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与跨国企业
14505900000013

第13章 后发性、产品技术性质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如果把工业化看做是工业部门的增长和扩张过程,可以发现两条并行的演进序列:一是工业品种类的不断增加,在这个增加过程中,每种产品均经历各自的生命周期过程;二是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这两条演进序列均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先进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以及工业化完成之后不断地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以及相应的产品和产业不断增加,为后进国家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和产业选择空间,也决定了企业国际化成长过程中的方式选择。

一、后发性、产品生命周期与企业国际化成长

企业成长是与产品密切联系的。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持续成长,而任何产品均不可能永久成长,企业成长是以产品的寿命周期为依据确定企业的产品或业务战略。某种产品从产生到最终退出市场整个过程所经历的主要阶段,通常可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该产品的销售增长率不同。一般来说,产品导入期由于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了解较少,销售增长率低,经营的风险较大;成长期对该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由于竞争者较少,企业市场份额上升,销售增长率很高;成熟期销售规模达到最大,进入的企业增加,产品进入市场饱和状态,需求增长放慢;衰退期该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均下降。

产业是生产相似或具有替代性产品的企业的集合,产业也可以大致分为新兴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和衰退产业。在一国范围内,工业化过程既是工业品产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工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后者表现为工业品种类不断增加和调整过程,即新的产业不断产生和发展,老的产业逐步缩小以致消失。从单个产业发展来看,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新兴阶段。从原有产业中分离出新的产业,或者在新技术基础上出现新产业,其原因可能在于技术创新、相对成本变化、新的消费需求出现,或是其他经济和社会变化将某种新产品提高到具有可行的商业机会水平。这时该产业的技术不成熟,生产率不高,在经济中的比重也低。(2)成长阶段。企业数量较少,但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新企业进入,一方面是竞争逐渐激烈,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产业发展的外部性,即由于产业内企业增加,产业的分工协作条件变得有利,导致整个产业成本的下降。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和成熟,该产业逐步过渡到下一个阶段。(3)成熟阶段。技术进一步成熟,产品定型,产业发展的增长率放慢,产业内的竞争达到最激烈的程度,企业会通过工艺方面或销售方面的创新,设法降低成本。由于产业整体出现饱和,价格会较大幅度下降,有些企业会逐渐退出该产业,产业的集中度提高。(4)衰退阶段。销售量持续地出现绝对下降,这种不景气不是由于经济周期或其他偶然的因素所致,而是由于需求的彻底变化所引起的,或者由于要素供给情况的彻底变化。

企业成长与产品周期、产业周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错关系。成熟或衰退期由于技术或需求的原因重新获得迅速增长的机会。

以上均是从一国的角度所进行的分析。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存在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虽然它们在空间上并存,但在技术、产业水平等方面则是处于不同的时代,而产品和产业周期阶段的演进就是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这就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产品和产业国际转移的可能性,即先进国家的成熟或衰退产业可以向后进国家转移,延长它们的生命周期,而后进国家通过这种转移获得所需要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机会,这正是后进国家工业化过程的实际图景。

由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而产品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要素密集度也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导入期需要大量的研发费用的投入,并且要有相应的市场需求,先进国家或发达国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才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新产品通常首先在发达国家开发出来。某种产品在发达国家进入成熟阶段或衰退阶段,后进国家采取模仿的方法引进这种产品,这时该产品在后进国家市场上则属于新产品。因此,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在先进国家处于成熟或衰退阶段的产品,在后进国家可能处于导入阶段或成长阶段,相应地在发达国家属于成熟或衰退的产业,在后进国家则属于新产业或成长产业。这样大致可以说,在国际范围内,后进国家基本上是接受发达国家产品周期成熟和衰退阶段的产品扩散,即处于产品周期的尾部(Wells,1986,in Khan(ed),1986),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基本上在于来自发达国家的成熟和衰退产业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产品周期的阶段和产业的性质,是相对于所在国的技术水平、收入水平和市场需求而言的,在发达国家属于成熟阶段的产品或成熟产业在发展中国家则是新产品或新兴产业。当然发展中国家企业也进行新产品开发,也建立有新兴产业,但从国际竞争的角度,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在于成熟产品和成熟产业,能够进入国际化成长阶段的企业也通常是在成熟产品或产业,以及能够体现本国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的生产环节(见下文)。

由于发达国家技术积累和产业发展所形成的技术和产业条件,以及产品和产业国际间转移的可能性,为发展中国家利用自身的后发性,在工业化早期较快地引进和建立成熟产业提供了条件。以印度为例,独立前的1947年工业基础极端薄弱,但在1956~1964年的三个五年计划内,就初步形成了轻、重工业齐全的完整加工工业体系。1975年后发展电力工业、矿业和石油工业。到目前为止,印度的工业化基本上仍处于初期阶段,但纺织、服装、食品等轻工业比重在1970~1987年从34%下降到27%,机器制造、运输设备和化学工业的比重同期从34%提高到41%。其中通用机械、重型设备、电机电器、汽车、机车等均有相当的发展(李宗,1993)。

不同时代的技术知识存量和产业规模及状况基本上框定了企业成长的机会可能性边界,因此,发展中国家达到国际化成长的企业通常是以成熟(传统)产品为经营对象的企业,这与经验也是相符合的。

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经营产品处于产品周期尾部的这种状况,对这些企业在工业化过程较早阶段就采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实现国际化成长提供了部分解释。第一,与新产品相比,成熟(传统)产品不存在创新利润,因为通过模仿过程和知识外溢过程,这些产品的相关知识已经成为“免费的”物品,主要依靠规模经济和有效管理活动,扩大市场份额,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需要在国内市场容量有限的条件下追求销售增长,这必然形成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提高,按照上述关于外部依赖性与企业直接投资关系的分析,可以预期企业会偏向于选择对外投资方式进行市场区位多元化。另一方面,成熟产品对外投资的关键条件是管理活动及其能力,因为经营活动方面难以形成特有技术优势,而管理正是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相对优势所在。

第二,成熟产品的生产在发达国家已不具有比较优势,发达国家这类部门中的企业一方面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力图避免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的竞争,因此,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才能保证出口市场的稳定性。同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均在通过成熟产品和产业的模仿和引进推进工业化,对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多采取鼓励政策,而对进口则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企业面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时也会偏向于直接投资。

第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跨国投资让出了市场空间。发达国家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变,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发达国家跨国企业更多的是相互的交叉投资(UNCTC,1991),这使得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较为有利;二是使得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发达国家成熟产业的直接投资具备有利条件。以英国为例,其对外直接投资中制造业的比重1976年为57%,1981年下降为49%(Griffiths&;Wall,1985)。发展中国家企业相对于发达东道国当地企业,能够通过管理活动的能力把本国在成熟产业的比较优势与当地的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结合起来,形成相对于东道国当地企业的特有“组合优势”。这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传统制造业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

第四,发达国家跨国企业战略的转变,使发展中国家企业获得跨国投资的比较优势空间。按照联合国专家组(UNCTC,1993)的分类,跨国企业按其国际一体化的程度可以分为三类:多国国内独立子公司,简单一体化,复合一体化。独立子公司水平的国际一体化条件下,跨国企业的国外子公司只是以满足东道国当地市场为目标,在服务范围的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与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很少存在分工和协作。简单一体化条件下,国外子公司不再是仅满足东道国当地市场的需求,而是跨国企业整个国际化生产的一部分,相对于母公司,子公司的独立性很小,但各子公司之间仍然保持相互独立。复合一体化条件下,跨国企业着眼于全球市场,围绕总体目标,将子公司的业务作为其整体价值链的有机组成部分,追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价值链各环节的最佳配置,这种情况下,国外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职能分工和专业化,不再具有独立性,只是作为跨国企业整体的这部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发达国家的主导型跨国企业已达到复合一体化阶段,这与它们经营的产业有关,即主要是技术密集性型的制造业。而对成熟(传统)制造业,多国国内独立子公司的形式更合适,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正是处于这个阶段,这样,既避开了与发达国家主导型跨国企业的直接性产业竞争,竞争的对象变为发达国家的非主导型跨国企业,也有效地发挥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所具有的相对优势。

二、后发性、产品价值链与企业国际化成长

工业化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另一个表现是产品和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日益深化,使同一产业内的不同生产环节独立成标准化的加工部门,由于不同环节的要素密集度不同,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企业可以在同一个产业内形成各自的特有优势,这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在新兴产业中也出现跨国企业的原因,典型的表现在个人电脑制造业。

按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波特,1985),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可以按过程顺序分解为不同的环节,每一个环节均对企业的价值创造做出了贡献,把它们连接起来就构成企业的价值链。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对整个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大小是不同的,对企业价值增值贡献最大的环节就是属于战略性环节,通常企业只要控制了这种战略性环节,就把握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如果以价值链方法解析个人电脑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游是整个产业的龙头,是该产业技术和产业标准的发布地,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环节,具有很强的进入壁垒。位于上游环节的是极少数掌握了关键性技术的企业,全世界只有几家属于上游企业,而且均在美国,其典型代表就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前者的中央处理芯片和后者的视窗操作系统联合,形成了该产业的硬件和软件的产业标准,具有很强的技术密集特点。位于该产业中游的是各配件生产企业。由于各配件已经标准化、模块化,所以有利于专业化分工,中游环节的技术含量不高,虽然也有配件如液晶显示器、高档显卡等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但相对于上游环节则低得多,总体上看,多数配件的技术已趋于成熟。因此,中游企业的技术升级压力较小,但成本和规模生产的压力较大,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与传统的成熟产业生产模式基本相同,这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在。从企业区位分布看,众多国际知名的配件生产企业聚集在东南亚,如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中游企业生产的配件除了向下游供货之外,也有相当部分自己组装成品牌机销售。就利润而言,技术创新给中游企业带来的超额利润极为有限,即使有超额利润也很难持久,因为新技术的扩散极快,多数中游企业都愿意作为技术追随者,因此,与上游不同,中游企业的利润主要来自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生产,而不是技术创新。下游环节对技术、资金、规模的要求均极低,几乎不存在进出壁垒,属于完全竞争市场,为数众多的下游企业是在最终消费市场上专门从事销售业务的企业,其主要职能有二:一是作为上游和中游生产企业的销售代理,赚取贸易差价;二是完成电脑生产的最后一道环节:装配工作。

个人电脑产业属于全球性的产业,总体上属于新兴高技术产业,但又是高度分工和专业化的产业,不同环节的市场竞争优势差别极大,加上电脑产品的普及很快,使得规模和分工之间的正反馈效应非常显著。任何小而全或大而全的一体化均不可行,从而发达国家的企业不可能垄断整个产业,而是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要素禀赋形成全球性分工。发展中国家企业主要进入中、下游环节,由于这些环节的技术容易模仿和扩散,不能形成特有的垄断性优势,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发挥管理活动方面的能力,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产品开发、采购、制造、需求管理、销售、服务等常规活动的组织协调,加上劳动密集带来的成本优势,形成企业大规模生产供货能力。正是在这种优势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些较大的生产企业到发达国家建立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子公司,而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制造子公司,从而形成发展中国家在新兴产业的跨国企业的出现,如韩国的三星,中国台湾的宏基,中国大陆的联想等。不过虽然属于新兴产业,但实际上仍然是发挥了成熟产业的优势。所以在发展中国家具有后发性的条件下,不仅工业化早期在成熟(传统)产业中形成跨国企业,而且可以在新兴产业的某些环节上形成跨国企业,这使超前性具有了新的含义和内容。

上一章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后发性导致企业国内成长以多元化为主导形式,企业成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以及企业成长所处的产品周期尾部特征和进入新兴产业价值链的可能性,由此部分解释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形成和发展超前性的客观可能性。但跨国企业形成和发展的超前性还需要以企业能力和动机的主观条件为基础。本章试图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赶超性对企业跨国投资能力和动机的影响,以完善关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形成和发展超前性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