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自然世界的奇迹(中)
14568000000039

第39章 维生素的发现

1880年,瑞士巴塞尔大学实验室的俄国研究生鲁宁在做一个有趣的实验:人和动物离开了糖、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水等5种物质,就不能生存;反过来说,如果单纯用这5种物质配合起来喂动物,动物就一定能活命了。他把相同品种的老鼠分成两组,都喂以糖、蛋白质等5种物质,不同的是,第一组老鼠喂的是自然状态的食物如稻谷等,第二组老鼠喂的是经过精制或提纯的食物如精米等。实验结果出人意外,吃粗粮的老鼠,长得很健康,能繁衍后代;吃精制食物的老鼠活了几个星期就都死了。

经过多次实验,结果都相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鲁宁没法回答。在第十次试验时,鲁宁不断地注视着第二组老鼠的动静,一直到深夜。他肚子饿了,吃了几片面包,喝了口牛奶。冰凉的牛奶没法再喝,他随手将剩下的牛奶倒进第二组老鼠笼中的食槽里,便回房睡觉。

第二天清晨,鲁宁来到实验室,发现第二组老鼠没有死去,过了几天仍活得很好。鲁宁惊奇地想到,会不会是牛奶救了它们的性命?于是他继续给第二组老鼠喂牛奶,几天后这些老鼠像正常的老鼠一样活蹦乱跳。

难道说是牛奶使老鼠起死回生的吗?鲁宁又进行了一个实验:把老鼠分成三组,第一组喂自然食物,第二组喂粗制食物添加牛奶,第三组喂精制食物。结果只有第三组老鼠都死了,其余的都很好地活着。

鲁宁的发现在瑞士一家杂志上发表了,结论是:除了糖、蛋白质等5种物质外,还有一种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这种物质存在于天然的食物——牛奶中,但是这种营养物质是什么,鲁宁一生也没有研究出来。

鲁宁的发现引起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科学家用猴子做试验,发现水果中含有猴子不可缺少的物质。荷兰医生艾克曼发现,米糠里含有一种人类和许多动物不可缺少的物质;日本科学家从米糠中提取出一种浓缩液,治疗脚气病有很好的疗效。英国科学家霍比克认为动物为了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除了糖、蛋白质等5种物质外,还必须加上少量的“神秘的物质”,他叫它为“食物辅助因子”。

人们虽然对这种物质的认识前进了一步,但依然没有揭开这一个谜。

1913年,波兰科学家冯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努力寻找食物中的另一种营养素。经过千百次试验,他终于从米糠中提取出一种能够治疗脚气病的白色结晶,每吨米糠只能提取到5克。冯克分析了这种物质,发现它是化学上一种很普通的物质——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这种物质在食物中含量虽很少,但生物体缺少了它,就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冯克就叫它“生命胺”。我国最早译为维他命,现在统一叫它——维生素。

维生素,顾名思义,是维持生命的要素的意思。它在生物体中需要量虽然不大,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物质。对人体来说也是这样,一旦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某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