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14710800000088

第88章 《周易参同契》

魏伯阳在仙去前,曾写下《周易参同契》、《五相类》等书,共有三卷。书中的学说,似乎是在解释《周易》,实际上是假借爻象,来讨论炼丹的原理。但是一般的儒生不知道炼神丹的方法,大多用阴阳学说来解释它,失去了炼丹的要旨了。后来呢,围绕他的书争论越来越多,学人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伯阳仙师不再出,人们对《周易参同契》将近二千年的争论,也只得继续下去了。

《周易参同契》为道教早期经典,被视为“万古丹经之祖”。据说为魏伯阳读《阴符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及《易》后而著。该书“词韵皆古,奥雅难通”,并采取象征或借喻的方法采用许多隐语,易生误解,所以历代有很多注本行世。全书共约6000余字,基本是用四字一句、五字一句的韵文及少数长短不齐的散文体和离骚体写成的。该书假借《周易》爻象论述作丹之意,研究养性延年,强己益身。可见,《周易参同契》是一部内外丹兼修的道教理论著作,他对道教修炼术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 丹经之祖,对后世内外丹的理论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道教史与古代科技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周易参同契》中叙述最详细的部分,也是书中的核心内容,就是炼制“还丹”。原文记载共分三变,第一变是将15份金属铅放在反应器四周,加入6份水银,再用炭火加热,便生成铅汞齐。第二变是随着火力的增大,水银逐渐被蒸发掉,铅被氧化为一氧化铅和四氧化三铅,反应完毕时,主要生成黄丹。第三变是将第二变的产物铅丹与9份水银混合、捣细、研匀,再把这种混合药料置入丹鼎鼎中,密封合缝,然后加热。先文火后武火,昼夜察看,注意调节温度,反应完毕,丹鼎上部得到红色的产物“还丹”。这种“还丹”就是氧化汞。

总的来讲,全书托易象而论炼丹,参同“大易”、“黄老”、“炉火”三家之理而会归于一,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以五行为辅助,以玄精为丹基等,从而阐明炼丹的原理和方法,为道教最早的系统论述炼丹的经籍。它介绍的种种方法虽然炼不出可以长生不死的金丹,但它总结了当时的一些化学知识和化学变化,推动了古代化学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