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日本商业四百年
1476300000012

第12章 少年轻狂,三菱崛起 (2)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广濑宰平充分发扬了誓把政府大门口坐穿的精神,每日徘徊在驻军的所在,不惜拿出重金贿赂官员,最后,广濑宰平甚至跟驻军领导说,只要让我们继续经营,泉屋就可以给他们提成。

这一招还真是狠,长萨联军有点扛不住了。他们原则上同意解封仓库,并且表示支持大阪地区经济的发展。

几乎与此同时,日本的局势慢慢趋于稳定,维新派掌握政权,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1868年,明治政府派遣后藤象二郎来大阪担任知事,主持工作。这个后藤象二郎是维新运动中的中流砥柱,功勋卓著。

广濑宰平得知这位人物要入住大阪,赶忙吩咐手下,安排泉屋最好的房间请后藤象二郎莅临。后藤象二郎大喜过望,人心都是肉长的,他悄悄向广濑宰平透露了明治政府的一个新决策。这个决策让住友家安全度过了日本的动荡期,并从此走向繁盛。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明治政府刚刚成立,政府准备着手解决幕府后期货币混乱的局面,打算在大阪开设造币厂,但还没有场所。而住友家有一片2 000多亩的土地,正适合干这事儿。广濑宰平知道,这是个跟政府攀上关系的好机会,于是他二话没说就答应后藤象二郎捐献出土地。

坐落在东京的明治政府听说住友家愿意捐献土地,大喜过望,连忙赏赐住友可以“冠姓带刀”。这在明治之初可是一个很让人艳羡的赏赐,相当于承认了住友家的贵族身份。

不过,贵族身份这玩意儿实在不能当饭吃。虽然仓库解禁,住友家也获得了新政府的认可,但他们的财务状况并没有彻底解决,现金流依然是困扰整个家族的大问题。

广濑宰平继续奔波在东京和大阪之间。9月,政府同意给予住友一定的帮助,提供给他们矿工吃的大米,但必须要花钱买。为了凑钱买大米,住友家把家传的宝贝都拿出来卖了,凑了1 000金币。

可惜,大米没吃几天就没了,而住友家再也拿不出钱来了。偏偏在这个时候,有个明治官员跑到住友家说,如果他们答应出售别子铜山,他愿意盘下来。住友家的大部分领导都认为,在明治政府的管制下,靠挖矿很难再挣钱,于是都同意这笔交易。

只有一个人不同意,那就是广濑宰平。当时他正在京都出差,一听说有人要卖矿赶紧跑回大阪,跪倒在众人面前,痛陈别子铜山乃住友家之根本,断不能卖,即使把金融、物流等行业出售,也绝不能卖掉矿山。

客观地说,广濑宰平的确是一个为了家族生意大公无私的人,换句话说,如果他同意把矿山卖了,自己也丢了一个大负担,或许还能走上平稳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如果不卖,他就必须承担复兴别子铜山的重任,弄不好就会身败名裂。在人生的转折点上,广濑宰平选择了一条艰难但有价值的道路。

住友家长当然也不愿意出卖自己的资产,但除此以外,还有别的方法能脱困吗?广濑宰平告诉他们,方法总会有的,出卖家产是下下策。“给我半年的时间,别子铜山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的。”

半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人生的重大阶段内,半年足可以让你走向辉煌或者死亡。广濑宰平胸有成竹,他知道,这半年一定能让住友家彻底翻身。

因为在一个月之后,明治政府封给广濑宰平一个新官职,简单说,就是管理整个日本的矿山开采。这个工作对广濑宰平来说,最大的价值就是可以结识很多外国技师。他把这些老外请到别子铜山,引进西方的火药技术,力图改善开采环境,提高产量。

与此同时,广濑宰平向明治政府申请10万元的贷款。这在当时简直是个天马行空的想法,新政府刚刚成立,自己财政还困难呢,谁有钱借给你呢?

一气之下,广濑宰平辞去了政府的官位,专心改善别子铜山。为了在半年内脱贫致富,广濑宰平说服住友家长,开始在别子铜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减薪,自他开始,所有高层薪水减去三分之一;不管饭,不再花钱买大米养活矿工,工人每天自己带便当;统一服装,改穿西服,方便干活;设置经销店,直接跟老外做生意。

最有创意的一条改革方案是,别子铜山发行自己的支票代替薪水,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打白条,用来保证现金充足。

这些灭绝人性的改革方案还真是起了大作用。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别子铜山矿产量飙升,现金也慢慢充足,经营环境不断改善,虽然困难依旧存在,但维持矿山的运转已经不成问题。

不过,这个时候,矿工们已经对生活极为不满。开不到工资,还要自己带便当,简直是没有人权的“上班奴”!于是众工人纷纷上街闹事,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广濑宰平为了平息事件身心俱疲,他一方面安抚工人,一方面调兵遣将,派人去矿山周边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准备让工人们自给自足、艰苦奋斗。结果,不少工人爱上了种地,改行当专业农民,为矿上提供粮食。

就这样,时间流逝,两年后,住友家终于摆脱了困境实现中兴。那一年,广濑宰平设置了“东京出差所”专门负责把铜矿卖给朝鲜。不久后,广濑宰平说服了一家外资银行,用别子铜山作抵押取得了两万美元的贷款,买了一艘当时非常先进的货船,独立进行海外贸易。

这回外界再也不敢小看住友家的实力,而家族内部也对广濑宰平推崇备至。这位40多岁的企业家在1877年被任命为泉屋大掌柜,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那年北漂的弥太郎

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为明治维新作足了准备,但是当这场革命席卷而来的时候,人们依然处于极度恐慌之中。比如前面我们描写的三井组、住友家,他们的领导也经历了社会巨变的阵痛,惆怅过、茫然过,但依然凭借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存活、并且壮大起来。

动荡的社会仿佛大浪淘沙,很多污垢被洗涤殆尽,很多精华喷薄而出。就在三井组和住友家转危为安的同时,一个少年背起行囊开始追寻自己的梦想。他,20岁,衣着光鲜,面容严肃却又充满着期待。他叫岩崎弥太郎,旅行的目的地是江户。年轻人自己也不知道,这一场陌生的旅行开启了日本新商业力量的崛起,和日本整个国家的变革相映成趣。

江户,这个繁华的大城市时刻召唤着弥太郎的内心。就像今天的北漂一族一样,他满怀期待地踏上了一条艰辛却又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路途。在弥太郎看来,只有到达江户,才能改变他悲惨的命运。

在漫长旅途中的一天,路遇大雨。岩崎弥太郎在暴雨中一路疾行。此时,另一个少年与他擦身而过。两个年轻人彼此对视了一下就匆匆而过。

岩崎弥太郎不知道,这个人叫坂本龙马,在不久的将来,他将用自己的智慧为明治维新开天辟地。

而坂本龙马也不知道,一年后,这个陌生的少年将走入他的生命,在他精彩而短暂的一生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生命的美丽就在于它的不确定。

说起来,岩崎弥太郎是个苦命的孩子。他生于1834年12月,家里本也是豪门,老爹是日本著名的小栗流剑道高手,有趣的是,坂本龙马同学小时候资质很差,后来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变成了郭靖那样的侠之大者,而他也是小栗流剑道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