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阅读点亮金色年华:思想品德修养
14640500000015

第15章 真诚友爱

生活是一条河,即使是最平静、最柔和的港湾,当暴风雨到来的时候也会掀起波澜。可以说,人的一生会处处充满着矛盾,人与人之间随时都有造成隔阂的可能。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大家公认的天下人的表率,但他们之间也曾有过小小的波折。1863年1月8日,恩格斯的妻子玛丽·白恩士去世了。他将这一不幸的消息和无法忍受的悲痛,写信告诉了自己最亲密的朋友马克思。两天后,他收到马克思的回信,但信中只有开头一句“关于玛丽的噩耗使我感到极为震惊”是安慰的话,其他都是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上的困境。恩格斯读完信,感到很不愉快,他提笔写信责备马克思太无情,对朋友的丧事哀痛漠不关心。马克思接到这封信后,马上意识到自己对不起朋友,感到“二十年的友谊发生了裂痕”。于是,他怀着沉重而诚恳的心情,给恩格斯回了封信。信中,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解释了当时的情况,表示了深深的歉意。恩格斯阅信后,立即以愉快的心请给马克思复信:“你最近的一封信,已经把前一封所留下的印象清除了,而且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没有在失去玛丽的同时,再失去自己最老、最好的朋友。”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友谊深厚,但也难免发生矛盾。只是在矛盾出现的时候,马克思能主动向恩格斯道歉,恩格斯能不计较朋友一时的过失。他们用理解和互谅很快消除了朋友间的隔阂,弥补了已发生的友谊的裂痕。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为人准则。北宋时期,赵概和欧阳修都任职于国史馆。赵概性情刚直,与欧阳修争论国家大事时,直言力争,毫不退让。欧阳修不理解赵概的性格,认为他是一个不讲情理,有意为难自己的人。后来欧阳修当了副宰相,把赵概贬为天章阁侍制。赵概也并不放在心上。不久,欧阳修的外甥犯了法,牵连到欧阳修。那些平日和欧阳修政见不同的人便四处活动,想趁机搞垮他。但赵概没有那样去做,反而给皇帝上书说:“甥是甥,舅是舅,如果外甥犯了法就治舅舅的罪,那不是有失公允吗?”皇帝见赵概都这么说,而且言之成理,结果就没有治欧阳修的罪。欧阳修从这件事情上理解了赵概的为人,也深为自己过去对赵概的误解和做法感到惭愧。从此,两人成了莫逆之交,在以后的互相帮助中,共同做了许多有益于国家的事情。赵概的这种求大同存小异、放弃前嫌、宽以待人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生活中,磕磕碰碰的事大概谁也难以避免。北京市公共汽车公司一位优秀售票员,有一次也遇上了一件令人恼火的事。她将车票和找的零钱递给一位中年女乘客后,对方立时沉下了脸,回手将所找的两毛钱硬币摔向售票台,硬币“丁丁当当”蹦到了车内地板上。这位售票员很快明白了怎么回事:原来不该找她硬币。面对此情此景,旁观者大概以为一场争斗在所难免了。然而,事情恰有出人意料之处:这位售票员很快找出两毛钱纸币,边递边面带微笑地说:“同志,给您换一下,请收好。”一场一触即发的争斗被售票员的微笑化解了。自然,乘客们也用善恶不同的目光对两者作出了公正的评价。在另一辆十分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汽车急刹车,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知识分子站立不稳,碰到前面一位妇女身上。那妇女怒气冲冲地骂道:“德性!”(北京骂人的土话,意即缺德。)中年知识分子站稳后,莞尔一笑,款款答道:“不是德性,是惯性。”说得那妇女也忍俊不禁。

真诚所至,金石为开,理解和互谅比什么都重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妨碍别人要道歉。”换一个角度说,也应做到被人妨碍不计较。如果能做到这两点,那么,那些冤呀,仇呀,隔阂呀,纠纷呀,都会统统被扔到远离人们的爪哇国去。

人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人生活在社会上,就必定同其他人发生联系。因此,当有人来到我们家做客时,我们也就会碰到一个怎样礼貌待人的问题。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礼义之邦,在礼貌待客上,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名言警句。春秋时期的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悦)乎?”三国的曹操也说:“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谈的是迎客。在礼貌送客上,唐代王维留下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慨叹,李白吟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绝唱。

在这方面,我们的先人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故事。

有一年春天,李白与好朋友,也是当时的大诗人孟浩然在湖北的武昌相遇了。经过短暂的逗留后,孟浩然又要离开武昌乘舟西下广陵。李白送孟浩然,送了一程又一程,送到了再也不能送的长江岸边。好朋友上了船,江水推着船儿向前游去,李白的目光也随着船只远远相送。一直送到水天相接、碧空茫茫的地方,看不到一丁点帆影了,李白还站在长江岸边凝神远眺,心绪也随着滔滔江水送着朋友飘向远方……

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送友图”!

礼貌待客的问题,不仅表现在个人之间的往来上,还表现在大至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中。

这方面,周恩来总理堪称天下人的楷模。他每次接见外宾,都能给对方留下美好的、一生难忘的印象。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当时周总理已身患重病,但他仍拖着疲惫的身子,以周密的考虑和妥善的安排,亲自迎接了这位远方的客人,使尼克松总统一行带着满意的微笑离开了中国。尼克松的这次中国之行,对改善当时的中美关系和后来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也许有的同学会认为,是不是将问题谈得太重大了一点?因为以上谈的情况不一定都符合我们中学生的实际。在待客的方式上,中学生与其他人是有所区别,但在待客诚恳、热情的态度上又是一致的,并且礼貌待客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古人说,“诗上会吟人”,“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由此可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良师益友的交往言谈是很有益处的。当我们和人家谈话时,有一点应该引起注意,即必须注意言谈中的文明礼貌。

言谈中的文明礼貌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比如,当我们和人家谈话时,要谦虚一点,不要妄自尊大,给人盛气凌人的感觉;当我们向人家请教时,要虚心一点,不要不懂装懂,给人不诚恳的印象;当我们听人家讲话时,即使是逆耳之言,也要让人家把话说完,不要剥夺人家的讲话权利,给人霸道而有失教养的反感。

言谈中的文明礼貌,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某种精神、气质和品性。彭德怀同志是一位表情严肃、不苟言笑的人,他担任国防部长的时候,在那些傲视中国的大国沙文主义者面前,他那厚厚的像铁门一样紧闭的嘴唇,会使对方感到威严而不得不肃然起敬。但是,彭德怀与外宾交谈时,又从不给人傲慢无礼之感。每次交谈前,他都会作充分的准备。交谈时,他说话诚恳、考虑全面,对方需要而又可以提供的数字和事例,他都介绍得详细而准确;等到人家说话时,他认真听取,从不打断人家的说话。1956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来我国访问,彭德怀接见了他。宾主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谈得很投机。蒙哥马利不禁高兴地说:“我明白了。通过你,我明白了一个国家、一个古老的民族是怎样获得新生的!”

言谈中的文明礼貌,可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有利因素。只要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有些平日比较棘手的问题,往往都能得到比较满意的解决。我国明代文学家宋濂,是一个道德和文章都很受后人称道的人。他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了一段自己从师学习的往事。宋濂20岁时,为了满足强烈的求知欲,离家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求学。那里的老师德高望重、才学渊博,前来求学的人挤满了屋子。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常常板着一幅严肃的脸孔,脾气也像他的名声一样大。老师每次讲学时,宋濂总是站在他的旁边,低着头、俯着身,洗耳恭听,不插一言。碰到不懂的问题便用心记下来,等老师讲完后再请教。有的问题实在太难了,老师讲了多遍,他还是不懂,于是老师发起火来,大声地训斥他。这时,宋濂脸色更加谦和,礼貌更加周到,更不敢插话陈说理由。等到老师火气平了,人也训够了,宋濂又彬彬有礼地再次将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奇怪的是,老师不但不发火了,反而为学生的诚挚、虚心、礼貌所感动,又高兴地教起他来。宋濂回忆这段往事时,深有感触地说,虽然自己生性愚笨,但由于注意了请教老师的礼貌问题,加之自己的勤勉,终于学有所成。

言谈中的文明礼貌虽是小事,但切不可忽视。尤其是今天,开放的社会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横向联系和与人交谈的机会,当我们处在这种场合时,请一定记住这句话:注意言谈中的文明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