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14664700000066

第66章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

15岁,如果放在如今的和平年代,这正是许多人在初中宽敞明亮的校园里读书的花样年纪。然而,在1947年华北大地上一位尚未满15岁的女共产党员,却英勇就义。她就是毛主席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关于刘胡兰的革命事迹有很多,人们记忆中最为清晰的就是她面对敌人的铡刀面不改色,壮烈牺牲的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生于1932年10月8日,山西省文水县。由于母亲很早就去世,父亲后来娶了胡文秀。胡文秀是一个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的人,她对刘胡兰的成长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思想进步的胡文秀将刘富兰的中的“富”改成了“胡”。刘胡兰很满意继母改的这个名字。继母胡文秀一直积极投身妇救会工作,同时她也经常教育刘胡兰,希望她也能够参加革命工作,从小就成为一个思想进步的人。

刘胡兰没有辜负继母胡文秀的教导,她8岁上村小学,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并被大家选为儿童团团长。可千万别小看儿童团,那时候他们也是革命的一个不可小觑的力量。刘胡兰带领儿童团站岗放哨,还侦察敌情,帮助运送武器弹药,刘胡兰在儿童团的工作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尤其是她在1945年1月,参加了西社夺粮的战斗,与大家一起扛粮装车,什么活都抢先干。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汾河贯家堡的妇女培训班,并被选为小组长,在这里她认真学习,思想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反霸大会上,刘胡兰积极踊跃上台发言,揭露地主恶霸的累累罪行,得到了区里的表扬。回到村里后,她担任妇救会的秘书,帮助军烈属,慰问部队等。

1946年春天,她带领妇救会的同志们,提前两天完成了县里下达的纺棉花任务,获得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令全县的妇救会组织对刘胡兰刮目相看。由于刘胡兰对革命工作的突出表现,刘胡兰被任命为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并在6月份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参加云周村土改工作。

1946年国民党的大部队大举进犯解放区,当时的县委决定只留少数的武工队坚持斗争,其余同事都要随部队转移到安全地区。这时的刘胡兰也接到了通知,然而她却没有转移,而是主动提出来要留下,在当地坚持斗争。由于她的态度坚决,所以上级同意她的请求。

云周西村有一个为国民党阎锡山送情报、派粮派款的反动成员叫石佩怀,这个人是阎锡山的耳目,是云周西村的一大祸害。为了能够趁早铲除这个反动派,刘胡兰与武工队联合一起将他处死。石佩怀的死彻底激怒了阎锡山,他决定一定要铲除武工队,抓到刘胡兰,实施报复。在敌人抓住地下工作人员石三槐时,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家里人劝刘胡兰去山上避一避,可她却表示走与不走要等上级通知。就在1947年1月11日,刘胡兰接到上级通知,让刘胡兰抓紧转移,然而没想到敌人在1月12日时突袭了云周西村。敌人将所有的村民包括刘胡兰在内的群众一起带到观音庙,并且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等。敌人希望刘胡兰能够主动坦白,并且答应刘胡兰给她一块土地,只要她能够供出其他党员和同事,然而刘胡兰丝毫不为其所动,坚决地回答:“不知道,给我个金人也不要!”敌人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以为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女孩会害怕。他们问刘胡兰:“你不怕死吗?”刘胡兰大义凛然地说:“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

这时候敌人真的气极了,当着刘胡兰的面,让叛徒将抓到的石三槐、石六儿、张年成、石世辉、刘树山和71岁的陈树荣用铡刀铡死。他们天真地以为这样可以把刘胡兰吓怕,逼她就范。他们对刘胡兰说:“你只要说今天不给共产党办事,就不杀你!”刘胡兰却告诉他们这是办不到的事。她还镇定地问敌人:“你们要怎么样处死我?”敌人告诉刘胡兰,她的下场和前几个一个样,然后命令敌人将枪口对准老百姓。这时刘胡兰大声喊道:“不许残害群众!”然后性格刚毅的她自己走到铡刀下面,对敌人说:“来吧,要杀由你们吧!”

就这样,刘胡兰死于敌人的铡刀下,未满15周岁。当时中央中共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共正式共产党员,那时候的刘胡兰也是中国已知的共产党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小小年纪就能坚定自己的信仰,要拥有何等的胸怀!刘胡兰在面对死亡时的那种从容不迫和大义凛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她不但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目中永远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