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14710800000005

第5章 清灵空明四生灵

道教具有明显的民族信仰特征。它的信仰根源一方面来自中国古代社会的原始宗教意识,是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虚幻反映,认为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另一方面则是先民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其次是神话传说中对鬼神的祭祀。

在道教中最早出现的神就是老子。后来到魏晋时期上清派又发展出很多神明。一代宗师陶弘景做“真灵位业图”,提出三清的概念,就是“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合称“三清道祖”。三清道祖是元始天王的化身,是宇宙最高之神,也是道教的最高神明。

据道书记载,元始天尊,居清微天之玉清境,故称玉清;灵宝天尊,居禹余天之上清境,故称上清;道德天尊,居大赤天之太清境,故称太清。三君各为教主,统御诸天神。古书说,三清尊神生于天地之先,其体常存不灭。每位天尊各讲述经典十二部,分为洞真、洞玄、洞神,合称三十六部尊经,广传于人间点渡众世人。

宇宙诞生之初,有一先天混元之“元灵”,灵窍初开,渐具神智。元灵无意中于西昆仑得到宇宙之初的神器“造化玉牒”,经过几世修行,元灵功德圆满,道法得成。在漫长的混沌宇宙中,元灵成为宇宙间唯一的一个“清醒者”,忍受着漫长的孤独寂寞。

这个元灵就是“鸿元老祖”。鸿元老祖生于太元之先,为众仙之祖。“鸿元”指天地未开的宇宙混沌之时,那时宇宙无形、无气、无物。因此有“先有鸿元后有天”之说(后来盘古开天地)。

鸿元老祖利用造化神器的无上灵力,又找来四个形象各异、灵窍初开的生灵,分别传授给四个生灵一门修行的法术。老大鸿钧修“玄清气”;老二混鲲,修“玄灵气”;老三女娲,修“玄空气”;老四陆压,修“玄明气”。后人分别尊其为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合称为“清灵空明”。小说《封神演义》中鸿钧老祖修成太乙真仙,自号鸿钧道人,为老子、通天教主、盘古的师傅。

值得一提的是,太上老君一书中开头有诗云:“先有鸿元后有天,我比鸿元早千年”,这说的便是这杨眉大仙了。混沌始,混沌末,虽然有盘古破混沌,但是开创出来的天地总是有时间的。每当时间到了也就会重新回复到混沌之中了,而上一次混沌复回混沌之后,世界上便只存两个生物了:一个是鸿元,一个是杨眉大仙,他们都是大罗金仙之体,有万劫不灭之身。书中记载,鸿元有次与杨眉斗法,鸿元用尽了法器,只是这杨眉大仙本是一棵空心的杨柳树,所以将法器没收了。在鸿元告败以后,杨眉还给鸿元法器,并且说道:在你成仙以前3000年,我就已经成仙了。只是杨眉大仙更喜欢清清闲闲地练法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