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候补局长
1448600000040

第40章 心事重重 (3)

丁小凡感觉她软弱无力,就要向下滑去。于是他用力抱紧了她,艾梦瑶举起双手,慢慢地搂往他的脖子,闭了眼,嘴辱微微张开,轻轻地喘着气,焦急地期待着什么。

丁小凡望着这张清秀的,红润润的脸,浑身的血液就要往上冲,他缓缓地低下头,在她的前额上轻轻地亲了一下,感到她的体温很高,并且散发着淡淡的一股馨香,身体在轻轻地颤抖。他神情专注地盯着她的脸看了一会儿,把她扶起来。艾梦瑶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特殊的战斗,神志突然清醒了似的。她把双手从丁小凡的脖子上拿下来,不好意思地笑笑,扭过头,窗户中正好有一缕阳光照进来,照在她的脸上,她感到火辣辣的热。丁小凡轻轻地拍拍她的胳膊,拉开门,走了。

送走丁小凡,艾梦瑶上街去吃饭,突然想起刚才丁小凡对自己的叮咛,心中洋溢着一股幸福的暖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多少年没有听到这样的关爱和叮咛了。她在吃与不吃两者之间做了一番选择,最后决定,还是吃点吧,只要热乎就行。她要了一碗稀饭,一个煎鸡蛋,一块葱花饼,匆匆吃完,带着那甜蜜的回忆,款款地回家了。

冬天的夜说来就来了,她打开灯,坐在写字台前,打开电脑,敲打着键盘,继续录入《小凡随笔》。打着打着,她有点魂不守舍,眼前总是晃着一个清晰而又模糊的影子。她细细地回味着刚才的那一幕,浓浓的幸福感涌上他的心头。

她的整个身心沉浸在兴奋之中,精神也为之一振。她站起来,走到窗前,观赏了一针对儿花,又走过来,坐到写字台前,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调整了一下心态,认真地录入《小凡随笔》。

不知过了多久,睡意袭上心头,她拿着她正在录入的那本《小凡随笔》,走过去,躺到床上,朦朦胧胧地睡去。可没睡多久,她就又醒来了,并且思维越来越清晰,也理智得多了。下午的一幕又浮现在她的脑海里,幸福的感觉渐渐退去,她不知道这是喜是悲。毫无疑问,她爱上了这个男人,可他是有妇之夫,长相厮守已无可能,她不知道,这个爱的苗子,将会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呢?

她就这样翻来覆去的,心中有点烦闷。她想起丁小凡建议她外出走走的话,心中暗暗下了决心,等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她一定出去,走走看看,排遣她心中的焦虑、苦闷和相思。她这样想着,渐渐地有了睡意,她把被子往上拉一拉,头无力地偏向墙壁,慢慢地入睡了,不知今晚,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

转眼之间,春节将至。接近年关,各单位各部门的头头脑脑都在忙着拜年。仿佛整个社会都被拜年的气氛所笼罩。陈志之把丁小凡叫到他的办公室,就说:“快过年了,我留意了一下,各部门都动起来了,我们怎么办呢?”

丁小凡笑笑,说:“怎么办呢,该就按过去的惯例办吧。”

“我也不知道往年是怎么办的。往年,我只知道有这么回事,但具体都有哪些人,哪些部门,是个什么标准,我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了。今年在其位,看来得谋这事了。你说说,往年都是怎么做的。”

丁小凡就说了说住年的做法,不外乎有关领导,还有什么管钱的,管干部的,管这个考核那个检查的部门的头头脑脑,标准嘛,看那个庙有多大,佛有多高,分别对待。

“那得多少钱呀?”陈志之问。

丁小凡说了一个总数。

陈志之沉默了一会儿,有点为难地说:“你是知道的,今年光给那个书画大赛的捐款,就使局里的开支捉襟见肘了,如按去年的标准搞,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他叹口气,“这确实叫人为难。”

丁小凡见他这样,就说:“那就只能量体裁衣,看米下锅了。”

“话是这么说,可事情到了谁的头上,谁都得硬着头皮撑,风气就这样了,你能咋的?”

“实际上,”丁小凡说,“表示个意思就行了,不见得非得拿出多少来。”

“这样吧,”陈志之说,“你把局里的家底子盘点一下,看能拿出多少来,做个计划,实在不行,就在去年的基础上压缩人数,只保证重点人物和要害部门了。”

丁小凡答应着,出去盘点局里的家底子。局里的决算搞过不久,就那点家底,一盘就盘出来了。丁小凡作了个计划,拿给陈志之看,陈志之看了,和丁小凡一起去和吕四权商量。吕四权看了一眼计划,对陈志之说:“陈局长,这是不是有点不妥。不仅人数比去年少,金额也压得太大了。”

陈志之就把书法捐款那档子事说了一遍。吕四权说:“还是一码归一码吧。陈局长,你想呀,今年是局班子调整以后的第一个年,同时,这不还有两个局级职数呢吗,还指望着从局里产生呢!如此这般,以后还怎么好意思去见领导呢!”

“吕书记,俗话说,三分钱难倒个英雄汉。千说万说,这钱是硬头货,没有,就是没有,你让我怎么办呢!”

“钱是死的,人是活的嘛。俗话也说,宁穷一年,不穷一节,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穷了这个节呀!”

“那你说说,这活人怎么做活这死钱呢?”

吕四权想想,说:“这马上就要进行春节前的慰问活动了,那么多的慰问金、慰问品要通过局里的财务,从中稍许做点文章,还愁弄不出几个拜年用的钱?”

经他一说,陈志之才想起来,按照惯例,在春节前,市上四大机关的领导要进行一系列走访慰问活动,其中的很大一部分由M局负责准备慰问金,购买慰问品。于是他把那份计划交给吕四权:“好吧,这事儿,还有慰问的事,都一快儿交给你了,不过凡事适可而止,不要捅出什么娄子,到时候谁的脸上也不好看。”

吕四权脸上掠过一丝明显的笑意,愉快地接受了这份差事,对陈志之说:“这个你就放心吧。”

日子一天天逼近年关,慰问活动被提上市上领导机关的议事日程。吕四权让业务科拿一个慰问活动的方案。对承担这项工作的科来说,这是一项常规性工作,做起来轻车熟路。科长拿出去年的方案,根据本年度的情况,该减的减一减,该加的加一加,该调整的调整一下,本年度的方案就三下五除二地出来了。完了打印一份,交给吕四权。

吕四权拿到方案,看了一下,光慰问的对像就有驻军部队,邻近地市和友好城市,相关企事业单位,军烈属和现役军人家属,尚健在的老红军老八路,贫困户和五保供养人员,等等。他看了一下所需资金,总共下来好几十万。他这就琢磨上了:把慰问的对像增加一点,标准再提一提,资金就增加十几万。前一阵子和霍海之流打麻将、买宝石、求字画、到处萧洒,花销了不少,到头来还弄了个闲职,眼看着血本无回。接手慰问工作,心中一喜,从中稍稍做点手脚,捞回成本,就有希望了。

这样琢磨了几天,慰问对像虚增了若干,标准提高了三分之一,一算,慰问金比去年几乎翻了一翻。他把这个方案拿去和陈志之商量,陈志之看完方案,看着吕四权说:“你这个方案,慰问对像比去年大得多,标准也提高了这么多。这样下来,数额是不是有点大了,太大了,上面和财政那儿恐怕通不过去。”

吕四权说:“考虑到上面敲定方案时肯定要减一减的,就把慰问对像增加了些,按照实际慰问的例上去,领导那儿就没有调整的余地了。至于标准,物价上涨了,自然应该比去年高,做计划时,同样也把领导可能进行调整的余地留下了。同时还要从这里面挤出局里拜年的钱。这样下来,金额就一下子上去了,自然就比去年多多了。

陈志之听他说得也有点道理,就说:“只要领导同意,财政那儿能过去,我们当然是多多益善。我是怕数字太大,上面通不过去。”

吕四权说:“这要看怎么运作了,你要是一板一眼,人家当然也就公事公办;如果办得活络一点儿,人家可能也就给你宽松一点。”

陈志之说:“好吧,这事就全权交给你了,你就灵机处置吧。”

“那我就只好当孙子,到处烧香拜佛了。”

不是吹牛,这是吕四权的长项。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在他搞出来的那个方案的基础上,稍许压了压,就定下来,不久就把钱拨到局里的账上了。接下来就是造花名册,购买慰问品。在这个环节,可做的文章就多了,比如,五百元的商品,可以开成八百元的发票;三百人的花名册,可以造成五百人。所有这些工作,他都事必恭亲,亲自挑选商品,亲自与商家结算。他购买每一份慰问品,进行每一次慰问,他都能做到利益最大化,并且做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就这样,整个慰问活动结束后,除“合法”地弄到了局里拜年用的钱,吕四权自己的荷包也着实鼓了不少。

不仅如此,局里拜年的工作,也由他“辛苦”一下了。他拟了一份名单,和陈志之以及局里的其他几个领导商量了一下,然后就由他具体执行了。到了他的办公室,他重新做了一份名单,名单后面的钱数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缩减。这份名单跟公开商量过的那份名单相比,不仅名字少了,钱数也减了不少。

他照着这个名单,往信封里装人民的币。装到信封里的,将由他拿去拜年,装剩下的,自然归他所有。

信封装完,他给陈志之打了个招呼,叫上小胡就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跑,一个人一个人的送。就这样,吕四权把这次慰问活动利用到了极致,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人情,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可谓一举数得。用他自己私下里的话说就是,搞了一点小小的成本补偿,不然,他的这个书记当得也就实在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