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体育教学论
14554700000040

第40章 体育教学评价(3)

常模是经权威部门或大面积测量后规定的标准,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质测定标准、体育合格标准等等。常模等级法的优点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都可以用同一标准,评价成绩不受其他人成绩的影响。由于该标准具有连续一致性,只要参照的标准没有变化就可以进行比较,因此可以连续纵向观察个体或集体的进步幅度。

⒎进步幅度定级法

进步幅度定级法是根据学生前后两次成绩的进步程度划分等级来评定的,但要求两次成绩需有一定时间间隔,一般应在一个学期以上。进步幅度定级法有两种类型:成绩进步幅度定级法和目标值进步幅度定级法。

(1)成绩进步幅度定级法

该方法是将两次测量的成绩差或采用同一评价标准的分数差为原始数据,再采用离差法、百分位数法、排列顺序定级法、转换定级法等几种方法之一评价等级。该方法有利于鼓励后进学生。因为起始成绩较低者比起始成绩较高者的进步幅度相对较大一些,因此容易取得较高的评价等级。

(2)目标值进步幅度定级法

目标值进步幅度定级法需要选择目标值,目标值通常采用预期最好成绩,如x±3s为目标值,其中x-3s用于时间项目。该方法对于初始成绩高者有利,对于初始成绩较低者不利,常用于鼓励先进学生。评价结果其公式为:

进步幅度分=

后期成绩—初始成绩

目标成绩—初始成绩

如,某校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立定跳远成绩x=1.80米,s=0.20米。甲生第一次成绩为1.35米,第二次成绩为1.85米,乙生成绩第一次为1.90米,第二次成绩为2.30米,对两个学生进步幅度进行评价。

计算步骤:

首先计算目标值:目标值=1.80+3×0.2=2.40米

甲生进步幅度分=

1.85-1.35

×100=48

2.4-1.35

乙生进步幅度分=

2.3-1.9

×100=80

2.4-1.9

然后可以采用以上不同的定级方法定级。

采用不同进步幅度定级法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本例,甲生成绩提高0.50米,而乙生成绩提高0.40米,按照成绩进步幅度定级法则甲生应得高分、高等级,而乙生得到的是较低的分数和等级;但如果采用目标值进步幅度定级法则相反。可见,目标值进步幅度定级法是一种相对的评价方法。其主导思想是原始成绩高,成绩提高的幅度小,因其难度较大,也应得到较高的进步幅度分或等级。究竟采用哪种评价方法要由评价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

⒏主观等级评定方法

(1)确定评定的等级数。即要确定是几级评定,体育评价一般采用从二级~五级。确定等级数时要考虑各等级间水平属性差异是否一样,是否便于评价者区分。

(2)确定各等级的表达形式。各等级的表达形式有文字式,如五级:优秀、良好、较好、及格、不及格等,或是A、B、C、D、E等,也可以采用分数5、4、3、2、1表示。但不管采用哪一种形式表示都要考虑如何转换为分数,以便于综合评价。转换分数的方法又有多种,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如五级式:

文字等级:

优秀

良好

较好

及格

不及格

符号等级:

A

B

C

D

E

分数等级(1):

5

4

3

2

1

分数等级(2):

4

3

2

1

0

如有必要,还可以将各等级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水平,如五级可划分如下:

文字等级:A+AA-B+BB-C+CC-D+DD-E+EE-

分数等级:14131211109876543210

(3)要对各等级给予明确的界定和说明。如:采用五级标准对初中学段的学生运动参与的评价,各等级标准的界定可以是:

优秀: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有浓厚兴趣,认真、主动的学习和锻炼;

良好: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有兴趣,能按照要求学习和锻炼;

较好: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有一定兴趣,有选择的学习和锻炼;

合格: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没有兴趣,虽能上课,但不认真学习和锻炼;

不及格: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没有兴趣,既不上课也不锻炼。

以上规定还过于模糊,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便于评价者的鉴别,各等级的标准应当解释得更为详细。这有赖于标准的制定者对评价内容的了解程度和鉴别水平以及表达能力,必要时可以事先进行调查或请专家咨询,甚至可以采用小样本的实验,以界定各等级标准。

⒐多人主观登记评定

主观等级评定虽然给予了准确、详尽的等级标准规定,仍然难以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通常采用多人评价的方法,如学生互评。多人评价结果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1)当评价者5人以下时可将等级转换为分数后,计算平均数,或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数。

(2)当人数较多时除采用以上方法外,还可以取众数,即以相同评价等级人数最多的等级为准。如,五人给出的评价是:4、4、4、3、2、5、3、4,因给4分的人数最多,因此最后的结果是4分。

(3)也可以取中位数,即将多人评价等级按大小排序后取中间的等级,当评价人是偶数个时,可取中间两个等级的平均值。如,五人(奇数个)评价结果是:5、4、3、2、1,则取中间值3分为最终结果;六人(偶数个)评价结果是:5、4、4、3、3、2,中间值是3和4,取其平均值3.5分。

以上介绍的9种学生体育质量评价方法,前7种属于客观评价方法,其中的离差法、百分位数法、常模法等具有可比性特点。一般说来,只要标准不变,对于不同地区、学校、年级、班级甚至个人评价结果均可用来比较。而其他方法,特别是后两种方法的可比性就相对差一些,但标准的制定也相对容易一些,评价者应根据评价目的、评价对象以及经验采用其中一种或几种结合使用。

⒑综合评价方法

本节的开始,我们强调了学生体育学习质量评价的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对象的多水平、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这些都给综合评价带来很多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按照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体育学习质量的评价必然是综合评价,而且不是一次的综合评价。试看以下分析:

其一,单领域多指标的综合评价。对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所涉及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体能和运动技能、认识与知识以及交往与合作五个范畴,有可能一个范畴测验的指标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对于多指标反映的一个领域的目标应给予一个评价结果,于是这里要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每一个领域目标的评价结果。

其二,对五个领域的综合评价。当每一个领域的评价结果出现后,要给予一个综合结论,这里又有一个综合评价。当然,每一个时期,如一个学期的评价不是所有的五个领域的评价都有涉及。

其权重比例范围是:体能与运动技能25—40%,学习态度和行为20—30%,认识与知识10—25%,交往与合作精神10—20%,情意表现10—15%,具体权重比例视实际情况而定。

其三,不同评价者的综合评价。以上的评价至少是教师必须做的。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还需要学生参与评价,还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其评价结果也要综合进来,于是这里也有一个综合评价。这个评价结果才是最终的评价结果。

其权重分配是学生自我评定20—40%,组内互相评定10—30%,教师评定40—70%,具体权重比例视实际情况而定。

可见,评价的过程与以往的评价方法相比虽然全面了,但是也比较烦琐、麻烦了。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其实原理并不复杂,其计算公式是一样的:

综合成绩=W1F1+W2F2+……WnFn

其中,Wi为Fi单项成绩分值(等级分)的权重(比例)。综合评价的步骤是:

第一步,将各单项评价成绩转换为分值(等级分)。

第二步,确定各单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各单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的方法有:

以经验或规定或有根据的理论判断,确定各单项对整体的影响大小;

采用专家调查法或专家咨询确定各单项指标权重;

先用小样本调查,对调查数据用统计学方法确定。

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确定权重,都应使所有指标的权重和为1。请参见表6.6?,学生体育质量评价量表。

第三步,将各单项评价成绩带进综合成绩计算公式,得出综合评价总分或等级,也可以对综合评价总分再做出进一步处理,可参考客观评价法中介绍过的方法。

权重在体育《课程标准》中已经给出了一个大致的范围,但确认最后的数值,还是要经过严格的论证并得到实践的检验。这样的评价过程确实给体育教师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其实,如果借助计算机,评价过程并不是很麻烦的,当然,具体综合评价方法的研制和应用都对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综合评价方法编制的全过程,以下提供了一个按例,供参考。

该评价方法是针对初中学段的学生制定的,适合于体育《课程标准》中的水平四。步骤是:

(1)将教学内容可能会涉及的有关体能类,如:跑、跳等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测试项目以及运动技能类项目,如:田径、武术、球类、舞蹈、健美操等根据经验或抽取小样本测试后采用百分位数法(见表6.3百分位数法五等级划分标准)制定等级标准,赋予分数等级。备用。

(2)就体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五个领域以及各领域目标的权重教师评定、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权重广泛征求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甚至学生的意见,在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后结合自己的认识分别制定出评价量表,见表6.6。教师评定、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权重最后分别确定为60%,20%,20%。

(3)对学生互评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去平均分的评分方法。

(4)各等级分数可取至小数点后一位。最后可给予等级分值或文字等级。

参照体育《课程标准》水平四,制定的评价标准见下表,其中一级指标为《课程标准》中的“领域”,二级指标为“领域目标”,其余请参见体育《课程标准》。

表中得分为5分制,加权分=得分×权重%,加权分之合计为该量表教师评定分数。最后得分=教师评定分数×60%+学生自评×20%+学生互评×20%。

⒒评语法

评语法是用简明的评定性语言表达评价结果。评语法按照体育《课程标准》是用于水平一,即小学一、二年级体育学习质量的评定。在小学三年级以上的评价中也可以结合其它评价方法一起使用。因为,百分指也好、等级指也好,不可能评价到学生的各个方面,为弥补不足可以辅以文字的形式给予评语式的评价。如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闪光点、今后要注意的问题等等。评语没有固定的模式,但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深入分析。给学生的评语要简明、扼要、具体、富有人情味、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不要一般化。在评语中还要注意不要使用冷冰冰的语言,如“该生”,可以采用第二人称的称呼“你”等,不要有训斥类语言,应以真诚的期望、亲切的鼓励语言出现。

教的评价

教的评价是体育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教师教学活动及效果进行评价,是检验教师教的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教的评价的含义——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