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14664700000061

第61章 詹天佑

1829年,铁路运输在英国诞生。当时的中国还是用车马来实现交通运输,现在中国铁路已经高速发展,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位中国铁路工程史上著名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詹天佑1861年出生在广东,从小就对机器非常感兴趣。小的时候,詹天佑经常和小朋友们一起用泥土做各种机器的模型,有的时候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卸开,摆弄里面的零件。他还经常提出一些大人都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7月8日,刚刚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洋学生派去美国留学。

在美国,詹天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毕业论文《码头起重机的研究》受到教授的好评。回国后,詹天佑在福建船政学堂学习,后被派往福建水师“杨武号”担任炮手。马尾海战后,他被调入黄埔水师学堂担任教师。

1888年,在其老同学孙谋的推荐下,詹天佑到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第一次有机会施展自己在美国学习的专业知识。很快,詹天佑就投入到了天津到唐山铁路修建的前线。他亲临工地,与工人同甘共苦,用了短短的80天时间就完成了施工工作,并且顺利通车。这个功劳后被英国人金达抢占。1890年,清政府修建关内外铁路的时候,金达任用英国人和德国人来修建滦河大桥工程,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眼看工期将近,金达不得已求助于詹天佑。詹天佑前往滦河实地考察,对土壤、地质类型等进行了详细地测量,修改了驻桩地址,并且用中国最传统的工艺方法协助机械操作,顺利地完成了滦河大桥,为中国工程师长了志气。1894年,詹天佑被评为英国工程研究会会员。

1902年,袁世凯为了讨好西太后,提出修建一条皇室专用的祭祖的新易铁路。詹天佑仅仅用了四个月就完成了常规需要一年多才能完成的铁路,大大地鼓舞了中国自建铁路的信心。很快,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张铁路。由于这条铁路的重要战略意义,清政府决定不借助外国人,而是由自己修建这条铁路。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后又升任总办。有人嘲笑他不自量力,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他,他说:“许多外国人嘲笑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这个重任,但是我坚持我的工程。”他慎重地挑选了修路工人和包工头,面对包工头送的名贵花草,他痛斥他们,休想用行贿的方式得到包工权。

京张铁路全长220千米,期间要经过燕山山脉,需要修剪很多的隧道和桥梁,工程复杂程度可想而知。詹天佑亲自多次勘测路线,最终敲定成本较低的一条来建造。最困难的部分是火车上山,反反复复地考虑过很多次之后,詹天佑突破性地发明了“人”字形的线路,直到现在还被采用。由于机器和设备的不足,很多时候,都只能靠着工人的双手。但是他们靠着为国争光的骨气,硬是克服了种种的困难,原计划6年完成的京张铁路,在1909年8月11号,提前了两年建成,并在10月2号通车。

京张铁路的修建不仅是工程史上的胜利,还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更是詹天佑等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爱国精神的充分体现。后来周总理评价詹天佑为“中国人的光荣”。为纪念詹天佑,国家设立了“詹天佑奖”作为中国土木工程项目的最高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