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苹果式营销
14753100000047

第47章 营造个人品牌,苹果用户趋之若鹜

苹果品牌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市场取得傲人战绩,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乔布斯对其个人品牌的营造,以及其个人品牌和苹果品牌的成功绑定。在西方社会中,深层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他们会比较重视个人因素,其中一些知名企业的创始人大多为人们所熟知,乔布斯无疑就是这些人中的代表。而我们从乔布斯的个人品牌塑造上,就可以看出他独特另类的人格魅力,即使与那些性格鲜明的知名企业创始人比起来,也是可以脱颖而出的。现如今,苹果品牌的强大魅力早已深入人心,几乎每一个苹果用户都知道,他们所购买的产品创始人是乔布斯,甚至有的人正是因为被乔布斯的个人魅力折服,才会选择去购买苹果产品的。可以说,作为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用自己的名字使苹果焕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同时也利用苹果证明了他的价值。

说起乔布斯的特立独行,首先映入人们脑海的就是他的装束。一架圆圆的金边眼镜、草草打理过的络腮胡须、高领纯黑衬衫、干干净净的牛仔裤和简简单单的休闲鞋,一切看上去都和传统企业的制服格格不入。一个人的思想如果不同,他所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的行为都将是与众不同的。可能乔布斯并没有关注过自己的着装,但就是从他的着装上,乔布斯已经向传统理念发起了挑战。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将乔布斯视为一个“叛逆的孩子”,甚至开始群起而攻之,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表现自己,乔布斯将自己“武装”成了一个斗士,他会用行动回击众人的批判,而且从未改变过。今天看来,与其说乔布斯的特立独行是他为自己塑造的招牌,不如说这是他与生俱来的天性,而他的那些在别人眼中苦苦坚持的思想和行为,对于他自己来说却是一种享受。

如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一样,乔布斯也让人们记住了他的标志性头衔,即“苹果教父”。这个头衔对于乔布斯来说绝非浪得虚名,2000年在旧金山举行的苹果产品发布大会上,乔布斯站在打着“苹果公司临时CEO”的巨幅屏幕前,默默打量着从世界各地聚集而来的苹果粉丝。而此时的这些粉丝,都在翘首盼望着激动人心的时刻早点到来。当宣布乔布斯即将成为苹果公司的正式CEO时,台下众人立即全体起立,掌声雷动地向乔布斯致意。与此同时,现场的沸腾气氛也被网络、电视和各大报纸等媒体快速传递到了世界各地,全球所有苹果用户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无一不欢欣鼓舞。众人整齐划一地喊着乔布斯的名字,兴奋和激情燃烧着每一个人,这一切都与宗教朝拜如此相似,而乔布斯则是那高高在上的教父。

而乔布斯的语言魅力同样是其个人品牌打造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每次的苹果产品发布会上,乔布斯的主题演讲都会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聆听者也会将此当成一种享受,而每次聆听之后,人们对于乔布斯的钦佩都会再次加深。熟悉乔布斯或者苹果产品发布会的人都知道,乔布斯在发布会上有一句口头禅,叫作“还有一件事是你不知道的……”就如同魔术师刘谦的那句“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一样,每次这句话被说出来,都会引起观众的强烈兴趣。而乔布斯更大的语言魅力还在于,他那如同邻家叔叔一般的侃侃而谈,就像他的着装那样简单和蔼,让观众觉得更像是一个朋友在对自己进行产品介绍。而实际上,乔布斯的这种演讲风格,是经过极其专业的训练才练就的,其演讲魅力有系统且深入的理论基础在进行支撑,而这也造就了乔布斯的强大语言魅力。

此外,适当地展示成功背后的辛劳,也为乔布斯的个人品牌价值大幅加分。比如,乔布斯会在发布会上亲自演示苹果产品的某项全新功能,然后在得到大家认可之后,他也会故作轻松地表示:“各位知道这个小小的可以让各位拥有美好体验的功能背后,凝聚着工作人员的多少心血吗?其实我也不知道,因为凝聚了太多太多,而各位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情享用。”成功的背后必定饱含艰辛,但是被乔布斯和苹果强大魅力折服的用户,却很容易因为苹果的光环而忽略这一点,而乔布斯所要做的就是提醒众人。因此可以说,适当地展露自己的辛劳,也是乔布斯上演的名副其实的“苦肉计”。

如果说当年开创苹果帝国时,乔布斯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有点不自信的话,那么重新回到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就已经坚信,自己的信仰和所创造的独特文化,必定可以为苹果品牌制造巨大的魅力。在离开苹果的时光里,乔布斯对于人际和市场的认识也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联盟的重要性,即真正融入一个行业。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行业的某个模块中占据垄断地位,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之道。因此,在重新回到苹果之后,乔布斯一改之前的“独行侠”作风,主动邀请他的老对手同时也是他的老朋友比尔·盖茨,参加自己最新推出的一项商业计划,并最终达成了正式的商业合作协议。

在这项商业合作中,乔布斯不仅砍掉了苹果公司已经日渐臃肿的软件开发团队和中央处理器研发团队,还利用这两个团队已经成熟的技术,从微软和英特尔公司获得了大笔资金。在与这两家传统巨头达成完美融合的同时,还得到了他们的投资,最主要的是还可以在新款的苹果产品中,使用微软和英特尔产品。对此,很多商业人士分析认为,乔布斯之所以一直坚持苹果科技的自主研发,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和各大品牌传统巨头讨价还价,以便在这个行业市场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实际上,就这一点而言,乔布斯之所以和其他品牌联合开发并生产苹果产品,是发生了观念上的转变,并非出于长远计划和考虑,这同时也是乔布斯性格中灵活的表现。因为在此之前,乔布斯的各项商业计划中,根本没有与人合作的打算。

而微软和英特尔等电子产品公司,一直以来也吃尽了乔布斯的苦头,而且实际上他们也曾多次和乔布斯接触,希望能够与其达成合作意向。但乔布斯略显偏执的性格却注定这不会成为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微软和英特尔只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即表面上和乔布斯客客气气,暗地里却想尽一切办法为难他。而以乔布斯偏执的性格自然又不会退缩,一系列的明争暗斗就这样开始了。所以,长期以来苹果公司和其他行业竞争对手实际上处在一种相互角力的状态中,而所谓相互角力,说白了就是相互消耗。乔布斯在重回苹果之后一改前态,主动和微软等竞争对手接触,除了要砍掉苹果公司自身的“包袱”,一边轻装上阵外,也可以在大环境上得到一个比较宽松的氛围,何况还在出让专利的时候得到一笔不小的资金注入。

虽然乔布斯的一系列做法让苹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压力减小了,但乔布斯很清楚,苹果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其强大的压力所产生的动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一旦失去这种压力,很可能连乔布斯自己也会变得安逸起来。因此,乔布斯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工作规程,强制要求自己像之前一样工作,借以保证对于苹果产品质量的不懈追求。在乔布斯偏执的坚持下,苹果品牌的魔力果然一天天焕发出来,除了微软和英特尔之外,很多厂商纷纷找到乔布斯,希望自己能够为苹果产品供应元部件。而乔布斯见苹果品牌已经成熟,自然也乐得与这些厂商进行合作——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融入市场,一方面又可以降低生产和研发成本,获得实际经济收益。但是在这一阶段,也不是没有弊端发生。比如,为第一代iPod提供电子芯片的Portal Player公司,因为和苹果公司合作较早,逐渐变得倚老卖老,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跟不上乔布斯的步伐。最终,乔布斯果断抛弃了这个合作伙伴,而Portal Player公司在与苹果公司解除合同的当天,其股价就大跌50%,并最终被其他公司廉价收购。

乔布斯确实将苹果产品的专利下放到了供应商手中,但这绝不意味着乔布斯开始忽视苹果产品的质量,而且恰恰相反,因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商,乔布斯对于苹果产品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了。在此之后的商业活动中,很多合作商将乔布斯称为魔鬼,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赋予了苹果产品强大的魔力,同时也因为他的冷酷无情,即对于那些无法提供高端技术的合作伙伴,乔布斯都会无情地抛弃,这也是苹果产品被称为“酷”苹果的原因之一。然而,乔布斯的冷酷却并没有阻挡合作伙伴的热情。资料显示,截止到2006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二十万家各种类型的企业与苹果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且都非常珍视与乔布斯的合作机会。

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如果苹果公司的技术专利都下放到了供应商手中,甚至所有零部件都是供应商提供,那么苹果公司也就没有核心技术了,即它也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如此一来,乔布斯又依靠什么来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呢?答案很简单,依靠整个产品的设计和组合。实际上,苹果产品的供应商都是照单生产的,也就是接到苹果公司的订单要求之后,生产符合要求的零部件商品。其实,乔布斯的想法非常明了,他曾经在公开场合向媒体表示:“如果我的供应商不能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那么他只能被我遗忘。”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乔布斯仍然能够牢牢把握领军地位,将每一款苹果产品都赋予超凡的个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