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蘑菇族”的华丽转身
14747000000016

第16章 与团队荣辱与共

团队合作需要默契

默契,是指对一件事物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职场中,当有同事做了你想做但一直没有做的事,你会觉得很亲切,这是一种默契;当大家能亲密无间地完成一件事,这也是一种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也许都是默契的开始。默契,对于团队合作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唯有默契的合作才能让一个团队迸发出最强大的能量。

下面我们看看一群蚂蚁的壮举吧:

一天,突如其来的大水包围了一小块陆地,那一小块陆地有许多的蚂蚁,是蚂蚁的家园。蚂蚁们对水是很敏感的,因为它们不会水,要是天下大雨了,它们总是能够预先知道,于是就能看到它们浩浩荡荡搬家的场面。但是,这一次它们无法预先知道,因为这一次是“人祸”不是“天灾”——有个人挖开了沟渠,要浇灌他的菜园子。

很快,蚂蚁们爬出了洞穴,一阵慌乱后,慢慢有秩序了,它们聚拢、聚拢、聚拢,不一会儿就聚拢成了一个大大的蚂蚁团。这时,水漫了上去,蚂蚁团就漂在水面上。而且在微风的吹动下,蚂蚁团在水面上向前不停地滚动着,没有一只蚂蚁有松动的迹象。蚂蚁团好像向前漂得很轻灵。终于,它们抵达了陆地,才一个个分散开来,又一次开始重建家园。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假如蚂蚁们不能在大难来临时相互默契地配合,那么,还会有这个巨大的蚂蚁团吗?这群蚂蚁还能在大难不死后重建家园吗?想必都不可能。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一名蘑菇族不能与公司内部不同的成员默契地配合,那么,他们可能就无法把团队精神发挥到极致,无法高效地、出色地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务。

我们知道,在一个团队里,每个成员都不可避免地要和不同的成员打交道。团队成员中,有的性格直爽,有的含蓄沉稳,有的刚柔并济,有的优柔寡断,有的好大喜功……而如何在工作中与不同的团队成员默契配合,便成了每个团队成员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2005年10月12日,由费俊龙和聂海胜担任航天员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射向太空,并于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对此,世人无不称赞他们俩是举世无双的组合。我国第一位在太空飞行过的航天员杨利伟曾向媒体这样透露:“神六”飞行,不比“神五”飞行。“神五”飞行只有一名“乘客”,不存在分工和配合的问题;但“神六”的飞行则是由两人小组完成,所以既要考虑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搭配,还要兼顾个人性格、心理稳定性的搭配以及双方良好的心理相容性。

在“神六”的飞行中,费俊龙和聂海胜分别担任指挥长和操作手。在升空过程中,指挥长将根据自己面前的一张操作程序表,指挥操作手用一根操作棒进行各项操作。因为穿着航天服,两名航天员能通过话筒与地面指挥控制人员直接对话,但两名航天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每一个操作只能彼此用手势交流,因此,两名航天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至关重要。

在进行航天员搭配的时候,指挥中心便考虑到性格的互补问题,因为飞船上两个人的工作是有分工的,需要默契配合。同时,两个人训练成绩上也要能够互补,并且愿意同对方一起执行任务。在三组候补梯队里,费俊龙和聂海胜不约而同地把对方作为了首选。费俊龙说,聂海胜最大的特点就是沉稳和扎实。而聂海胜则称,费俊龙在工作上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无论干什么事情、做什么工作,都想得比较细,做之前也会进行充分的准备,对训练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考虑得很细,使整个训练程序能完整、顺利地走下去。

以上事例中,尽管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个人的性格不同,但他们能相互容纳对方,取长补短,默契配合,这是他们能顺利完成航天任务的关键之一。由此可见,是否懂得与自己的团队成员默契配合,是一个人是否重视团队协作、具备团队精神的关键。事实上,不只是航天员需要在团队中默契配合,做其他工作也一样。不管你从事的工作是复杂还是简单,是伟大还是卑微,都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这样,整个团队才能结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

可是,蘑菇族都是刚进公司的新职员,每天面对的都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工作中怎么才能做到与他们默契呢?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做心灵上的有效沟通。那就是,以相互信任为基石,以朝着同一目标共同努力的行为为砖瓦,将感性沟通引向超越行为、语言层面的最高层沟通:心与心的沟通。

第二,对团队中各个成员了如指掌。蘑菇族初到新单位就职,由于对公司里各个成员不很熟悉,所以,在工作中需要合作时,很难做到与他人默契合作。这就需要蘑菇族花费一些时间和心思,观察、了解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性格、处事方式、爱好、兴趣、工作能力等等,这样,当我们需要与之合作时,我们就能大致揣摩出对方的想法和做法。

第三,为团队着想。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这就是默契配合的巨大威力。具体到工作中,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你才能和团队各个成员之间配合得天衣无缝,有效促进各项工作,把工作做到位、做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