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日野原重明健康系列-创造生命
14636400000010

第10章 感谢“邂逅”

如果用一个词总结人生,我想说人生是“邂逅”。

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工作的过程中,或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谁给了我们启迪?谁提供了我们机会?又是什么人和我们一路同行?

人生的每一段路可以说都不仅仅是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的。通过和形形色色的人邂逅,人生路径在不断地改变着。

在有生之年,即使年老体衰,即使身体存在某种障碍,只要不自我封闭,邂逅的机会将伴随生涯始终。

邂逅并不局限于仍然活在这个世上的人。通过对文字、对绘画、对各种作品或各种方式的研究,我们还可以和古人邂逅。

人生之旅如一人独行,会感到疲惫不堪,亦会时常山穷水尽。这时,某人的只言片语或灵光一现的启迪会让自己感受到极大鼓舞,忘记疲惫,并将自己引导向旅途的高点。

自从离开京都大学医学部,到今天为止,我已从事了将近60年的内科临床工作。60年间,曾数次面临转换自己的人生方向。最艰巨的方向转换发生在过去二十几年间。

回首往昔,大学毕业时行走的轨迹只能用幼稚、能率低下来形容。

之所以现在拥有向上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由于感触了威廉 奥斯勒以及众多先辈的人生轨迹。同时,在吟味先哲遗留下来的言语的过程中,受到了强烈启迪。我在人生最后时段的轨迹也因此得到了修正。

这些年来最让我感铭的是坚持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不能漫不经心,也不能为了休闲而读书。要以一种汲取知识的心态读书。

关于读书,西方内科医学的开拓者威廉· 奥斯勒医生(1849~1919)曾有以下论述:

“读书是学习作者以及他的著作的过程,不仅仅是著作,我们还应了解作者是怎样一个人,他遵循怎样的生活准则,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思想的熏陶。我们必须了解作者的一切。作者就是他的书,书就是它的作者。”

当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以前读书读的都是些皮毛。读书世界原来如此深奥!

为了在读书过程中实现有意义的邂逅,我们必须慎重选择读物。法国思想家蒙台涅说:“我不喜欢新书。相比之下我认为古代的书更加充实、有力。”他所谓的“古代的书”,是指那些古希腊以来历经世纪风霜的古典著作。

在重视古老事物的基础上追求新事物。有句古话叫做“温故而知新”。对老年人来说,存在于古老事物中的恒定性是他们的心灵支柱。阅读古典的意义正在于此。

蒙台涅还说过:“读完一本书后最好在书的末尾标注上当天的日期并写下简短感想。”不要认为现在开始这种习惯为时已晚,因为你还有将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毅力和集中力会下降,同时,因白内障或视网膜疾病造成视力障碍的人会增多。

这样的老年人在室内灯光下读书会很困难,在夜间读书会更加困难。如果不坐在窗边或日光灯下就几乎看不清字。特别是报纸,纸色不是纯白,字又印得小,阅读起来非常困难。

另外,老年人在睡眠不足或过度劳累的时候,最先感到疲劳的是眼睛。所以,老化和种种眼科疾病都有可能降低老年人的阅读欲。

还不仅仅是这些,年轻时阅读速度很快的人上了年纪以后阅读速度也会变得缓慢。年老以后跑步、游泳的速度没有年轻时快,这种现象在阅读上同样会反映出来。

歌德说过这样的话:“像星辰一样,不急,但不停顿。”

保留住自我,人生才会取得成功。阅读速度变慢了没有关系,花很长时间才能读完一本书也没有关系,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读书。这也许类似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的心境。

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只要没有影响视力的疾病,什么时候都可以轻松地读书。

只是,培养在工作之余、旅行途中、就寝前读书的习惯,最好从年轻时做起。

而对于那些即将迎接人生下午却还没有这种习惯的人,我希望他们能努力养成这种习惯。

拥有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对老年人来说就像心灵打开一扇窗户。书籍会使人维持纤细的感性,书籍会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