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典故
14621300000076

第76章 戟

矛可以直刺,戈能够横击,两者结合的兵器必然是优势互补,这就是传奇式的兵器“戟”。最早的戟出土于河北藁城商代遗址,是简单地在长矛的矛头下绑上戈。而到西周时戟已是大为普及,最常见的是用青铜铸成的矛戈一体化的、呈现十字形状的戟。按照《考工记》的记载,戟的标准尺寸是宽1寸半,内为宽度的3倍,胡为宽度的4倍,援为宽度的5倍。刺长6寸,重1斤4两,柄长1丈6尺。铸造戈、戟的合金比例是“四分其金(铜)而锡居一”。

到了春秋时期,将戈绑在矛柄上的戟又再次流行,还出现在矛头下安两三个戈的两联装、三联装的戟。但到战国时期,随着钢铁铸造技术的进步,各国军队又开始大量装备矛戈一体化的戟。这时的戟的形制也逐渐脱离了原来戈矛的式样,内被取消,形成“卜”字形的戟体。

戟是战国秦汉时期军队的标准武器,史书里往往将“持戟”作为军队的代称。如《史记》记载平原君游说楚王,称“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狭义的“持戟”是指宫廷或将幕府的卫士。著名刺客聂政刺杀韩国相国侠累,侠累身边“持兵戟”的卫士众多,聂政直入案前,杀死侠累。韩信自称原来在项羽手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持戟”。

戟的杀伤力大,适合于单人作战,是秦汉时期将领们常用的武器。《史记》记载项羽亲自出战时“披甲持戟”。《汉书》记载西汉时“七国之乱”,灌夫的父亲被叛乱的吴王军队杀死,灌夫“披甲持戟”冲进吴军大营,一直杀到中军帐下后复出,以此“名冠三军”。《三国志》里有很多有关戟的传奇故事。比如董卓生性多疑,脾气暴躁,吕布为他部将时,偶尔为了一点小事惹了他生气,就将“手戟”(单手用的戟)扔将过去。曹操的大将张辽在逍遥津战役中“披甲持戟”,亲自冲锋陷阵,孙权只得退到小高地上“以长戟自卫”。

历史上使用戟最出名的将领是曹操的部将典韦。典韦原来是个刺客,曾独自以匕首为人刺杀仇人,然后逃回所乘车辆,取出“刀、戟”和追兵“转战数里”而逃走。投奔曹操后有一次和吕布军队作战,他带了几十个人,穿上两重铠甲,不用盾牌,“但持长矛撩戟”。在对方逼近到五步左右时,“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平时他喜欢使用“大双戟与长刀”,军中号为“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双戟”应该是指一矛两戈的两联装戟)。后来在张绣反戈时,他为掩护曹操,坚守中军帐,“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人,辄十余矛摧”,最后力竭被杀。

或许可能戟的制造成本比较高,或者是戟的横击作用不再受重视,南北朝时的军队一般已不再装备戟,只有在特殊场合下,才会使用这一武器。比如南陈将领章昭达率军进攻江陵,为破坏敌军运输军粮的索桥,“命军士为长戟,施于楼船之上,仰割其索”,终于断绝敌军粮道,得以攻破江陵城。有些将领还习惯用戟,如《旧唐书》记载唐代名将薛仁贵跟随唐太宗征高丽,安地城战役中他身穿白衣,手握长戟,腰挂劲弓,“大呼先人,所向无敌”。

历代的宫廷卫士也使用戟,戟从作战武器逐渐变成一种仪仗用具,有“陛戟”、“荣戟”等等名目。北朝隋唐时期的军队已不装备戟,但三品以上官员的家门口,可以“列戟”12枝,显示府邸的威严气势。比如《旧唐书》记载唐初大臣张俭,兄弟三人几乎同时官至三品以上,三家宅院门前都树綮戟,人号“三戟张家”。开元时大臣崔琳与兄弟崔硅、崔瑶在东都洛阳私邸门口列戟,号“三戟崔家”。韦斌、韦陟、韦由、韦纟舀四兄弟先后官登三品,四家同时列戟,“衣冠之盛,罕有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