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苹果式营销
14753100000013

第13章 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心跳得让人无法拒绝

自古以来,苹果就是爱情与欲望的象征,而由于人类奇幻无比的想象力,所以在后来逐渐赋予了它更多的意味。然而,苹果与计算机行业产生关联,还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而这个关联的开始,却是以悲剧和充满魔幻的事件谱写的。英国数学家图灵(Turing)是计算机逻辑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为计算机的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图灵的理论也为现代智能机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所以,只要是在计算机相关领域学习工作的人,基本没有人会不知道图灵的历史。因为同性恋,图灵受到了极为残忍的对待,虽然2009年英国政府为图灵恢复了名誉,但是在当时社会,图灵却是根本无法被接受的。1954年,图灵决定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他首先提纯了一倍氰化钾(剧毒物质),然后将一个苹果浸泡在含有这种剧毒的杯中,于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就留在了图灵的遗体旁。也许是受到了图灵的启发,或者是被图灵的经历感动了,乔布斯在为自己的产品图标做设计时,最终采用了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图形。

天才总是孤独的,但是他们也总是能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东西,图灵如此,乔布斯也是如此。乔布斯是一个被世人公认的天才,苹果产品的设计思路也遵循了天才的原理——向来都是剑走偏锋,并且以其强大的艺术感不断追求独树一帜的贵族气息。为了保持这种风格,苹果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总是不遗余力,哪怕冒着失败的风险,也从来不会却步。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苹果的每款新产品总能给人们带来惊喜。因此,苹果带给用户的最高层次享受,可以说玩的就是心跳。“卓尔不群”是很多人对苹果品质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也是他们在向苹果的精神领袖乔布斯致敬,而乔布斯对于苹果品质的追求,始终不离艺术气息的诱惑。

自从1976年,在自己家的车库里创办苹果公司,乔布斯和苹果产业几经离合,最终还是他带着苹果团队在1996年杀出重围,成为电子产品领域令世人瞩目的品牌。其中,在1980年,乔布斯率领自己的团队经过一番打拼,成功上市并取得巨大成功。在成功赢得巨资支持后,乔布斯很快便研制出了第一款属于自己的品牌产品——台式机电脑Macintosh。自此之后,乔布斯的创业之路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苹果几乎成了当时社会电脑的代名词,连微软之父比尔·盖茨都自叹不如。1986年,因为苹果的市场表现已经非常卓越和稳定,乔布斯继续剑走偏锋、追求迥异的做法受到了董事会的反对,并最终将他赶出了苹果公司。虽然乔布斯在产品设计方面是个天才,但是在商业运营方面,乔布斯毕竟没有经验,无奈之下,他只好重新组建公司,并取名为Next,以表达自己对苹果的态度。在此期间,乔布斯还买下了一家叫作Pixar的动漫公司,和这家公司的名字比起来,其生产的一部动漫则更加知名,那就是《玩具总动员》。

乔布斯离开苹果公司之后,这个一向表现强劲的公司就像是一个年轻人没了魂魄,虽然百般努力,但就是无法再创辉煌。而乔布斯新创建的Next公司却发展迅猛,乔布斯的锋芒也再次得到了展露,Next在产品方面的表现,隐隐已经有超越昔日苹果的架势。这一次,无奈的人变成了苹果公司的董事长,为了将苹果变成摇钱树,他们不得不以苹果的名义收购了Next。到1996年,苹果董事会终于完全认可了乔布斯的能力,开始对他的产品创作给予全面支持,而此后苹果产品就一跃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说,苹果产品及其公司的成功,也许根本就是乔布斯个人的成功。2011年,乔布斯被查出患有胰腺癌之后,竟被纳斯达克交易所要求定期上交病情报告,因为乔布斯的健康情况将直接影响苹果的股票走势,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个说法。

乔布斯所赋予苹果的最大魅力,就是变不可能为可能,即使用市场上最为普通的材质,加入自己的创意后,就能组合成一个具有卓越品质的新产品。在专业领域,乔布斯的这种能力还有一个传统名词,叫作“米格-25效应”。“米格-25”实际上是一款前苏联设计制造的喷气式战斗机,其组成原件包括发动机在内,比起同时期的美国战机元件都不具备明显优势,有些甚至还比较劣势。但是,通过整体的设计组装,这些丝毫没有优势的元件在组装成一架完整的战斗机后,却比同时期的美国战机在性能方面卓越得多。这种“一加一大于二”的产品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乔布斯设计苹果产品时的指导思想之一,而有了这种设计理念,乔布斯设计的苹果产品能够在平凡中彰显伟大,在商业中彰显艺术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这种基于“米格-25效应”的产品设计理念,有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比如,iPhone 4的“天线门”事件,在新产品发布后仅仅几个小时,就有美国网友披露,乔布斯最新创意的边框天线功能,实际上存在致命弊端,即用户在手握边框时,会造成通信信号的减弱甚至中断。虽然提出这个问题需要极其深厚的专业知识,乔布斯几乎可以肯定是其竞争对手在暗中作梗,但这款新产品确实存在这样的严重问题,因此乔布斯也只好积极面对。不过,乔布斯的理念,带给用户更多的还是一些美妙的体验,这也是苹果产品受到热捧的原因。比如,最新一款的苹果鼠标,一改传统鼠标的两键设计模式,采用全新的一键模式,充分体现了苹果产品的“智能化”设计和制作理念。而由于苹果电脑安装的是自行设计和研发的PC机(包括相应的操作系统),所以苹果电脑极少受到病毒攻击。在这一方面,即使是比尔·盖茨也不得不向乔布斯学习。

由于一系列的大胆创新,乔布斯的设计理念虽然源自“米格-25效应”,但实际上却已经形成了完美的超越。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乔布斯虽然没有提出明确的口号或学术著作,但实际上他是第一个将工业设计理念引入计算机科技领域的人。其中,主要理念是“以人为本”,认为产品功能的设计对于用户购买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乔布斯眼中,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市场经济的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生产技术的革新已经成为次要的竞争力,而工业设计也已经跃升为第一位,是最为核心的品牌竞争力。乔布斯亲自设计操作系统中的文字、图片和整体样式等,以保证用户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快感之余,也能充分享受人文所带来的美感、历史感和艺术感,这些无疑都为苹果产品赋予了极大的诱惑力。因此也有媒体人做出评价,认为“与其说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CEO,不如说他是带来正常工业设计风潮的革命者”。

简单易用,或者称为智能化,是乔布斯的另一个重要设计理念。乔布斯根据心理学家的帮助发现,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的影响,而且会因为情绪差而降低大脑的运转能力。而大脑的运转能力降低,又会反过来不可避免地再次对情绪造成负面影响,从而使人的自我机制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对此,乔布斯首先会为苹果产品设计令人赏心悦目的操作界面,然后尽量简化苹果产品的操作方法,以保障用户在使用苹果机的时候,可以处于一整套良性循环之中,从而使得用户的整体使用体验变得美妙无穷。与此同时,乔布斯在整体的苹果品牌运行设计中,也采用了“米格-25效应”的理念。众所周知,虽然在计算机实体机领域,苹果的竞争力不及戴尔;在操作系统方面,不及微软;音乐方面,不及DG;手机方面,不及诺基亚;MP3方面,不及索尼……但在乔布斯的统一调配下,苹果的竞争力和这些品牌都相差无几。因此从整体竞争力来讲,苹果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此外,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带领下,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封闭。任何一款苹果的产品,如果用户想要下载相应的软件,都必须要到苹果官网才能操作,而且苹果开发的各种软件,尽管很优秀,但也都仅仅能够应用在苹果产品上。这样的做法虽然保证了苹果的独特优势,但同时也阻碍了苹果企业和同行业之间的有效交流和学习,使苹果各部门不可避免地处于了一种闭门造车的尴尬局面。这种局面,在乔布斯在世时还能够完成市场需求,毕竟乔布斯的强大个人魅力就已经完全可以对用户形成购买诱惑,但是在乔布斯过世之后,情况就完全改变了。可以说,苹果公司面临的局面很明朗——要么这种模式被苹果公司淘汰,要么苹果公司面临市场的淘汰。

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也许从这个商标的设计开始,苹果就注定会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享受。而乔布斯也注定将用他的天才创意,为苹果用户带来无法抗拒的诱惑,把一种引发心跳的感觉赋予在每一台苹果产品上。值得广大“果粉”庆幸的是,在乔布斯过世后,苹果公司的继任者也清晰地意识到了苹果公司的弊端,并且排除万难,全力解决这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公司有可能会继续为广大“果粉”提供不一样的感受——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一款可以让“果粉”们怦然心动的苹果新款产品就会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