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14664700000068

第68章 烈火英雄邱少云

邱少云1931年出生在重庆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9岁父亲去世,两年后,母亲也离开了他,成为了一个孤儿。为了换一点饭吃,13岁的邱少云开始在地主家做长工,受尽了压迫和剥削。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了12月,终于解放了成都,邱少云看到了解放军的到来,立志报效祖国,毅然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1年3月,在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卫祖国”的号召下,邱少云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他跟随队伍来到朝鲜,看到美国侵略者在朝鲜的行径,他明白了一定要把侵略者打出去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的道理。他苦练军事本领和技术,决心让自己成为最坚强的革命战士。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收到一个消灭敌军的任务,要把三九一高地的敌军一网打尽。由于这个高地上驻扎了敌军一个加强连的火力,四周围还密布着暗堡和工事,还有火力网和铁网作为防护,阵地前面是一片开阔地,如果直接突破,很难到达敌人的阵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决定,在总攻之前先派人潜伏在敌人阵地前沿,给敌人来个出其不意。

要在敌人的阵地前埋伏将近20个小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临行前,部队专门召开会议宣布组织纪律,动员大家完成好这个艰巨的任务。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500多名志愿军战士出发了。按照预定的计划,他们静悄悄地迅速分散开来,潜入附近的一片蒿草地里。为了保证不被敌人发现,他们从头到尾都用蒿草做了伪装,远处一看,只能看到一片蒿草摇动,丝毫看不到有人的样子。漫长的一晚上过去,天开始蒙蒙亮了,战士们都能看到近在咫尺的敌军碉堡里的阵地,心里暗暗下着决心,在一会儿的冲锋中一举拿下敌人。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敌人的巡逻班出现在邱少云所在的那片蒿草丛附近。邱少云他们立刻紧张起来,战友们用眼神互相鼓励,屏住呼吸“一定要沉住气,不要冲动。”这时候,志愿军阵地里的指挥官看到情况,立刻发动炮火攻击。危机过去了,可战士们一点都不敢松口气。他们继续安静地潜伏着。

中午,敌人例行巡逻的飞机飞来,忽然,投下了燃烧弹。有一颗燃烧弹落在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里,火花四溅,喷到了邱少云的左腿。瞬间,干燥的蒿草就燃起了熊熊烈火。这个时候,邱少云只要翻滚一下,火就可以扑灭,但是这样做的话,就会暴露自己的位置,他咬咬牙坚持着,很快火就蔓延到了全身。他的身后,就是一条小的水渠,只要过去翻一圈,还是可以把火扑灭的。但是敌人就会发现这里有人埋伏。怎么办?周围的战友看着邱少云身上着火,也都心急如焚,但是他们都知道,如果现在前去帮助邱少云,整个埋伏行动都会失败。邱少云咬紧牙关,坚定的表情印在战友们的眼睛里,大家都默默地流下了眼泪。邱少云却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他把手指深深地插在泥土里,顽强地忍受着剧烈的疼痛。

下午,进攻的号角终于吹响。而邱少云没能再站起来冲进敌人的阵地。战友们怀着满腔的怒火,全歼了敌人。沉浸在胜利的凯歌中,他们望着邱少云牺牲的地方,久久不能平静。

志愿军第十五军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是这样写的:“祖国人民的光荣”。邱少云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得了战斗的胜利。1952年,邱少云被追记特等功,并在1953年被追授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他用他顽强的意志以及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为爱国写下了壮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