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全球最美的100世外桃源
14704900000062

第62章 贝希特斯加登

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贝希特斯加登是最值得德国人夸耀的地方,这里高山巍峨,溪流潺潺,森林茂密,山花遍野,湖泊如镜,牧场似毡。这里是德国的世外桃源,是牧歌式生活的典范。

贝希特斯加登地处阿尔卑斯山的群山环抱之中,在德国和奥地利的交界处,以瓦茨曼山和国王湖为中心区,闻名遐迩的还有一座叫做拉姆绍的小镇,小镇的标志是立在村头的那座小教堂。

德国的教堂之于村庄,如同一个人脸上那个挺直的希腊鼻子,让人感觉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在德国,没有教堂的乡村或城市是没有的,拉姆绍自然也不例外。按道理,应该是先有村子后建教堂,但看起来,倒像是这教堂先选了一处背山靠水的好位置立起来,随后,人们才赶着牛羊依附了来,建起了屋舍和围栏。

拉姆绍的教堂是洁白的,如同身后阿尔卑斯经年不化的积雪;教堂的尖塔顶则是暗灰色,如同雪山底部裸露着的石壁。雪山上的融水汇成小溪在教堂前流过,冲洗着这个本就一尘不染的地方,为它添了许多灵气和生动。教堂的后面是一座墓地。1米多高的墓碑一排排立着,墓碑多是由大理石或花岗岩做成,上面是个十字架,或是耶稣基督,或是圣母玛丽亚,碑石上刻着“某某长眠于上帝神圣的宁静之中”。墓碑脚下的小花坛里,五彩斑斓的小花正开得生机勃勃,整洁而鲜艳,看得出经常有人来悉心照料。墓园的墙外是阿尔卑斯山麓平缓的草场,草场的边缘,茂密的针叶林隔开了远处的雪山。

阳光透过树荫,洒落在如茵的草地上,照亮了满地的小花儿,也让树下的木椅有了明暗斑驳。坐在木椅上,望着教堂、森林和森林背后圣洁的雪山,不由得感到这里就是由人间到天堂的一个安顿。生活于此的人们有福了,在这里安然度过一生后,他们由亲人们送入墓室,然后,在柔和的夜色之中,由星光引领着,循着溪水的路,穿过森林,越过雪山,将尘世的烦恼一步步留于身后,踏上通往天国之路。

沿着拉姆绍镇的溪流向东行走,在溪流转弯处,你将看到的就是赫赫有名的萨尔茨堡山,这座美丽的山峰之知名,不是因为它的高山牧场、草地、森林,而是因为一名匆匆的过客——希特勒。

纳粹掌权后,希特勒先是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简单的夏季避暑小屋,后来根据一名建筑师和他本人的设计,经过多次扩建最终形成了一座大型的住所,建筑的中心大厅有一扇可以升降的窗户,可以一览贝希特斯加登的阿尔卑斯山风光。1937年,在萨尔茨堡山的山脚下,建造了希特勒政府的驻地,成为纳粹德国除柏林外的第二政府驻地,希特勒每年要在贝希特斯加登逗留数月,其间的政令皆由此发布,并以帝国元首的身份于此接待各国首脑。

希特勒作为元首“声名远播”,不过估计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位元首年轻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画家,还曾经有过一段为期不短的街头作画卖画生涯,同时他对建筑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自己曾多次宣称,如果不做国家元首,他将是个出色的建筑师。遗憾的是,他没有坚持自己青年时期的梦想与追求,而是选择了成为第三帝国的“总建筑师”,最终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当年的政府机构多半已在盟军的炮火中灰飞烟灭,倒是希特勒的府邸“鹰巢”还侥幸逃过了一劫,至今仍然矗立在凯尔施泰因峰的峰顶。从峰顶下来,正值太阳西沉,山脚下的国王湖一片深碧,湖面倒映着峰影,泛起了金色的涟漪,隐隐能听到牛群暮归的挂铃声随风飘散,却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