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最流行的管理智慧
14700300000016

第16章 有效的竞争战略

迈克尔·波特是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非常著名的教授,是当今世界上少数最有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波特对于竞争战略理论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五种竞争力量”——分析行业环境的结构化方法就是他的杰出思想;他更具影响的贡献是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三种通用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

1.总成本领先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是这三种战略中最明确的一种,它主要包括追求规模经济、专有技术、优惠的原材料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来使得企业的产品成本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以下,以获得较大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总成本领先要求坚决地建立起高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的重视。尽管质量、服务以及其他方面也不容忽视,但贯穿于整个战略之中的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该公司成本较低,意味着当别的公司在竞争过程中已失去利润时,这个公司依然可以获得利润。

赢得总成本最低的有利地位通常要求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或其他优势,诸如与原材料供应方面的良好联系等,或许也可能要求产品的设计要便于制造生产,易于保持一个较宽的相关产品线以分散固定成本,以及为建立起批量而对所有主要顾客群进行服务。

总成本领先地位非常吸引人。一旦公司赢得了这样的地位,所获得的较高的边际利润又可以重新对新设备、现代设施进行投资以维护成本上的领先地位,而这种再投资往往是保持低成本状态的先决条件。

2.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将产品或公司提供的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一些全行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设计名牌形象、技术上的独特、性能特点、顾客服务、商业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

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在几个方面都有其差异化特点。如果差异化战略成功地实施了,它就成为在一个产业中赢得高水平收益的积极战略,因为它同样能够建立起防御的阵地对付来自市场上的各种竞争力量。波特认为,推行差异化战略有时会与争取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的活动相矛盾,所以,当管理者准备为公司推行差异化战略时,往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一战略与提高市场份额两者不可兼顾——如果差异化失败,而同时又丧失了市场份额,公司路在何方?同时,在建立公司的差异化战略的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很高的成本代价,如果想让顾客付出更高的价钱来使用本公司的产品,那么就必须使顾客的消费信息很完备;但是有的时候,即使行业内的消费者关于消费的信息很对称,并且也非常了解公司的产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但由于价格或者其他原因,消费者很有可能对公司的产品失去忠诚。如何把握这个度,是每一个战略管理者需要明白的。

3.专一化战略。

这种战略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正如差别化战略一样,专一化战略可以具有许多形式。虽然低成本与差别化战略都是要在全产业范围内实现其目标,专一化战略的整体却是围绕着很好地为某一特殊目标服务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开发推行的每一项职能化方针都要考虑这一中心思想。这一战略依靠的前提思想是:公司业务的专一化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较广阔范围内竞争的对手。这样做的结果,是公司或者通过满足特殊对象的需要而实现了差别化,或者在为这一对象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者二者兼得,这样的公司可以使其盈利的潜力超过产业的普遍水平。这些优势保护公司抵御各种竞争力量的威胁。

但专一化战略常常意味着限制了可以获取的整个市场份额。专一化战略必然地包含着利润率与销售额之间互以对方为代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