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品三国(上)》补正
14671000000045

第45章 曹操逃窜,哪里来的张辽、许褚等人的接应?

曹操焦头烂额,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在周瑜和刘备的夹击下一路狂奔,幸得张辽、许褚等人的接应方才脱险。周瑜和刘备的部队则水陆并进双管齐下,追击曹操直至南郡城下。

——《品三国》第212页

此处提出一个新课题,是曹操在赤壁败后逃窜,幸得张辽、许褚等接应方才脱险。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他们接应就难脱险。

那么张辽、许褚等有否接应呢?

据《三国志·魏书·张辽传》:“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长社,即今河南许昌附近长葛县。易中天在《品三国》中亦称曹操在南征前,分派了张辽屯兵长社,保卫许都,以防不测(见该书第182页)。尔后,又因袁术降将陈兰等叛,与张郃、于禁等调往潜山(今安徽西南)。似乎他没有随曹操南征,当然也不可能前来“接应”。说是许褚,因职责是宿卫,常侍左右,“太祖益亲信之,出入同行,不离左右。”(《三国志·魏书·许褚传》)此时护卫曹操,走华容道逃跑,那倒是八九不离十的。但只能是护卫,并非“接应”。盖接应字义,应该是从刺斜里杀出一军,这才是有接有应,跟着走算不得“接应”。

我没有找到张辽、许褚接应的字样。

自问读书不多,所找到的唯一来源却是《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此间竟有张辽箭中黄盖,救护曹操走乌林路,后又遇到李典、许褚保护众谋士来到,取北夷陵道而走云云。这是小说家言,不作为凭,想来不至于为史据吧。

〔延伸阅读〕

毛泽东谈赤壁之战

1949年4月4日,毛泽东发表了《南京政府向何处去》,当天晚上,他和刘少奇、周恩来等在香山双清别墅商谈国事。他在朱德谈及要过长江后说:“《南史·孔范传》说,‘长江天堑,自古限隔。’曹操丧师83万,片甲不留。我们的对手,大概还做着赤壁之战的美梦哩。曹操大败,一是北兵不善水战;二是不习惯南方潮湿天气,瘟疫流行;三是中了反间计,杀了会水战的荆州降将蔡琩、王允;四是上了庞统大当,把船只钉在一起,无法机动;五是中了苦肉计,黄盖带了一片大火。曹操干了这一连串的蠢事,岂有不败之理?这五条,前两条对我们还是一个现实问题,虽然过去了一千七百年,我们还是使用曹操那个时代的木船。想当年,曹操在巢湖练水军,横槊赋诗,不可一世。巧得很,我们也在巢湖练兵,但是我们决不会重蹈曹操的覆辙。虽然我们的渡船工具和曹操时代相比进步不大,但是时代不同了,我们的军队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战,有人民的拥护。”

尹宗民《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4页

·曹操在赤壁大战中的实力

评书里说,曹操下江南动员了83万军队。走当阳桥,因为桥给张飞吼断了,他搭了三座浮桥,大军走了三天三夜也未走完。这83万人马是号称。号称者,虚说也。古代战争,因为是早期农耕社会,惯用打人海战术,所以喜欢把参战将士说得越多些。曹操就是这样,他给孙权的“哀的美敦书”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与将军会猎于吴。”

虽然夸大了数字,但曹操下江南的军队还是不少的。今人通常即以当时周瑜的情报为依据,认为曹操兵临乌林、赤壁前线实有20余万人马,见《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这个数字不算少,因为当时与之抗衡的孙刘联军只有5万人马。可是再作分析,不对了。因为周瑜那个情报传出时,曹操还在江陵哩。他要在江陵休整两个月,并部署军队进止。这年十二月曹军才到达长江北岸乌林扎营。那时,周瑜情报所悉的20几万人马,是否都到了乌林前线,是成问题的。从《三国志》有关史传的蛛丝马迹中寻找,曹操并没有那么多人马在第一线准备和孙刘联军交战。

首先是,曹操进入荆州广大地区,为要安定新降区,就得留下为数不小的嫡系部队,如以徐晃守樊城、乐进守襄阳、曹仁守江陵,他还要驻军镇压不服者。横野将军徐晃“从征荆州,别屯樊,讨中庐、临沮、宜城贼”(《三国志·魏书·徐晃传》)。这样他在乌林前线的人马,就得除去后方留守,那就不会太多了。

可是他在第一线的兵力,却不见于文献记载。不同于官渡、夷陵等战役,双方兵力都有一本明细帐,赤壁战役曹军总兵力,包括伤亡人员都不清楚,甚至连模糊概念都没有,怎么能肯定说是大战呢?

我以为,曹操兵临长江,所用的军队大都是荆州降军。他在南征前后,所辖的主要将领多未到达赤壁、乌林前线,就像《三国演义》所说的水军都督于禁,正督同张郃、臧霸在安徽六安扫荡山寇。那个所谓随曹操到乌林的张辽,留驻许昌附近长社(今河南长葛),这时也调往六安了。而夏侯渊留守济南,乐进等在荆州后方。现在所知跟随曹操上长阪的,还有虎豹骑将领曹纯和降将文聘,而上赤壁前线的,在《三国志》还未找到一个稍有名气的将军。著名的将军多不在,那末是谁在带兵呢?《三国演义》把曹操麾下的一、二流将领都带到了前线,那是说书人的技巧,不能凭信,可几百年来也迷糊了不少人。

曹操虽然失败,但军队末损元气,因此没有曹兵阵亡数,或将领俘亡名单公布。这并非是史家疏忽,而是双方不过小有接触,他们只是在赤壁江面打了一次遭遇战,接着就是黄盖火攻北岸曹船,延及乌林陆营。尚未开战,就烧船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