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通信
14621800000045

第45章 风筝告急

风筝,古代时又称作“木鸢”、“飞鸢”。《墨子·鲁问》载:“公输子削竹木为雎,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可以说是文献记载的最早的风筝了。据说,公输般当时制造风筝的目的,是为了攻宋城之用,但到底如何用,是否用于通信,我们便难知其详了。

据宋人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一记载,西汉末年,陈貕在代(今河北蔚县东北)谋反,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军前往征讨。“淮阴(即淮阴侯韩信)与貕约从中应,作纸鸢以为期,谋败身戮。”这便是将风筝作为通信工具来使用了。但此事与《史记》所载不符,不知其出自何处。

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侯景叛乱,兵围建康(今南京市)。当时,城内外通信被切断,于是“缚鸢飞空,告急于外”。从后来援兵不断到来的情况看,此举当产生了效果,只是由于来援的梁军内部不和,最终未能平定叛乱。风筝用于军事通信的最著名的例子,发生在唐朝。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魏博节度使田悦起兵反唐,围攻临洺(今河北永年)。临洺守将张伓坚壁拒守,激战数月,城中食尽,士卒伤亡惨重。这时,唐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李晟率援军进至邯郸,由于田悦控扼险要,唐军无法与张亻不取得联络。

临洺危在旦夕之际,张亻不急中生智,制作了一个高达百丈的风筝,上写“三日不解,临洺士且为悦食”,并乘风起时放飞。风筝飞过田悦军营时,田悦下令弓箭手射击,结果没能射落。风筝随风急飘,越过了田悦的营寨,落入马燧营中。马燧得到消息后,挥军猛攻,大败叛军。田悦兵败遁逃,临洺之围遂解。

宋绍定五年(1232年),蒙古军包围金代都城南京(即宋汴梁,今河南开封市),攻城甚急。金丞相完颜白撒也曾命令部下“于城上放纸鸢,鸢书上语,招诱胁从之人,使自拔以归”。但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这次行动没有取得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