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困难的是语言。广东话虽然被称作“白话”,然而一点也不“白”,反倒可能是中国最难懂的几种方言之一(更难懂的是闽南话)。内地人称之为“鸟语”,并说广东的特点就是“鸟语花香”。语言的不通往往是外地人在广东最感隔膜之处。因为语言不但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而且是一个人获得安全感的重要前提。一个人,如果被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所包围,他心里是不会自在的。
从外地来到广东的人,不但广东话听不懂,广东字也看不懂。比如什么“多士”、“卡士”、“菲士”、“波士”、“甫士”、“贴士”、“晒士”之类。最让人莫名其妙的是“极骨”。前些年,广东满街都是“极骨立等可取”的招牌(现在不大能看见了),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广东满街都是骨科大夫,却又不明白疗伤正骨为什么会“立等可取”,而广东的骨伤又为什么那么多?其实所谓“极骨”,不过就是给裁好的衣料锁边,当然“立等可取”;而所谓“又靓又平”,则是“价廉物美”的意思。然而广东人偏偏不按国内通行的方式来说、来写,结果弄得外地人在广东便变成了“识字的文盲”,听不懂,也看不懂,“真系(是)蒙查查(稀里糊涂)啦”。
拿吃饭来讲,因为你完全可能看不懂他们的菜谱:猪手堡、牛腩粉、云吞面、鱼生粥,这算是最大众化的了,而外地人便很可能不得要领。至于“蚝油”、“火屈”之类,外地人更不知是怎么回事,因而常常会面对菜谱目瞪口呆,半天点不出一道菜来,结果,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有人曾在服务员的诱导下点了“牛奶”,结果端上来的却是自己不吃的“牛腩”,其哭笑不得可想而知,他哪里还再敢问津“獭尿虾”。
更为狼狈的是,外地人到了广东,甚至可能连厕所也上不成。因为广东厕所上写的是“男界”、“女界”。所谓“男界”,是“男人的地界”呢,还是“禁止男人进入的界限”?外地人不明所以,自然只能面面相觑,不敢擅入。
于是,外地人就会纳闷:我还在中国吗?当然是在中国,只不过用语有些特别罢了,比如“架步”,是指比较固定的进行非法活动的地方;“的士够格”,是指唱片夜总会或有小型乐队伴奏的夜总会;“多士”,烤面包片;“卡士”,演员表;“菲士”,面子;“波士”,老板;“甫士”,明信片;“贴士”,小费;“晒士”,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