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日本商业四百年
1476300000015

第15章 一个英俊的卖花少年 (1)

在前面的故事中,我们描写了三井、住友和三菱如何摆脱困境、如何创业、如何守成。他们的经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巧妙地利用与政府高层的关系,给他们甜头,获得他们的支持。虽然岩崎弥太郎和他的三菱公司一直鄙视朝廷高官的所作所为,但也毫不例外地走上了这条道路。

经过明治维新的激烈变革,政商之间由此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关系,他们相依为命、互相依靠,政府提供政策和机会、商人为朝廷所作所为买单。导致的结果是,那些强悍的商人们有时候比政府官员还要耀武扬威。有一天,三井的大救星三野村利左卫门坐着四人马车在江户的大马路上招摇过市,官员们此时正好与他迎面驶来,官员们赶紧把自己的车停在路边,眼睁睁地看着三野村利左卫门绝尘而去。

路边有一个年轻人,他满脸迷惑地看着这一幕,为什么一个商人比官员的排场还要大?他当时身处闹市,怀里有两样东西:25两银子和一本《太阁传》。

银子是他这几年在江户打工所得,那本《太阁传》则是他的精神寄托。书中描写了丰臣秀吉如何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成长为权倾天下的“太阁”。年轻人遥望三野村远去的背影,深吸一口气,他彻底打消了成为一个伟大政治家的梦想,决定走上另一条更宽阔的道路。

他叫安田善次郎,后来一手创办了日本四大财团之一的安田财阀。但在明治维新初期,安田善次郎还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商贩。

他生于天保九年(1838),老家在神通川旁边一个叫“锅屋小路”的地方。父亲原本经商,后来花钱买了一武士的身份,准备耀武扬威一番。但没想到,家境越来越差,最后沦落成一个有武士身份的农民,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耕作。

安田善次郎的童年就在困苦中度过。为了贴补家用,他在五六岁的时候就上街卖花,成了一个英俊的卖花少年。

其实,卖花少年的小日子过得还是有滋有味的。他一大早赶到寺庙门口,把花卖给善男信女;然后,安田善次郎再回家帮助老妈做饭,一家人边吃边聊;接下来,他就跟着父亲去田里种地,一直到傍晚。

卖花这项伟大的事业其实很不靠谱,因为有的季节花不开,一部分的时间就被浪费了。于是,长大一点儿的安田善次郎开始卖菜,他每天挑着好几十斤重的青菜徒步到几里地以外的市集上销售。这时候,安田善次郎的商业头脑已经显露出来,别的卖菜的同行们都是满载而去,空着担子而回,可是安田经常把卖菜赚来的钱再拿出一部分来采购一些药品运回自己的村庄,卖给当地农民。这样下来,收入是卖菜的两倍。

在每天的路途中,安田善次郎坚持边走边读书,四书五经、三国水浒,他都读了几百遍,烂熟于心。农闲的时候,安田躲在房间里练习书法,常常一写就一天,毫不为外界所干扰。靠着这股自虐精神,安田善次郎的书法远近闻名,很多结婚生子死人的家庭都来找他求字,一时间洛阳纸贵。

在他16岁的时候,这个少年终于捺不住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他决定去江户溜达溜达。但父亲坚决反对,理由很简单:你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要是丢了家里谁种地?你是家里的大儿子将来一定要继承家业。

安田善次郎不听最后一句还好,一听之下更坚定了离家的信念。他几乎无法想象,若干年后,自己依然耕作在田地,挑着担子四处叫卖。他必须改变命运,冲进时代的长河中,奋勇搏击。

但安田善次郎深知,父亲是不可能允许他离家的,为了实现梦想,安田善次郎决定铤而走险——悄悄离开这个美丽但狭小的农村。

丰臣秀吉的忠实粉丝

那一年,他19岁,背了一个小小的包袱,里面有简单的粮食、不多的水和自己卖菜攒的钱,奔赴日本政治、商业中心——江户。

他的第一份工作很简单,在一家澡堂子给人搓背、换衣服。两个月之后,经老板介绍,他又跑到一家海产品店里卖海苔和鱿鱼。正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安田善次郎的父亲发现儿子丢了,心急火燎地从老家赶了过来。他一把抓住儿子的衣领,就说了一句话:跟老子回家!

父命难违,安田善次郎只得跟老爹回到了故乡。

不过这次他决定不再跟父亲服软,准备硬碰硬。他成天在家看书写字,坚决不下地干活、不卖菜。就这样冷战了几个月之后,父亲终于心动了,他同意让儿子去江户闯荡一番。

故地重游,感慨万千。安田善次郎还来不及体会江户的繁华,就开始四处找工作。几天之后,安田善次郎成为一家玩具店的学徒,工作内容很简单,每天挑着担子把货物送到经销商那里。

说起来应该很轻松,但安田善次郎却不想这么轻松,他送完货之后就打扫店铺、招待客人,有空的时候还帮同事们洗洗衣服。时间长了,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年轻人,老板更是对他宠爱有加,为他安排了更多的杂务活。

就这样,安田善次郎毫无怨言地卖了三年玩具。有一天,他经过一家店铺的时候,看到门上贴了一张广告——招纳有力气的男子。安田善次郎大喜,一头扎进了这间店铺,开始了新生活。

按理说,这个地方招的人还真是挺低端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就可以。但安田善次郎不这么认为,因为这是一家银两兑换店,是近代日本金融业的雏形,在这个地方工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金融的奥秘,这就是安田善次郎看中的。

不过,真的干起来,安田善次郎却备感辛苦。因为他只是一个学徒,每天都要拖着板车四处拜访客户,请他们兑换货币,把手里的钱换成金币、银币、铜币和铁币。

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毫无怨言,每天辛勤工作、服务周到。日子就像复印机里飞出的纸张一样,看似毫无变化般地一路飞驰,转眼间,三年又过去了。

那时候的安田善次郎已经25岁了。生活也无聊,夜晚很漫长。安田善次郎常常独坐在灯下一遍遍阅读《太阁传》。他发现,25岁时的丰臣秀吉早已名满天下,做了城主,威震群雄。安田善次郎暗下决心,25岁的自己也应该奋力一拼,有所作为了。

这个不安分的年轻人很快辞掉了银两兑换店的工作,当时他的钱袋里有银子3两,那是他6年来的所有积蓄,安田善次郎的梦想是,利用这微不足道的3两银子建立事业,富甲天下。

要说这3两银子用来创业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为了筹钱,安田善次郎戒烟戒酒,然后奔赴横滨考察市场。

横滨当时是日本唯一开放的港口,外国人很多。安田善次郎坐在路边,摆弄空无一物的几个烟盒。偏巧此时,几个老外走过来,看到他手里的烟盒很好看,当即表示要买下来。没想到的是,这几个烟盒居然卖了20多两,比他6年挣的总和还多。

安田善次郎兴奋异常,他揣着钱,一路狂奔,跑到码头。那时候,正有很多货船在装货,他看着一箱箱的日本鱿鱼被送进船舱,心里暗想,卖这玩意儿肯定能挣更多的钱啊。

于是,他决定来一场大赌博,如果成功就此翻身;如果失败,无非是退回到原点。他把自己的25两全部押在了鱿鱼上,然后拿着这些干鱿鱼跑到江户售卖。

3天后,他净赚了17两,这样算下来有了42两,可以当作自立门户的起步资金了。

安田善次郎把钱放好,铺开纸,写下了三个愿望:不依靠任何人(也无人可靠),自己创业打天下;绝不能说谎,诚信为本;生活费用要尽量降低,多的钱全部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