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4710900000095

第95章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憎。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于大中四年(850)秋48岁时从吏部员外郎外出为湖州刺史前登乐游原时所作。这年夏天,他曾三上宰相启求湖州,所持的理由是刺史官禄丰厚,可以赡养病弟孀妹,“但其中可能另有隐衷,即是不满于当时朝政,以为在朝亦不能有所作为,故愿外出也”(缪钺《杜牧年谱》),缪钺之言是有一定之理的。而喻守真之《唐诗三百首详析》谓本诗“大意有不忍遽离京师之情,有忠君爱国之意”,就显得较为勉强。离开京师即是杜牧的本意,何来“不忍”?说杜牧爱国是不错的,但他此刻正怀有满腹牢骚,怪话连篇,看来是不会对当朝君王深表敬意的。因此喻守真之说仅着皮相而已。

造成喻说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本诗主题存有隐蔽性,即诗人将自己所要倾述的牢骚隐藏于诗的背面,使读者不易觉察。杜牧在诗中主要运用了反话正说的笔法,以此作为障眼法。首句说当今是“清时”,其实心里认为是浊世;说自己对登临闲游一类事“有味”,其实是认为国家大事难以干预,因此对之有无味之感;说自己爱“孤云”和“僧”,正因为对朝政失望故转而留恋山水和佛道;说自己要去“江海”,正因为在朝廷中无一己之容身之地;说自己“望昭陵”,正因为对当朝国君不满,故欲以开国明君来反衬之。如此种种,均说明杜牧此诗意在辞后,若不经一番斟酌是不易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