵打仗,也不练兵,脚病早养好了。他让我们兄弟转告大汗:‘汗兄率军远征,而他却在宫中无事可做,还真有点儿食不甘味,寝不安眠呢!’”

蒙哥大汗:“他还没有忘记我们在打仗!他不是让马奶子喝得肚子大得上不了马了吧?”

董文炳说:“不,四王爷骑着马能追上奔跑的黄羊麋鹿。”

蒙哥大汗站起来,走到大帐门口对外边喊道:“木哥!去把木哥给我找来!”

他回到桌边,一仰脖子喝了一杯酒,又执壶倒酒。董文忠兄弟交换了一下目光。

木哥进来了,问:“汗兄,你找我?”

蒙哥大汗命令道:“你去,去开平传达本汗的军令:命忽必烈总领东路军,给我拿下鄂州!”

开平十分平静,空气湿润而又新鲜,悠悠地飘流着……忽必烈兴冲冲地大步走进八思巴的札仓,说:“八思巴上师!啊,你这一招还真灵验!”

八思巴问:“蒙哥大汗让你出征了?”

忽必烈道:“总领东路军!”

八思巴说:“好!东路军正要进军鄂州一线。”

忽必烈说:“汗兄就是让我拿下鄂州。”

八思巴道:“鄂州地处长江和汉水交汇之处,背靠的就是荆襄。四王爷,你这次出山,可是一下子就扼住了宋军的要害!”

忽必烈说:“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正合于北方名士宋子贞的伐宋方略!该我‘大有为于天下’了!”

八思巴对忽必烈说:“争天下以人为本。塔察儿王爷乃东道诸王首领,应引以为友,而不应使之为敌。”

忽必烈点头。

八思巴说:“王爷身边有刘秉忠、郝经等谋士,有东西道诸王、道尔达、蒙哥都等勇冠三军的将领,贫僧就不准备与您一起出征了。我想与王子真金一起留在开平,钻研一下佛理,再读读中国的《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学习一点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也好帮助王爷寻找一种统一天下的途径和办法!”

忽必烈道:“本王真不愿意上师离开我身边,但上师所言也极有道理。那本王就不麻烦您当军师了,还是请您静心礼佛修道,做本王宗教与信仰方面的上师吧!”

八思巴道:“我准备让卓旦噶瓦大师与王爷一起出征,他的知识与见解比常人高出一筹,军中大事可向他咨询。如有不便决断之事,也可派他与本座联系。”

忽必烈点头。

忽必烈率诸将、众谋士及王府怯薛军出征,人欢马叫地来到开平南门御天门;八思巴、察必、孔雀诸王妃,真金、忽哥赤诸王子以及老臣失吉忽秃忽等前来送行。

八思巴手指“御天门”三个大字,深有感慨地说:“当初修建开平,子聪书记,啊刘大人根据中原旧典,将东门名为‘东华门’,西门名为‘西华门’,北门名为‘复仁门’,南门名为‘御天门’。的确费了一番心思,寓意深远啊!但愿殿下此次出征能为‘御天’打下基础!”

忽必烈道:“托上师吉言!托上师吉言!”

刘秉忠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愿‘御天门’乃御天之始,‘龙冈’变为龙飞之处,我开平城也就可以开一代太平了!”

忽必烈道:“隔墙有耳,先生慎言!”回头对察必王妃道,“王府事务可由真金、王文统全权处理,你要多督促他们几个小兄弟读书习武,以备将来之需。除礼佛读经外,你要照顾好上师。有不便决断之事再麻烦上师与诸位老臣。”

察必道:“家里的事,王爷就请放心吧,有上师和诸位老臣在,不会出什么大错!但愿王爷能旗开得胜,早日回开平团聚!”

八思巴小声对卓旦噶瓦说:“按郝先生的意见,这是一场没有成功把握的战争。如何在必败的战争中协助四王爷获得胜利,获得最大的利益,就看你与刘先生、郝先生如何运筹了!”

卓旦噶瓦道:“弟子谨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