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日本商业四百年
1476300000014

第14章 缘分,妙不可言 (2)

岩崎弥太郎的伯乐后藤象二郎出身土佐藩豪门,属于富N代,颇具革新头脑,后来他和坂本龙马发布了著名的《船中八策》(相当于美国《独立宣言》,详见《麻辣日本史:明治物语》),还奉劝将军交回政权,推动了天皇亲政。

在日本陷入内外交困的1866年,后藤象二郎率先在土佐藩成立了一个叫“开成馆”的机构,并且任命岩崎弥太郎为这里的官员,负责贸易。

这个机构非常有特色和时代精神,它的主要职能是把藩的土特产卖给其他地方,然后用这笔专款来购买武器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涉及的产品繁多,有砂糖、茶叶和鱼类。

目的是好的,但结果让后藤象二郎大失所望。这个机构一开工就遭到了当地商人的反对。原因很简单,开成馆把藩内的土特产都握到了自己手里,然后统一定价出售,造成了垄断现象的产生,破坏了自由市场的正常运转,严重伤害了本地商人的利益。

这下子连弥太郎都不满意了。他同情商人的处境,更加厌恶这个机构的官僚作风,于是在当了40天官之后,弥太郎毅然辞职。

后藤象二郎孤掌难鸣。开成馆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本地商人、外国列强纷纷干扰它的正常运转,资金越来越困难。后藤为了维持生意,不得不四处借钱,还要大把花钱请客。

有一个账单如此记录:

宴请外国商人,招艺妓3人,每人2两。

这个账单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这样的数据,好几十页。就在开成馆几乎要倒闭之际,后藤又一次找到弥太郎,他相信这个精通算术、财务的小伙子能拯救他的生意。

为了让弥太郎的光和热充分发挥出来,后藤说服藩政府,任命他为参政(总理藩内大小事务),为改善财政状况负责。

那个调皮的小子一下脱胎换骨,成为藩内的重量级人物。

就在弥太郎走马上任的同时,坂本龙马闯进了他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今后的理想。这两个生命用一种奇特的方式结合到了一起,在日本的商业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影响后世,直到今天。

生于1835年的坂本龙马是土佐藩人,只活到了1867年,他的家境跟弥太郎差不多,也属于下级武士。这孩子小时候性格极其懦弱,读书也不怎么样。坂本龙马的父亲在绝望之下,让他学习剑术强身健体,没想到学成了日本著名的小栗流剑术,这种剑法非常厉害,特别是其中的拔刀术可以说是笑傲江湖,日本无敌,是剖腹自杀的必备剑法。

后来,坂本龙马因为憎恶土佐藩的某些做法,投奔了萨摩藩,在几位朋友的帮助下,他开设了龟山社中,负责贸易工作,主要内容是为抵抗幕府统治的长州藩提供粮草。

就是在这个时期,坂本龙马的商业精神开始熠熠生辉。

几乎人们都会忽略龟山社中这个组织的真谛。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龟山社中都是日本商业史上需要浓墨重彩地记录一笔,因为它是现代股份制公司的雏形,我们常常听到的“株式会社”的前身就是龟山社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的公司都取名为什么什么“社中”,随着商业文明的发展和西方商业观念的渗透,才有了“株式会社”的称谓。

龟山社中刚刚成立的时候,主要工作是以萨摩藩政府的名义向商人募集资金用来购买西方的军火和战船。这时候,坂本龙马就发挥了他血液里的商人基因。他没有利用政府的强制力去巧取豪夺,强迫商人“献金”,而是承诺商人会以一定的利息偿还,类似于政府债券之类的方式。

这样一来,商人们都很积极,谁都知道政府是最靠谱的,纷纷慷慨解囊。于是,长州藩和萨摩藩的力量也逐渐壮大起来了,他们开始坚定地走到一起,为了反抗外国入侵、幕府统治而同心协力。

后藤象二郎也越来越喜欢龙马,他任命龙马为土佐藩的海援队队长,专门负责海军建设。

弥太郎和龙马的交会就从此刻开始。

一颗冉冉升起的财阀新星

当时岩崎弥太郎已经是土佐藩商会的全权负责者,他需要募集资金提供给海援队。而龙马这孩子从小苦怕了,对工资要求很高,他提出自己的薪水要比别人都高,最好是双薪。

弥太郎有些困惑了,如果他答应这个要求可能会受到后藤象二郎的反对,但是如果不答应,就会影响海援队的建设,怎么办呢?最后,弥太郎想了一个绝妙的计策,既能保证海援队顺利运转、龙马获得满意的收入,又能让后藤象二郎高高兴兴,达到节约成本构建可持续海援队的目的。这个计策就是,自己出钱给龙马发工资。

当他把热气腾腾的金币送到龙马手里的时候,龙马大喜过望,马上备下酒宴,请来歌舞伎,大快朵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从此以后,龙马和弥太郎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对岩崎弥太郎来说,他从龙马身上学习到了某种商人气质,他之所以后来决定创办自己的公司绝对是深受龙马的影响。事情远远不止于此。今天的社会,最重要的是人脉,在100多年前,其实也一样。通过坂本龙马,岩崎弥太郎认识了一个个社会政治精英,比如日本最伟大的首相——伊藤博文、商界奇才五代友厚,等等。

总之,这段时期是岩崎弥太郎的原始资本积累期,积攒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打通上层社会的金钥匙。

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之后,事情发生了变化,弥太郎的命运又一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1869年,弥太郎开始经营土佐藩开成馆大阪商会,刚刚干了一年多,新政府颁布命令,停止商会的活动。因为当政的领导认为,商会会阻碍自由经济的发展。

没办法,找熟人帮忙吧。当时后藤象二郎已经成为新政府的参与(官名)。弥太郎决定找老相识帮忙,结果,老相识沉默不语,良久之后,说道:“如今日本大变,非你我能阻止的。如果你希望大阪商会能继续下去,只有一个办法!”

弥太郎没有回答,怔怔地看着后藤象二郎。

后藤象二郎停顿一下,说了两个字:脱藩!这两个字掷地有声。对当时的日本人来说,“脱藩”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这个动作代表着你背叛了自己的领导,如果不能进入别的藩,那你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黑户,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子女入托入学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在日本人心目中,藩主也是神,只不过天皇是大神,藩主是小神。大神要敬畏,小神也不能亵渎,岂可随便背叛?

但弥太郎同意了,他知道,这是唯一一个能让商社存在下去的办法。道理很简单,岩崎弥太郎必须独立支撑起这家“公司”,让基业长青下去,剪断和政府千丝万缕的联系。

10月18日,改组后的大阪商社正式成立,更名为九十九商会。

弥太郎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九十九商会虽然表面上是一家非政府组织,但实际上,在后藤象二郎等人的协助下,商会得到了三条货船的使用权,顺便拿到了大阪到东京、神户到高知的运输权。

这真是一笔划算的生意。后来,岩崎弥太郎买下了其中两艘货船,开辟了海上的垄断事业。弥太郎日后被称为海上霸主,就是此刻埋下的伏笔。

岩崎把商会的名称更改为“三川”(因为几个信服名字都有川字)这个特立独行的人强烈地想要摆脱别人的影响,在1873年3月,干脆声称公司为他个人资产,定名为“三菱商会”,至此,一颗财阀新星冉冉升起。

商人涅槃,安田称雄

导读:三井、住友和后来的三菱都是墙头草,善于摇摆,懂得变通。对他们来说,活下去、赚够钱,把几百年的商业生命在纷繁的乱世中延续下去是唯一的目的和理想。但也有人发迹于大势变革中,却不愿委曲求全,相信凭借自己的力量就能开天辟地、富可敌国。这是日本浩繁的商业史中最值得记住的一个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