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无冕之王:吕雉
14699600000021

第21章 赵王远行

刘如意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是刘邦最宠爱的姬妾戚姬所生。汉高祖七年,刘邦封他为代王,汉高祖九年改封为赵王。因刘邦宠爱他的母亲,所以这个孩子也得到了父亲特别的关注。

刘邦多次要废掉刘盈,让他来当太子,但是这个主意遭到了吕后以及诸多大臣的强烈反对而罢休。

知妻莫若夫,尽管刘邦多年以来一直冷落吕后,但是,世界上没有人比刘邦更清楚吕后的性格。

他知道吕后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在废太子这件事情上,刘邦已经彻底地得罪了吕后,只要他还活一天,戚氏母子就不会有任何的危险,但是,刘邦因为多年征战,身体多次受过重伤,特别是被项羽一箭射中胸部,给他的身体健康带来很严重的损害。一旦自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戚氏母子一定会遭到吕后的报复。

所以,刘邦晚年在废立之事失败以后,他一直心里面非常郁闷,他自己想办的事情办不成,又担心自己哪一天一旦撒手而去,到那时,戚夫人是无论如何也对付不了吕后的。所以,戚夫人和赵王的生命难保,一想到这件烦心事,刘邦整天闷闷不乐,甚至于唱一种非常凄凉的楚歌。

刘邦心里这个难以解开的疙瘩,被一个年轻的官员看破了,这个官员叫赵尧,当时的官职是符玺御史,专门负责掌管皇帝的大印。

他见刘邦整天愁眉苦脸的,就问刘邦:“陛下整天闷闷不乐,是不是担心陛下百年之后,赵王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刘邦一听,正中自己的下怀,他点头说确是因为此事,但自己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才好。赵尧给刘邦出了一个主意,他说:“陛下应该给赵王选派一个最强硬的国相,这个人必须具备几个条件,第一,要刚正不阿,敢于抗上;第二,他还要被朝臣、太子和皇后畏惧。”

刘邦说:“这些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哪里有这么合适的人?”

赵尧说:“这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现在他就在你身边。”

刘邦恍然大悟,他想起来了,这个人就是御史大夫周昌。刘邦一想,这个人确实可信,第一,周昌是他的老乡;第二,周昌这个人非常耿直,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他敢于仗义执言;第三,这个人还有恩于吕后,吕后曾经当场给他下跪,所以日后也不会为难周昌。刘邦想到这里,就派人把周昌叫过来,他对周昌说:“我想托付你一件大事情。”

周昌说:“陛下有什么事情,就吩咐吧!”

刘邦老泪纵横,他说:“我想叫你到赵国去担任国相,辅佐赵王去治理赵国。”

周昌一听也哭了,他说:“从你起兵开始,我就一直跟着你,从没离开过,我现在身居御史大夫的高位,莫非是陛下讨厌老臣,想把我赶走吗?你如果不需要我了,我这就辞职回乡去。”

刘邦拉着周昌的手说:“你理解错了,我是想等我百年之后,把我最疼爱的儿子如意托付给你,不然我不放心,担心这个孩子和他母亲的安全。”周昌一听,全都明白了,他慨然允诺,去担任赵国的国相。

刘邦认为,在废太子的博弈当中,吕后欠了周昌一个很大的人情,作为一国之母,曾经不顾颜面,亲自给周昌下跪,如果让周昌来给赵王当相,日后吕后若有加害赵王的念头,以周昌的臭脾气,一定会跟吕后闹个没完,及时化解如意的危机。于是,刘邦任周昌为赵相,护送赵王去他的封国。

几天后,周昌和十岁的刘如意离开长安,去赵国上任,前来送行的戚夫人早成了泪人,刘邦也强撑着病体,前来给爱子送行,这个戎马一生、流氓成性的老男人,看到最疼爱的儿子离他远行,也站在风中,老泪纵横。

送走了如意,戚夫人痛哭不止。刘邦安慰道:“朕这都是为你好啊!儿子在外有自己的军队,谁能动他!只要他活着,谁又敢动你!”

望着自己的爱姬仍哭个不停,刘邦接着说道:“你不必悲伤,须知人生由命。来,你为我跳一段楚舞,我为你唱一曲吧。”

于是,在戚夫人的陪伴下,刘邦击筑而歌,创作了刘邦平生第二首名作: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向安所施!

歌词的大意是,鸿鹄的羽翼已经长成了,可以一飞千里,虽有网罗,对它也是无能为力的啊!他接连唱了四次,音调凄怆,戚夫人听了更是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