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14664700000069

第69章 革命先驱李大钊

李大钊出生在河北乐亭,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由祖父抚养长大。从小李大钊能诗擅文,在村里是才华超众的小神童。李大钊上学的时候,听到了太平天国的故事,非常羡慕洪秀全这位农民起义领袖。后来他考入了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并且立志说:“欲立其身,先忧其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念书就是为了富国强民,不能只为自己的锦衣玉食而忘记了国家和民族。”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李大钊感觉新中国的希望就要到来,但是袁世凯很快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让他非常气愤,立志要为中国寻求出路。

1913年,李大钊东渡日本求学,考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在日本求学的日子里,他接触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1916年,李大钊回到中国,新文化运动正在国内兴起,他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且参与办报。1917年,在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期间,他了解到了俄国革命胜利的消息,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他觉得终于找到了能够救中国的真理。

从1918年起,李大钊成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之一,积极组织社团,创办刊物,还通过开会和发表文章的形式来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12月,陈独秀和李大钊一起创办了《每周评论》,并且轮流编辑《新青年》,帮助学生出版了《国民》、《新潮》等进步刊物。在这些影响下,学生和进步青年的思想基础渐渐建立起来。1919年,为了抗议《凡尔赛和约》的签署,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后来,被公认为五四运动领袖的陈独秀被捕,李大钊组织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营救,迫于压力,北京军阀政府表面上释放了陈独秀,暗地里却把他软禁在家里。1920年初,陈独秀被李大钊护送出京,路上两人萌生创办了共产主义政党的想法,分别之前两人决定,在南部和北部分别开始行动,同时两人合作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篇文章。1921年在上海,中共一大召开,李大钊被选为代表,为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

1924年5月,李大钊代表中国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回到北京后,他遭到了军阀政府的通缉。在这样的情况,1926年3月,李大钊不顾自身的危险,在北京积极参加和领导了反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三·一八”运动,号召人民不分阶级联合起来,反对军阀卖国求荣的恶性。这让军阀政府十分害怕和愤怒,他们下令逮捕了李大钊和其他80多名共产党人。

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李大钊死守党的秘密,不向敌人透露一点党的信息,敌人又使出威逼利诱的招数,李大钊始终不心动、不屈服。敌人甚至使用竹签钉入他的手指甲缝里,他几次昏迷过去,当时醒来之后依然一个字都不说。1927年4月28日,不顾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军阀政府下令绞杀李大钊等20多名革命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了绞刑架,他大义凛然地说:“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今天绞死了我,也不会绞死伟大的共产主义!”他振臂高呼道:“共产主义万岁!”然后英勇就义。

清明节过后,李大钊由北京大学师生安排下葬,送葬的人群在长安街连绵数千米,市内各界人士都自发地来为李大钊送行。

李大钊是中国播种共产主义思想的第一人。他用一生向国家和人民证明了共产主义者都是大无畏的!他一生都在为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作贡献。直到最后他依旧无怨无悔,这样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个中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