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14710800000105

第105章 三教从来一祖风

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其教理教义的最大特色,就是寻觅到了人类共同的灵性——真性,一个未经物欲染着的灵性,因此他用“全真”来命名该教。全真即是至真、至善、至美,是圆融无碍的,是尽善尽美的合一。

王重阳善于随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他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融合学说。全真道内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必修经典,认为修道即修心,“除情去欲、存思静定、心地清静”是修行之路。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箓,不事黄白炼丹之术。

全真道倡导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他们为了贯彻“成仙证真”的信仰,曾经大力破斥肉体和人生;为了实现出家,又宣称家庭、亲情的虚妄。他们称家庭为“牢狱”、“火宅”,称父子夫妻亲情为“金枷玉锁”,教人捐妻舍子,“跳出樊笼”,出家修道。王重阳曰:“儿非儿,女非女,妻室恩情安可取!总是冤家敌面仇,争如勿结前头苦。”

王重阳立教之初,令出家者须住庵修行,居住条件力求俭朴。“茅庵草舍,须要遮形……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作为,大殿高堂,岂是道人之活计。”在这期间,全真道士亦仿佛教倡修苦行,王嚞七大弟子皆以头陀式苦行著称。如马钰修道时,每日仅乞食一钵面,并誓死赤足,复不饮水,冬不向火。王处一“曾于沙石中跪而不起,其膝磨烂至骨。山多砺石荆棘,赤脚往来于其中,故世号铁脚云”。邱处机“入磻溪穴居,日乞一食,行则一蓑,虽箪瓢不置也……昼夜不寐者六年”。郝大通于赵州桥下趺坐六年,持不语戒,儿童戏触亦不动。“寒暑风雨,不易其处。”

王重阳死后三年间,全真道传教范围波及关中、河南、河北、山东大部分,遍于社会上下各阶层。后来,以丘处机为首的全真派在元朝倍受恩典,从而使道教也倍受尊崇,道教曾被封为国教,道观遍及大江南北。如今,终南山下规模宏大的重阳宫,是王重阳早年修道和遗蜕之所,为当时道观之首,在元代被皇帝封为“万寿重阳宫”,被全真道尊为“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