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品三国(上)》补正
14671000000030

第30章 曹操“释放俘虏”否?

曹操“在释放俘虏,让他们感激涕零的时候,他做得是那样的坦诚、实在、大气、自然。这就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了”。

——《品三国》第116页

易中天先生此段话是接着官渡大战后讲的,连同前述毁书信,重赏将士所述,看来是指官渡大战后的措施。但曹操于大战后对袁军俘虏大肆坑杀,所谓《汉纪》称:“杀绍卒凡八万人”。《后汉书·袁绍传》在证实“前后所杀八万人”后,还揭示了他杀俘虏的心理行为和采取传统的杀俘虏手法,说是以“余众伪降”,认为降军是搞假投降,“尽坑之”。以易先生之睿明,决不会指此,但又是指那些战役呢?

曹操有否释放俘虏?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趣的题目,正可谓发前人之未有。如果《品三国》不提及,很易为史家忽略,即使是专治魏晋史的学者。盖《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及有关纪传,均未找到此类字样。曹操戎马经历和指挥战役可谓多矣,但均未见有“释放俘虏”,更未见有俘虏们在释放后“感激涕零”的字样。

曹操此人,以杀立威,围城不降者杀无赦。有如围高干壶关,就有“城拔,皆坑之”(《三国志·魏书·曹仁传》)。这种杀人纪录有,但战争后释放俘虏却未见;也许可以推理,曹操曾在某次战役后释放俘虏,但研究历史也是凭史实讲话,想当然,不行。

因而,如果没有文字以证曹操释放俘虏,那么何以来感激涕零呢?

也许此俘虏,为降人。人们常很乐意以裴注所引《魏书》称“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此处“亡虏”并非只是仅以“俘虏”解,亡亦可释为外出、外逃,意即当时吕布做俘虏时、杨奉被击败时,张辽、徐晃都在外,不和他们主子在一起。其实张辽和徐晃还在保留实力时,又都是在第一时间里,主动向曹操请求投降的。要是张辽像《三国演义》那样被绑上白门楼、还触了曹操一番霉头,下场必将与高顺同。他们不是俘虏。按,曹操部属降人可谓多矣,受重用而感激者真也不少,但降人决非俘虏也。

全部三国故事,能符合《品三国》所称的所谓“释放俘虏,让他们感激涕零”,我看只有几件:

一、孙策下江东。据《吴书·孙讨逆传》引《江表传》。

二、吕蒙据江陵“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三、司马昭破寿春(今安徽寿县),释放被俘吴兵,“大将军以为古之用兵,全国为上,戮其元恶而已。吴兵就得亡还,适可以示中国之弘耳。一无所杀,分布三河近郡以安处之。”(《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

四、晋羊祜屯兵江北,凡被俘吴将士,均放回。“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后吴将夏详、邵凯等来降,二儿之父亦乐其属与俱”;“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晋书·羊祜传》)

〔延伸阅读〕

曹魏五都

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与汉天子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是为许都。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势力侵入河北,赶走袁尚,攻占冀州首县邺城。邺城自建安九年(204年),曹操进驻后,就成为他的常住之处,是当时的实际国家机构所在地。许都的政治地位逐渐下降,因为汉献帝刘协仍在那里,它名义上仍是国都。

曹操还把西汉故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旧都洛阳,都作为都城。他本人就病死在洛阳。儿子曹丕常住在邺城。曹操在建安二十一年(217年)当上魏王,邺城为魏郡首县,也就称为邺都。

曹操对家乡谯县(今安徽亳州)很是关切,也定为都城。

这样,曹操就有了所谓“五都”。

曹丕建立魏国后,东汉名亡,许都也就改名为许昌。魏国都城是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