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苹果式营销
14753100000021

第21章 权威效应:顾客跟着“行家”走

苹果自身散发出的魅力不仅吸引着不同类型的顾客,而且这些顾客对苹果的好评还是一如既往的。在这些顾客眼中,购买苹果的产品不仅可以极大地满足自己内在的虚荣心理,还可以提升自身的品位。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不难发现,很多人之所以热衷于苹果产品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因素在作怪。也就是说,这些人具有一定的心理模式。比如,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感而选择攀比,认为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一些人产生的猎奇心理致使他们做出购买行为……

虽然使用苹果产品的用户具有的心理模式远不止这些,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由于这些心理模式的作用,才让他们对苹果产品情有独钟。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可以看作是苹果公司制胜千里的心理策略。

权威效应指的是一个地位高、有威信的人,他所说的话以及所做的事情都会引起其他人的关注,并让别人相信其正确性。现实中,一来是由于人们存在“安全心理”,即人们总是认为权威人物是正确的楷模,听从他们的建议会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安全感,避免出错;二来是由于人们具有“赞许心理”。也就是说,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和社会规范统一,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奖励或赞许等,从而致使人们跟着权威人物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特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给学生们讲课时,隆重地介绍了一位自称来自英国的著名化学家。实验中这位“著名化学家”高举着一个玻璃瓶子,称里面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该化学物质有一定的气味,让闻到气味的学生们举手,结果大多数学生都表示闻到了气味。其实,玻璃瓶中根本没有什么化学物质,那么学生们为何还要说闻到了气味呢?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心理现象——权威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权威效应的案例数不胜数。比如,生产商做广告时大多会要求知名人士对某一个产品进行赞美,从而让人们信服;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权威效应可以起到引导或者改变人们行为举止的作用等。

可以说,苹果在早期的发展中就有效运用了权威效应,从而达到了营销的目的。其实,苹果2代手机问世以后,起初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热捧。这主要是在人们看来,苹果2代手机并没有多少创新因素,因此销量上升一直非常缓慢。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却改变了这一现状。一天,持有苹果公司股份的沙特王子阿瓦里德·本·塔拉尔应邀在美国加州出席一次慈善晚会。晚会上,细心的人们发现沙特王子在使用苹果2代手机,于是当即有人问他使用该手机的感受,沙特王子表示使用苹果手机能给他带来很好的操作体验,并且他还当场向人们演示了手机的功能。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沙特王子用拍卖苹果2代手机的方式将慈善晚会推向高潮,令在场的人纷纷对此款手机给予了关注。在第二天报纸的醒目位置,也刊登了慈善晚会上沙特王子拍卖手机的图片。当越来越多人看到这条消息后,纷纷将目光投向苹果2代手机。在一些人看来,沙特王子使用的手机一定是操作简单、性能卓越的手机。如此一来,苹果2代手机的销量就得到了显著提升——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就卖掉了数十万部手机,而当时这对于苹果公司来说确实是个想象不到的奇迹。

或许有人会问:“难道人们在购买手机前没有了解手机是否真正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吗?”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一部分用户在购买苹果2代手机前并没有认真思考该款手机真正的性能,而主要是受到了沙特王子的影响。因为在这些人看来,连知名人物都在使用该手机,那么该手机自身一定具有独特之处,于是他们就做出了购买苹果2代手机的行为。

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讲,当人们对某种事物拿不准主意,或者对某件物品判断不清时,如果接收到从别人口中传来的信息,尤其是权威人士发出的声音时,就会不假思索地相信权威人士的话,并认为这些话是最真实、最客观的。这些人认为,听从权威人士的意见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节省了解某一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还可以避免出错,如此一来,他们就会跟在权威人士身后做出相同的行为。

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人:当他们想购买手机时,面对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手机产品时,往往会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时,他们购买手机获取的信息大多会来源于广告或者媒体。假如一个人在此时从广告上看到某位德高望重的名人推荐某一种手机时,一定会加以关注,效仿广告中名人的行为——购买推荐的手机。而在他们决定购买的过程中他们大多会经历这样的心理变化,即名人使用的手机一定是功能卓越的,与其自己漫无目的地挑选,不如听从名人的建议,这样可以避免遭受挑选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当这种心理得以强化后,这些人就会跟着名人走。可以肯定的是,苹果产品就是借助权威人士来打广告的。因为乔布斯清楚地知道,权威效应不仅是一个撬动业绩快速增长的巨大杠杆,更是一个直抵用户内心世界的“便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