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典故
14621300000019

第19章 乐极生悲

《史记·滑稽列传》中说:

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

“乐极生悲”的意思是说,享乐到了极点,就会带来悲惨的结果。它的典源出自战国时代齐国大臣淳于髡与齐威王的一段对话。据史书记载,淳于髡是入赘到齐国的女婿,身高不足七尺,按当时尺寸,是个身材矮小的人。他非常善辩,喜好喝酒,多次受命出使各诸侯国,总是能够出色地完成使命,很受齐威王的赏识。

齐威王也很喜欢喝酒,经常一喝就是一个通宵,不免疏忽国事。在喝酒问题上,淳于髡想劝谏齐威王,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后来,楚国举兵攻打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援助。淳于髡说服赵王,借来精兵十万。楚国见到这情景,不得不撤兵。齐威王非常高兴,特意在后宫备酒宴,为淳于髡庆功。淳于髡正想利用这个机会劝谏齐威王喝酒之事,便欣然前往。

席间,齐威王问:“听说先生海量,那么能喝多少酒呢?”淳于髡回答:“一斗也醉,一石也醉。”齐威王觉得奇怪,忙问这是什么原因。淳于髡解释说:“如果大王赐我喝酒,旁边有执法的大臣,后面有弹劾的御史,喝的时候,怀着恐惧的心理,一斗就醉了;如果家里有宾客,父母命我喝酒,因为要庄重一点给侄子看,不敢放肆,那么就可以喝两斗;如果有知己的朋友,很久没有见面,突然相遇,谈天说地,讲讲私事,这时可以喝五六斗了;如果碰到宴会,猜拳行令,说说笑笑,毫无嫌疑顾忌,心情又很欢乐,就可以喝八斗了;要是到了晚上,男女同席,杯盘狼藉,大家放怀,最感欢乐时,就可以喝一石了。所以有人说:酒喝高了,就容易出乱子,享乐到了顶点,就会走向反面,出现可悲的结局,天下万事都是这样,凡事总有个度,过了就会走向它的反面。”齐威王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细细琢磨,知道淳于髡是在劝诫自己,于是高兴地说:“你说得好。”他从此取消了昼夜的长饮,还命以后置酒请客,淳于髡站在自己一侧,以示警戒。

后来,人们根据这段故事,拿淳于髡讲的“乐极生悲”来劝诫别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要太任性,过分享乐,以免荒废了正事,招致悲惨的结果。

在封建时代,大臣劝谏君王经常采取迂回的方式,言词也较委婉,富有哲理。淳于髡劝谏齐威王可以说是典型的一例,效果自然也很明显。今天,乐极生悲这句成语已经使用得十分广泛,成为我们做人做事的一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