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中国象棋
14714200000017

第17章 其他著名棋手

一、 “七省棋王”周德裕

民国棋坛,谢侠逊之外谁可称棋坛盟主?象棋界公推周德裕。周德裕曾以华东第一高手的身份迎战华北队,并夺得第一,拥有“七省棋王”的桂冠;他还长期在华南的广州、香港征战,并曾远赴南洋诸岛,战绩彪炳。

周德裕1925年左右来到上海,邀战各路高手,胜多负少,棋名渐著,在华棋坛的地位得到确立。为此,在谢侠逊成立“象棋司令部”时,委任周德裕为“陆军前敌总指挥”。 1930年秋,一场由华南象棋会和万国象棋会(设在上海)牵头的区际大赛在香港展开,周德裕和林弈仙代表华东队出征,南方面的选手是李庆全和冯敬如。正式比赛期间,周德裕和李庆全同获10分而并列第一。比赛中周虽未胜李庆全,他的棋艺却被华南棋界公认为 “五战全才”(指车战、马战、炮战、兵战另将士象配备作战)。1931年2月,华北象棋队到沪,华东、华北的区际象棋大赛正式开战。周德裕首战赵文宣,以二胜一负一和的成绩领先,次战又以二胜二和的战绩压倒张德魁,独得12分而获得冠军。因周德裕和万启有代表江、浙两省,华北队的赵文宣和张德魁代表吉、黑、直、鲁、冀五省,为此,周荣获“七省棋王”的桂冠。

如果说,谢侠逊为现代中国第一位棋坛盟主,那么周德裕就是继其之后又一位领军人物。他棋艺全面,开局、中局、残局都颇具功力,无明显漏洞;与当时名手对弈,胜率极高;并且棋品极佳,不以技凌人,深受同行尊重。著名棋艺理论家贾题韬盛赞周德裕棋艺“灵动”,“以才思胜” ,“代表我国南派风格”。周德裕的棋艺贡献,还反映在著述上,他著有《象戏勾玄》、《象棋残局新编》、《象棋讲义》、《四十八则开局法》等,惠及后人。更为可贵的是,周德裕喜奖掖提携后辈,受其沾溉者为数不少。

二、“西北棋王” 彭述圣

谈到民国象棋界,西北棋王彭述圣毫无疑问要占据重要一席。他58岁高龄造访北京,打遍诸多北方,取得压倒性胜利。《象棋月刊》等刊物尊称其为大国手。(图4-10 彭述圣与谢侠逊)

彭述圣年轻时,曾有过家室,但由于沉迷象棋,白天只知弈棋,夜间又拆棋不止,无暇照顾家庭,后夫妻离异,彭不复再娶。无室家之“累”的彭述圣弃其他手艺于不顾,在茶馆弈棋为生。因为以棋为生,大多下的是饶子棋,使他在饶子方面练出了许多高深的技巧。如他既能饶先、饶马、饶双马或烧车,更创造出饶炮乃至绕全士象等对局实例。一些低手和他弈饶子棋,常有别开生面之新鲜感。为此,彭又被誉为“饶子大王”。彭的饶炮、饶全士象的实录,为丰富棋艺宝库作出了贡献。

1931年春夏之交,58岁的彭述圣抵北平。头几天,他先到天桥一带转悠,以了解京城棋艺的实况。后挑战北国棋王那健庭。首局,彭一路领先,气势逼人,中局时那健庭即不支败阵。次局,那健庭开局即发动攻势,企图弃子抢攻,但彭应法细密,无懈可击,最后反攻得手,再胜一局。那健庭研究对策后邀彭再战,并由名流许阔亭悬彩助兴,共下11局,彭述圣仍然所向披靡。北京大名手张德魁闻知,邀之与斗,共弈七八局,未能一胜,不得不甘拜下风。

彭在北平连胜京华诸多名手后,东北名手徐词海、赵文宣和天津名手钱梦吾亦赶往北平。徐词海在一家棺材店中与彭对弈三天,负六局,和一局;又在启新条社、聚贤茶馆等地和彭对弈,虽互有胜负,但总计徐仍多负六七局。彭述圣又与赵文宣、钱梦吾、赵松宽、李同轩等对弈,无人能挡其锋芒。

另有一点值得一提,即稍次一级的名手,被彭让马、让炮而击败的为数也不少,使华北、东北的诸大高手纷纷赞叹不如,誉其为棋圣。

彭述圣走上以弈为生之路后,收入不稳定,但只要手头有钱,仍乐于助人。二十年代时,西安象棋名手赵鹏程到兰州,当彭述圣得悉赵经济窘迫后,慷慨解囊,赠送盘缠,还竭力资助赵返西安后经营小本生意,使赵鹏程永生难忘。

解放时,彭已届76高龄,孤身独处,以棋为“妻”,怡然自得。1956年,第一届全国象棋锦标赛在北京举行,83岁高龄的彭应邀任大会副裁判长,是大会的最高龄者。1960年1月,彭因病逝世,终年87岁,是棋坛中的高寿者之一。 (图4-9 彭述圣与陈毅总理合影)

三、“无敌中炮” 林弈仙

林弈仙,原名银贵、艮贵,大约到15岁时,他已称雄温州、永嘉等地,有人称之为“棋国仙童”。 17岁时,因其弃棋常有“仙着”,改名为弈仙。林弈仙师承陈笙,陈笙是个猛攻型棋手,有“中炮大王”之称,这深刻影响林的弈棋风格。林承袭乃师先发制人、以攻杀为主的棋路。林同时研究《梅花谱》中的“屏风马”,在研究开局攻杀时不忘研究中、残局功夫,使自己的棋艺既有特色又较全面。

1915年,林弈仙弈游闽、鲁、江、浙等省后来到上海,在凌云阁茶楼首战上海名棋手励志英,约定分先十局。林先行的五局,盘盘以中炮直、横车开局,攻势凌厉,凶悍异常,都取得大优势或胜局;后手的五局,也大多应顺手炮,最后以五胜三和二负的优势击败励志英,在上海一炮打响。林弈仙惯用中炮横直车盘头马的阵式,持续进攻,人们誉他为“无敌中炮”。

1936年前后,台湾地区象棋十分盛行,林弈仙应邀赴台讲棋。在台湾,他会战了当地的众多名手,胜多负少,被台湾棋界称为“五段”(最高棋艺)。

解放后,林弈仙已是70多岁高龄,很少参加比赛,但仍弈棋不停。1956年冬,首届全国象棋锦标赛在北京体育馆开幕,林弈仙以本世纪初年名手的身份,被聘为大会副裁判长,积极参加赛事工作,同时对后一辈棋手杨官璘、王嘉良、刘忆慈、李义庭等十分关切。次年举行第二届全国棋赛,他仍在大会主持赛事。比赛结束后,他以78岁高龄和两届全国冠军杨官璘弈在一起,结果一胜一负,可谓宝刀不老。

林弈仙于1969年逝世,终年90岁。

四、华南四大天王

华南四大天王指民国时驰骋广东棋坛的黄松轩、李庆全、冯敬如、卢辉。(图4-11 黄松轩与李庆全)

黄松轩,原是清代满洲八旗军属后裔,排行第七,故有“旗下七”的诨号。童年时候,黄松轩便热爱下象棋,初出茅庐就战胜当年的“广州棋王”李贵。后又赴香港挑战“香港棋王”郭乃明,连胜两局,从此声誉大著,人称“棋王七”。

黄松轩以先手善用“当头炮盘头马”布局闻名,攻势最为雄健,棋风大刀阔斧,和人家对弈时,如果到了中局仍然难占到优势,便设法兑子求和,很少从残局中取胜。

李庆全,原名李万,顺德人。李庆全最初做梳篦工人,人称“梳篦万”。他的哥哥李贵是当年的一位象棋高手,他自幼便随兄学弈,在年青的时候,棋力已超过了哥哥。1930年秋天,在香港举行的华东、华南象棋名手比赛中,李庆全将华东名棋手周德裕、林弈仙杀败,从此声名大振。李的棋艺稳健雄浑,刚柔并济,尤工于守,如铜墙铁壁,有“无敌将军”之称。他对布局很有研究,精于“屏风马”局法。

冯敬如,原名冯泽,佛山人。他生得身材短小,面目黧黑,人多戏称之为“烟屎泽”。冯敬如是一个皮鞋匠,20多岁失业,便数十年如一日地靠棋艺维生。 冯的残局最工,着法变幻莫测;尤其对“马”的运用,能纵横驰骋,令对手难以应付。

卢辉,顺德人,他的父亲卢权以搭棚为业,也是名棋手。早年,卢辉曾跟着其父做搭棚,因此棋友们称他为“棚仔”。卢辉之父从小就向他传授棋艺,经过苦练,年青时候便能与各棋手周旋,在岭南棋坛颇有声名。他的棋艺攻守兼备,对于“五七炮”局素有研究。他尤其擅长布局运子。(图4-12 早年电影中的下棋镜头)

1931年底,广东省教育厅决定举办全省象棋比赛。在历时一个月、经历三个阶段的比赛中,黄松轩在复赛中以17胜5和与卢辉19胜1和2负同得19分,并列第一;决赛时,黄松轩、卢辉、冯敬如三人展开大战。黄松轩以1胜1和击败冯敬如,在对卢辉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背水一战,以凌厉的攻势扳回一局,从而夺得冠军。亚军卢辉、季军冯敬如、殿军李庆全同其比分十分接近,棋艺大体相当,时人称他们为“四大天王”。

三十年代中期,黄松轩以“四大天王”之首的冠名,迎战过来访的华东名棋手窦国柱、罗天杨、谢侠逊等,都获得胜绩,被谢侠逊誉为第一当头炮手。后在迎战“七省棋王”周德裕时,共弈20局,黄多胜一局,而被广东棋界誉为“九省棋王”。黄松轩无愧于“四大天王”之首的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