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全球最美的100世外桃源
14704900000061

第61章 莱茵河

穿/越/时/空/的/旋/律

‘传闻旧低徊,我心何悒悒。两峰隐夕阳,莱茵流不息。峰际一美人,粲然金发明。清歌时一曲,余音响入云。凝听复凝望,舟子忘所向。怪石耿中流,人与舟俱丧。’这是民国时期中国诗人翻译的德国大诗人海涅的作品,他所诗咏的地方就是莱茵河。

莱茵河的种种总是让人想起我们的长江。阿尔卑斯山的常年积雪是这条大河的源头,瑞士境内,莱茵河只是涓涓细流;在莱茵河的上游,没有都市,也没有都市化的喧闹,民风淳朴、简约,一如长江源头的那片星宿海;此后,它先北后西,此去有峡谷急流的险峻,百米飞瀑的雄壮,也有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平阔……长江流经中国内陆的诸多省市后注入了东海,而1320千米的莱茵河则在流经6个国家后注入了大西洋。莱茵河不仅在高山、丘陵、平原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其25万平方千米的流域也浸润着瑞士、德国、法国、奥地利、列支敦士登、荷兰等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明。能够滋养一个民族的河流已然称得上伟大,但莱茵河却似乎滋养了大半个欧洲。

莱茵河虽然发源于瑞士,却似乎对德国更为偏爱。莱茵河流经德国的部分长865千米,流域面积占德国总面积的40%,是德意志民族名副其实的摇篮。而在其1000多千米的流程中,最为美丽富饶的段落“莱茵河谷”,也位于德国的境内。德语中“莱茵河”是阳性名词,而“多瑙河”则为阴性,德国人把莱茵河视为父亲河,如同中国人把黄河称为母亲河。莱茵河有很多故事,但是,把莱茵河的故事讲得最好的却不是德国人,而是一位伟大的法国人。

很多人都讲述过莱茵河的故事,但大多数时候,他们讲的是“与莱茵河相关的”或者“发生在莱茵河上及莱茵河周边”的故事,这故事的主角是历史,是传说,是神话,是河畔的村庄、半山腰的教堂和山上的城堡,是查理大帝,是拿破仑,是披着金发在河边低声歌唱的罗蕾莱……却并非莱茵河本身。就像我们无法描绘大自然,于是就去说山河湖海、草木花鸟、风雨雷电——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驾驭一支写得动莱茵河的笔,雨果就是这少数人中最为杰出的一位。

经历了千万年的岁月,莱茵河长出了它自己的精神和性格。在雨果的心目中,莱茵河是上帝的意旨,是一只狮子,威猛而高贵,“它目睹了封建社会,共和体制和皇帝国家。它当之无愧,既是法国的骄傲,也是德国的自豪。这条河流既是战争者,也是思想家的见证,因为它概括了整个欧洲历史的这两大面貌。在那使法国前进的壮丽波涛中,在那使德国思索的深沉的潺潺水流中,我们都能找到历史的痕迹”。

莱茵河集世间万般河流的面貌于一身,“它像罗讷河一样迅速敏捷,像卢瓦尔河一样雄浑宽阔,像缪斯河一样峭壁夹岸,像塞纳河一样迂回曲折,像索姆河一样绿水萦萦,像台伯河一样历史悠久,像多瑙河一样庄严高贵,像尼罗河一样神秘莫测,像美洲的河流一样金光闪闪,像亚洲的河流一样蕴含着语言与神灵。”

莱茵河是战争之江也是和平之江,在漫长的岁月中,时而,河面上竖起了梭镖或刺刀,意大利军队、西班牙军队或法国军队从这里潮水般涌向德国;时而,它又和平地运载着林格和圣加勒的枞树、巴塞尔的斑岩和蛇纹岩、科隆的羊毛与丝绸、萨尔齐格的樱桃、阿尔的红酒……神意将它作为一条边界河流,堡垒要塞使这条河成为城墙河流,欧洲就这样被分成了南北两半,一边种植橡树,另一边是葡萄园;一边是北方,一边是南方;一边是力量,一边是享乐。它已为文明作出了众多贡献,并将继续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