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家管理“微哲学”系列:扎克伯格的七张脸谱
14711700000020

第20章 行动比完美更重要

扎克伯格v

黑客们认为,事情始终可以变得更好,没有事情是完美的。他们必须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因为他们常常对现状感到不满意。

背景:

当年,心高气傲的乔布斯对扎克伯格另眼相看,称其是硅谷创新精神最好的接班人。诚然,两人尽管经营的领域不同,但在创新精神上是如此的相似。正如乔布斯对“海盗文化”推崇备至,扎克伯格对“黑客文化”钟爱有加。

在扎克伯格看来,把黑客单纯地定义为贬义词非常不公平。人们总是以静止的眼光审视网络,而黑客的眼光总是更为动态和长远。在他们看来,没有事物是静止的、完美的,所有事物都有可以改进的空间。有鉴于此,他们绝不沉溺于原有的完美,而是不断地在行动中改进,使事物变得更好。显然,扎克伯格黑客文化的精髓,就根源于此。

在Facebook上,扎克伯格建立了一个测试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在任何时间点对数千个版本的Facebook进行测试,以期通过小规模的不断创新和改进,达到持续的最佳服务。

在扎克伯格看来,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所谓完美,就意味着封闭、结束、失去上进的空间。这是他绝不允许的。

在公司里,扎克伯格从不接受任何似是而非或者勉强的结果。他从小就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敷衍的人,只要发现任何可以改进的地方,他都会研究个透,并找到当前而言最佳的答案。

在Facebook的办公室里,经常会看到诸如“代码胜于雄辩”之类的黑客标语。通过这种方式,扎克伯格时刻不停地激励每一个Facebook的成员:即使是为了一个小小的代码,也要无休无眠地奋战,直到把它做到最好。

2005年10月,扎克伯格在斯坦福大学公开演讲时表示:“两件事你需要关注——第一是保持现有的;第二是持续发展。我们现有的就是完善的应用程序,我们要保持这种风格,不靠噱头和花招。同时,要在不破坏现有水准的前提下,关注那些持续发展的、容易扩大规模的产品或趋势。”

扎克伯格承诺的一切都变为了现实,这一点从Facebook与Google的较量中可以看出端倪。通过在社交领域持续不断地突破,Facebook成功地颠覆了Google在互联网领域的垄断地位。

尽管一开始,Google并未把Facebook放在眼里。其CEO埃里克·施密特甚至对Facebook不屑一顾:“赢家在哪里都会赢。”但作为后起之秀,截止到2010年4月,Facebook的访问量在美国网站总访问量中占7.07%,位居第一。Google则以7.03%屈居第二。一年之后,Facebook的访问量仍超过Google,并把这种优势进一步拉开。

尽管在管理经验、品牌价值方面,Facebook还与Google有一段距离,但在许多人看来,Facebook超越Google成为互联网的新霸主,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点评:

仅仅用财富来衡量扎克伯格的成就和影响,绝对是过于片面了。事实上,财富不过是衡量其价值的一个重要砝码,透过财富的外相,一个人身上蕴含的其他特质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关注的。因为这才是扎克伯格获得财富的秘诀。而在此之中,就包括其津津乐道的黑客信条。

行动比完美更重要。这既是黑客们的信条,又是Facebook的企业文化。通过行动,不断地改进创新,不断地突破自我,如此循环往复,使Facebook获得了持续而强劲的增长动力。这也许就是Facebook虽屡遭波劫而愈战愈强的内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