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体育知识通
14557100000021

第21章 对抗搏击(3)

拥有世界第一流拳击运动员的美国、古巴等国不仅在历届奥运会拳击比赛中获得的奖牌多,而且拳击运动普及,拥有雄厚的后备力量。美国的拳击运动,不论是业余的还是职业的都有比较好的成绩,有不少优秀拳击选手在奥运会中拿到金牌后就转入职业拳击生涯,从而也就造成了业余选手的频繁更新,使美国拳击教练员始终是在选择和训练新秀。古巴的拳击运动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提高,是很多国家都望尘莫及的。

欧洲派的各国选手在技术上虽有某些优势,但在打法上总的来说是保守的,善于长拳击打,不善于高速贴近连续击打。波兰、匈牙利等国的选手虽具有较全面的技术、战术素养,但不太适应在快速移动和快速出拳的条件下进行比赛。俄罗斯、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属于欧洲风格的另一种类型,他们的选手有很好的身体素质,但技术、战术相对来说显得不如其他国家。

职业拳击与业余拳击的区别

职业拳击与业余拳击有以下5点区别。

(1)比赛性质不同:职业拳手打比赛目的是为赚钱,收入以出场费为主,但必须自己花钱雇请教练、陪练、医生等。业余拳击以锻炼身体为宗旨,拳手没有出场费。

(2)比赛时间不同:职业拳击比赛共有12个(女子10个)回合,每回合3分钟(女子2分钟)。业余拳击通常实行的是2分钟3回合制,而奥运会的拳击比赛通常采用2分钟4回合制。

(3)穿着防护不同:职业拳手不戴头盔,只穿短裤,唯一的保护是咬在嘴里的牙托。业余拳手除牙托外,还要穿戴头盔、背心。

(4)量级划分不同:职业拳击从48公斤至86.2公斤以上共17个级别,业余拳击仅有12个级别。职业拳击中,挑战拳王的拳手,必须排名靠前,具备一定的资格。而业余拳击只要参赛就有可能夺冠。

(5)裁判评分不同:职业拳击记分实行10分制,拳手出场时本身有10分,一旦被对手击中就扣分,根据最终得分决定胜负。业余拳击最低分是0分,击中对手就加分,没有满分的上限,得分多者胜。

拳击风云人物

穆罕默德·阿里(美国)

穆罕默德·阿里,1942年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黑人区,世界著名拳王,3次夺得“拳王”称号,分别是第24、28、30代拳王。阿里以技术全面、战术多变见长,他的“蝶舞蜂刺”的打法、灵敏多变的战术思路、超人般的毅力令世人赞叹不已,同时也将拳击技术带人到了新的发展时期。1964年2月25日,22岁的阿里向第23代拳王利斯顿挑战,这是力量型拳手和技术型拳手的较量,经过激烈对抗,阿里终于在第七个回合把利斯顿击倒在地,成为第24代拳王,同时标志着拳击技术由力量型转向技术型。

迈克·泰森(美国)

1986年迈克·泰森就成为拳击史上最年轻的世界重量级拳王。1986年11月22日他打败了伯比克,首次摘下wBC(世界拳击理事会)王冠,从此开始了他9次卫冕成功的神话。后来,他又降服詹姆斯·史密斯和托尼·塔克,成为wBA(世界拳击协会)、wBC和IBF(国际拳击联合会)公认的世界重量级冠军。泰森的“撒手锏”是连续快速的组合拳——左勾拳和右手重拳,一般来说都是致命的。1997年6月28日,泰森在向wBA冠军霍利菲尔德挑战时,因不满对方屡次搂抱和头撞,而两次怒咬对手的耳朵,被美国内华达州运动委员会吊销了拳赛执照,并罚款300万美元。

邹市明(中国)

邹市明16岁进人贵州拳击队,2000年成为国手。进入国家队后,邹市明拿过48公斤级20个全国冠军,是国内在该级别上最有实力的选手。2003年世界拳击锦标赛上,邹市明夺得男子48公斤级亚军,实现了中国拳击在世锦赛历史上奖牌零的突破;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48公斤级铜牌,实现我国拳击项目在奥运会历史上奖牌零的突破;2005年第13届世界业余拳击锦标赛上获48公斤级冠军,成为我国拳击第一个世界冠军;2006年亚运会获得冠军;2008北京奥运会男子拳击轻量级冠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奥运会男子48公斤级冠军的选手。

柔道

柔道的起源

现代柔道诞生于日本,为日本人民所喜爱。它在日本开展得极其广泛,因此日本素有“柔道之国”的称号。柔道是日本武术中特有的一科,是由柔术演变发展而来的。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日本战国时期到德川时代(公元15一16世纪)一直把柔道称为柔术或体术。现在所用的柔道这一名词,是由“日本传讲道馆柔道”简化而来的。

柔道的历史非常古老,要了解它的起源是件复杂的事。在柔道各流派的著作中,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种传说是,在垂仁天皇时期(纪元前29年即位),野见宿弥和当麻蹴速二人进行了一次有名的格斗,他们的格斗是用搏击和角力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此后,一些人吸取了其中角力的技术,发展成为现在的相扑运动;另一些人总结了格斗中搏击方面的经验,发展成为柔术,进而演变成为柔道这种体育运动形式。另一种说法是,柔术起源于我国唐代拳术,是徒手形式的柔法、和法、体术、捕手、小具足、拳法等打、踢、摔、拿竞技项目的总称。到了明朝末年,曾在少林寺学过武术的陈元斌于17世纪上半叶东渡日本,在江户城南国正寺传授中国武术,致使柔术在日本广泛开展起来,从此流派也日益繁多。在柔术的流派中,据记载,最早的流派是天文元年(公元1532年)六月创始的竹内流派;接着在丰臣末期(约公元1590年)兴起了荒木流派;德川家光时代(公元1623年)以后,又出现了梦想流派、制刚流派、吉同流派、直心流派、良移心当流派、天神真杨流派、起倒流派、涉川流派等。

柔道的发展

1882年,被誉为“柔道之父”的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生嘉纳治五郎综合当时流行的各派柔术的精华,创立了以投技、固技、挡身技为主的现代柔道,同时创建了训练柔道运动员的讲道馆。1893年讲道馆开始训练女子柔道运动员。1900年讲道馆又制定了比赛规则。柔道自50年代传到欧美。1951年欧洲成立了欧洲柔道联盟,1952年初又改称“国际柔道联合会”。1956年在东京举行了第1届世界柔道锦标赛。1965年的第4届世界柔道锦标赛开始分4个级别进行比赛。自此,规定每2年举行1次世界柔道锦标赛。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开始把柔道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与此同时,女子柔道也迅速普及开来。197年联邦德国率先举办了第1届全国女子柔道锦标赛。很快,女子柔道热席卷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1978年12月,国际柔道联合会代表大会正式决定把女子柔道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从1980年起,每隔2年举行1次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

柔道比赛场地规格

奥运会柔道比赛场地面积最小为14米×14米,最大为16米×16米,场地必须是用榻榻米或类似榻榻米的合适材料铺设,颜色通常为绿色。比赛场地分为两个区域,区域之间应有一个约1米宽,通常为红色的标志线构成的危险区。危险区与比赛场地四周平行,并构成整个比赛场地的一部分。危险区以内并包括危险区称为比赛区,其面积最小为8米×8米,最大为10米×10米。危险区以外称为安全区,其宽度约3米(不能小于2.5米)。在比赛区中央相距4米应分别标出25厘米长、6厘米宽的蓝色和白色标志线,指出比赛者在比赛开始和比赛结束时的位置。蓝色标志线应在主裁判右侧,白色标志线应在主裁判左侧。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比赛场地时,允许在两个场地之间共用1个不小于3米的安全区。比赛场地必须设在有弹性的地板或后台上。在比赛场地周围要保留一个不小于50厘米的空间。

柔道比赛器材设施

在练习和比赛柔道时,必须赤足穿柔道服进行。柔道服分为上衣、下衣(裤子)、腰带。奥运会柔道比赛上衣的长度要求遮盖住大腿,袖子长度最长可到腕关节,最短距腕关节不得超过5厘米,衣袖和臂之间应有10~15厘米的空隙。下衣的长度应盖住双腿,最长可到踝关节,最短距踝关节不得超过5厘米,裤子和腿之间应有10~15厘米的空隙。为了防止上衣散开,腰带要打结束紧。结的两端须余有20~30厘米的长度。比赛时,双方运动员要系不同颜色的标志带。

柔道服各部位的名称为左里领、左前领、左里袖、左中袖、前腰带、左横带、左袖口、左内裆、裤腿口、左横领、后领、左后带、后腰带等,右面各部位名称与左面相同,只是有左、右之分。

柔道的段位与级别

级别

柔道共分为10段5级,1到5级颜色分别是:咖啡色、蓝色、橘色、绿色、黄色。段位柔道依选手的水准分段位,通常以腰带的颜色来分辨段位的高低,未入段的新手为白带,1到5段为黑带,6到8段为红白间隔带,9到10段为红带。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达到红带的地位,但是在大型运动会上为了便于分辨,往往规定一方系白色腰带、一方系红色腰带。

柔道比赛规则

时间和裁判

2008年奥运会柔道男女比赛时间均为5分钟。

比赛设3名裁判员。主裁判在场上组织运动员进行比赛,并评定技术,宣布胜负。相对两角各有1名裁判,评定分数和运动员在场上的表现。

犯规的惩罚

运动员有犯规行为或是踏出比赛区,根据情节轻重受到“指导”、“注意”、“警告”、“取消该场比赛资格”的处罚。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受到2次警告,就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判对方获胜。

关于比赛点数和得分有4种判罚方法。最轻的犯规是Koka,其次是Yoko,在比赛中最为严重的犯规是一本犯规,但在判罚前,裁判需与边裁商定。

在比赛中防守过度,将对手推挤出比赛区域或故意躲避对手,给对手造成危险都属于犯规。但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被对手用合乎规则的动作摔出场外则不属犯规。超出比赛区域指的是柔道手身体的任何部分超出了比赛区域。

如果参赛一方将另一方摔出,而本身由于失去重心也跌出场外,则按照被摔选手的落地时间来判断其是否犯规:被摔选手若先着地,不算犯规,反之,则算犯规。

其他规则

两回比赛之间,双方选手需在比赛区相互鞠躬行礼,参赛选手需保持自身清洁,皮肤需保持干燥,手指甲和脚趾甲需剪短,身体不可有异味。

比赛开始时,参赛双方需用手或脚在比赛用的垫子上击打两下以上,以示礼貌。

用手、脚、腿或胳膊击打对手的脸部是绝对不允许的。不许用头、肘、膝顶撞对方。除了肘关节外,不许对其他关节使用反关节的动作。不许抓头发和生殖器。任何可能伤害对方颈椎或脊椎的动作均被禁止。

柔道手在被对手控制的情况下,不可掰对方的手指。如果比赛由于参赛选手受伤而中止,并且是由于对手失误而受伤,则判对手输。

柔道手不可向对手做出贬义的手势或其他举动。

柔道基本技巧

柔道的攻防技术分为立技(站立技术)、寝技(倒在地上的翻滚角斗技术),以及防身自卫击打对方的挡身技。现在柔道比赛中已不准使用挡身技。

立技分为站立不倒的投技和主动倒地的舍身技。投技又分为:手技,主要用手臂的技术,如“浮落”,即用两手把对方拉倒;腰技,主要用腰背把对方摔倒,如“大腰”,就是抱住对方躯干,把对方背到背上摔下去;足技,主要是用腿脚把对方摔倒,如“内股”,就是用腿把对方挑起来摔下去,再如“出足摔”,就是用脚把对方踢倒。舍身技分真舍身技和横舍身技。真舍身技是施技者主动先倒下,背部着地,然后再制伏对方。如“巴投”就是施技者先向后倒,两手拉着对方,用脚蹬对方的腹部,使受技者从施技者身上翻滚过去,倒在垫上。横舍身技是施技者身体先侧倒,再把对方摔倒,如“浮技”。

寝技分为固技、绞技、关节技。固技是把对方的背部按压在垫子上,使之不能逃脱,而施技者保有行动自由。如果施技者的腿被对方的腿夹住,则不算使用固技成功。如“横四固”就是施技者跪在仰卧的受技者体侧,抱压住对方。绞技是两人倒在垫子上,用手臂或柔道服勒绞对方的颈部使之窒息而认输(以拍击垫子动作示意)。关节技是倒在垫子上,逼迫对方的肘关节,使之疼痛而认输。关节技只许应用肘关节。

柔道赛事赛制

2008年奥运会柔道比赛按运动员体重分为14个级别(男子7个,女子7个)。男子是60公斤级、66公斤级、73公斤级、81公斤级、90公斤级、100公斤级、100公斤以上级;女子是48公斤级、52公斤级、57公斤级、63公斤级、70公斤级、78公斤级、78公斤以上级。

2008年奥运会比赛实行单败淘汰复活赛制。比赛时,根据运动员使用的技术,按其质量和效果评为4种分数。

一本:4种情况可获得“一本”。比赛的一方控制对方并使用投技以相当的力量和速度把对方摔成背部着地状态;在“压技”比赛中一方把对方控制住,使其在宣布“压技开始”后25秒内不能摆脱控制时;比赛的一方用手或脚拍击垫子或对方身体2次或2次以上,或喊“输了”时;当比赛的一方使用绞技或关节技,充分显示出技术效果时。另外,当比赛一方受到第4个“指导”的处罚时,另一方则获得1个“一本”得分。当一方获得“一本”后,即获得该场比赛的胜利。

技有:有2种情况可获得“技有”。比赛一方控制对手并使用投技摔倒对方,但技术效果在评判“一本”的3个条件中有1项不足时;在“压技”中,比赛一方把对方控制住,在宣布“压技开始”后使其20秒或20秒以上,但不到25秒的时间内不能摆脱控制时。另外,当比赛一方受到第3个“指导”的处罚时,另一方则获得1个“技有”得分。比赛一方在一场比赛中获得第2次“技有”时,即获得胜利。

有效:有2种情况可获得“有效”。比赛一方控制对手并使用投技摔倒对方,但技术效果在评判“一本”的3个条件中有2项不足时;在“压技”中比赛一方把对方控制住,在宣布“压技开始”以后,使其15秒或15秒以上,但不到20秒内不能摆脱控制时。另外,当比赛一方受到第2个“指导”的处罚时,另一方则获得1个“有效”得分。

效果:有2种情况可获得“效果”。比赛的一方控制对手并使用投技有速度、有力量地把对方摔成一个肩或大腿或臀部着地时;在“压技”中,比赛一方把对方控制住,在宣布“压技开始”以后,使其10秒或10秒以上,但不到15秒时间内不能摆脱控制时。另外,当比赛一方受到“指导”的处罚时,另一方则获得1个“效果”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