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天地人心:中国打假治劣备忘录
14576700000004

第4章

在打假治劣、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过程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党组书记李传卿始终强调:要狠抓大要案,要求对查获的每一起制售假冒伪劣违法个案,坚决做到“五不放过”:案情没有搞清的不放过,假冒伪劣商品的源头和流向没有在明的不放过,制假售假责任者没有依法处理的不放过,该移送司法机关没有移送的不放过,支持或参与制假售假的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受到追究的不放过。多年来,坚持“五不放过”,有效解决一些地方打假“打不疼、打不死,没完没了”问题。如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制售假茅台酒牟取暴利209万元的罪犯罗德明执行枪决,被社会称为“执法打假第一枪”;轰动全国的安徽阜阳制售假药致死人命案主犯白武松,被处以极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云南会泽李荣平、蒋红梅等5人兑制、销售有毒假酒,造成36人死亡,分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制售假牛黄清心丸案犯玄京男无期徒刑;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制售假“中州”牌清热解毒口服液的罪犯邹景恒无期徒刑;福建省石狮市非法拼装汽车案,有17人被判刑,其中3人被判无期徒刑;北京“5.10”特大假烟团伙案.有14人被判刑,首犯被判无期徒刑;四川成都劣质棉絮案涉案的6名罪犯,都被判处有期徒刑;安徽、福建丽省公安机关破获泉州南安租用闲置营房冒充驻军,带有黑社会性质团伙的制售假烟案,12名案犯全被判处有期徒刑……仪在全国打假联合行动期间,就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百万元以上的大要案500起,依法查处违法犯罪分子5100人,判刑1001人。还依法依纪处理包庇、纵容、参与制假售假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2人。如2000年,福建漳州查获一起涉及诏安县两名副县长、政法委书记、公安局政委、工商局长、打假办主任及乡长等领导干部28人参与或庇护制售假烟,均分别受到刑事和党纪、政纪处理。两名副县长和政法委书记分别被判11年、9年和12年有期徒刑。

有些假冒伪劣虽然屡打屡犯,屡屡反弹,但已苟延残喘,黄泉路近。10多年来,一些肆虐一时的假冒伪劣穷途末路,逐步被遏制。共累计查获假冒伪劣货值300多亿元,其中“八五”104亿元,“九五”197亿元。“十五”查获假冒伪劣货值大幅下降,表明在营造“减信守法、竞争有序、取信于民”的经济发展环境上卓有成效,贡献杰出。

上丽列举的一串串数字背后,是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经济利益Lj法制、道德的较量,一场场正义与邪恶的战斗,恰如一部部匡扶正义、荡人心魄的历史画卷。

如前所述,执法打假曾遭遇激烈抗争和盘根错节的地方保护,许多战果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必将矗立于当代,垂范于后世。

如今,执法打假战果深深镌刻在亿万消费者的心扉,大批中国名牌产品在打假的强势呵护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只能用稚拙的记录,零零星星地汇聚其中的甘甜,丝丝缕缕,缕缕丝丝。

不管执法打假队伍曾如何经历坎坷,但他们毕竟把法制文明注射到了一些曾经法制淡薄的地方,同时又唤醒了全民的产品质量意识。历史已蒸发暴力抗法的血腥,将法制文明留下。

风物长宜放眼量。执法打假与产品质量监管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绩,从根本卜讲,是因为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始终在为打假治劣、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运筹帷幄,披肝沥胆,指引方向;还因为有各族人民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他们与执法部门一道,和舟共济,群策群力。“上下同欲者胜”。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代伟人邓小平,高瞻远瞩,曾这样纵论产品质量工作大势:

“我最近看到一些材料,说有多少国防工厂完成产值多少,产品质量好的和比较好的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你们切不可满足于这些数字,这个话以后少讲为好。说产品质量大多数是好的,这不解决问题,有时恰恰在百分之一甚至百分之零点五里,关键产品、关键零件出了问题。

“质量第一是个重大政策。在一定意义上说,质量好就等于数量多。质量好了,才能打开出口渠道或者扩大出口。”

至今回想小平的话语,真是立意高远,语重心长。这是政治家的战略思考,更是打假治劣、加强产品质量监管要把握的重大方针。

这些年来,每当发生制假售假大要案,第三代中央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都要及时作出重要批示。如1998年正月,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时,一份紧急材料送进中南海,送到了江泽民同志面前:春节前后,山西省朔州市发现数百名群众因饮用含有过量甲醇的散装白酒中毒,死亡20余人……

一起谋财害命的假酒案!江泽民震惊了。他马上拿起电话,要通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反复叮咛:“春节期间,因饮用假酒造成这么多中毒和死亡,我很不安。请转告山西省和朔州市,务必全力以赴,抢救中毒群众,尽可能减少伤亡;要千方百计将不法犯罪分子已售出的和还没有售出的假酒迅速收回和封存,防止再有人饮用中毒;对制造和贩卖假酒的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

朱镕基总理对假冒伪劣一向满怀忧患,嫉恶如仇,2001年4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1:作会议。朱镕基发表重要讲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建筑工程招投标弄虚作假、质量低劣问题比较严重……当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又出现团伙作案、跨地区作案、内外勾结作案、专业化作案、智能化作案、作案方式越来越隐蔽等一些新特点。违法犯罪活动之猖獗,问题之严重,性质之恶劣,气焰之嚣张,触目惊心,已经到了非下大决心进行整治不可的地步。”

2002年,在国务院一次常务会上,朱镕基严厉指出:乱“市”要用重典,要把打击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当成质量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要杀一儆百,不打几个、杀几个,老百姓通不过、不答应!要有铁手腕,要有铁石心肠,决不能迁就。要对历史负责,不要落下身后骂名。

共和国总理对打击假冒伪劣一向冷峻,决不容情。新世纪第一个七月,朱镕基又专程来到国家质检总局考察。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党组书记李传卿,详细汇报了全系统执法打假、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情况。总理听后,严肃指出:对于参与制假售假的人员来说,罚款、处分、记过有时都等于零,有些人涉嫌犯罪就是要抓起来,要判刑。没有这一招,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你们办的案子该移交司法机关的要移交。总理还用“造福人民、功德无量”八个字赠言勉励。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一次全国打假电话会议上讲:“假冒伪劣商品祸国殃民,是一项突出的社会公害。受害农民控诉说假冒伪劣比天灾还厉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是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大业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件大事,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大事……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个严肃的政治问题。”

将假冒伪劣称作“公害”、“天灾”,足见其祸国殃民。

2001年l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全国打假电话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这次打假联合行动要突出重点:一是重点商品。要将假冒伪劣农药、复混肥、种子、建筑用钢材、汽车配件、卷烟、药品、一次性输液(输血、注射)器、化妆品等9类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社会反映强烈的商晶作为严厉查办的重点。

二是重点市场。要把问题严重,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的集散地,作为治理整顿的重点市场。三是重点地区。要把具有明显“一地一品”或“一地多品”制假售假,在全国产生恶劣影响的地区作为彻底整治的重点地区。四是大案要案……坚决取缔一批制假售假企业,惩处一批首恶分子和惯犯,处理一批违法违纪机关丁作人员,曝光一批典型案件。

温家宝出任国务院总理不久,就召开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工作会议。打假治劣,只争朝夕,励精图治,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政府的执政风格。温家宝在会上对执法打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诠释,更是高屋建瓴,入木三分:“建立礼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不仅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密切相关,而且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与各方面的制度创新和思想道德建设密切相关。”“要集中力量继续整治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牛命财产安全相关的突出问题,始终把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重要商品的不法行为,作为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温总理的讲话和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组长吴仪在会卜的工作报告,可以说.是连续两届政府所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打假治劣、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走向纵深的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