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日本商业四百年
1476300000039

第39章 涨工资 (2)

和三井家遭遇的困难比起来,老住友表面上看,过得还相当不错。1890年,在日本宪法颁布一年之后,帝国议会召开,有日本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正式确立起来。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住友家特别使用别子铜山的青铜铸造了一尊佛像,赠送给明治天皇。

天皇大喜之下,恳请住友家再接再厉,贡献50万日元当作发展海军的军费,住友坦然应允。天皇再次大喜,册封住友家族领袖住友友忠从五品官衔,报纸对这事大书特书,充满激情地预言,19世纪90年代的日本商业,是属于住友家族的!

结果,还没等报纸的印刷热乎气消失呢,住友家就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当时的家族掌门人住友友忠年仅19岁,聪明能干,深受大掌柜广濑宰平的信任。可惜,这孩子福薄命短,在一次旅行中偶感风寒,很快就一命呜呼了。

而在此之前的两三天,住友友忠的父亲、前任当家住友友亲也刚刚过世。一时间,延续了300多年的住友家族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几乎所有的家族元老、员工都感觉这个庞大的家族企业即将迎来最严酷的挑战和最漫长的冬天。

这个时候,当年叱咤风云、飘然隐退的伊庭贞刚已经成为老家滋贺县的议员,当他听说住友家前途暗淡之际,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公职,重回到这个大家族,准备凭借自己的智慧,力挽狂澜。

伊庭贞刚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当家的早逝之后,确定新一代掌门人,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也不能天天没主啊。经过与广濑宰平以及家族中的权贵们反复商讨之后,最后,大家确定由一个叫德大寺隆磨的哥们儿为继承人。

你肯定觉得这哥们儿名字怪异,而且好像莫名其妙地就出现了,其实不然,他的来头可是大大的。

这个叫德大寺隆磨的人原本是住友友忠的同学,而且,他有个力量强大的哥哥叫西园寺公望。那么,西园寺公望又是谁呢?

他是日本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曾经两次出任日本总理大臣,辞职后担任元老,权倾天下。

而西园寺公望和伊庭贞刚是非常好的哥们儿。从这些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中,你一定能看出伊庭贞刚和西园寺公望各自的野心和命运了。

于是乎,在广濑宰平、伊庭贞刚的策划下,德大寺隆磨拜已经死了的住友友忠为养父,自己更名为住友吉左卫门友纯,成为大当家。

这件事情之后,伊庭贞刚常常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家族企业,领袖的突然夭亡可能会让几百年的努力功亏一篑,所以,公司必须有一套制度,能应对各种危机,守护家族产业永世勃兴。

在和广濑宰平进行了漫长的讨论之后,伊庭贞刚代表住友家族,颁布了《住友家宪》。这部家族内的宪法严格规定了当家的权限和义务,比如,条文写道:住友家的所有大事必须经过总理事(大掌柜)的首肯才能实行;家族里的所有财务支出,也必须经过总理事的认可才能使用;唯一能在特殊时期修改家宪的人,只能是总理事。

条约最后规定:住友家族的领导人,没事不能随便修改《家宪》,钦此!

很简单,日本这家百年老店,已经成为一个近代化的、由职业经理人掌舵的公司了。

不过,这个新《家宪》一颁布,还是引起了家族内部的巨大震荡,很多元老们纷纷表示不满,特别是针对广濑宰平的抗议声浪此起彼伏。

其实,这也是事出有因的。广濑宰平担任住友家大掌柜之后,专断独裁,而且常常公私不分,给公司的钱,常常不知道为啥就跑到了他自己的腰包。仗着他对住友家功高盖世、住友友忠对他青睐有加,元老们一直敢怒不敢言。这回当家的已死,元老们该立一回了吧!

在《家宪》颁布3天后,住友家的理事大岛供清连同几位公司内部的元老集体提出辞职,同时,弹劾广濑宰平独断专权。

而一向刚愎自用的广濑宰平根本不惧对方势力强大的集体弹劾,反而高喊一声:“放马过来吧!”跟他们针锋相对地斗争。

刚刚当了住友家儿子的住友友纯哪见过这个场面?他一方面安抚元老们消消气,公司还要运转,广濑宰平是不能离开的。另一方面,他告诫广濑宰平,收收你的锐气,变得谦虚一点,自己进步一些,不好吗?

广濑宰平怒吼道:“不好!”依然像以前一样自负专权。

就这样,两股势力在住友家族内部斗争不停,他们纷纷列举对方的“暴行”,你说我昨天拿了公司一把剪刀,我就说你昨天上了厕所没冲水;你告我私挪公款,我就揭发你用公司的钱养小老婆。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年多,到了1893年,事态进一步升级到难以解决的程度。

说起来,住友家族的发家地是别子铜山。这个矿产丰富的山峦给住友家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但是到了1893年左右,挖矿造成了严重的烟尘污染,很多工人受到戕害,苦不堪言。于是乎,就在高层之间你争我夺的同时,工人们也放下铁锹,举起大旗,抗议烟尘污染。

一时间,别子铜山里的2 000多名矿工不吃饭、不喝水,静坐在矿洞门口,要求住友家立刻解决这个关系生命的问题。

这时候,无论是广濑宰平还是反对派们,谁都对这件事无动于衷。彼此包藏祸心,以幸灾乐祸的心态看着事情朝更加恶化的方向发展。

伊庭贞刚坐不住了,他拍案而起,怒叱这帮没心没肺的人置家族利益于不顾,愤然奔赴别子铜山,解决危机。

临行前,他把自己这几年生的九个儿女叫到身边,嘱咐他们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同时,告诉妻子,万一自己被矿工们打死了,别忘了去山里收尸。

安排好后事的第二天,伊庭贞刚收拾好行李,回望了住宅一眼,就走上了征途。

到达别子铜山之后,伊庭贞刚并没有马上接见工人,也没有快刀斩乱麻般地解决纠纷,而是每天看闲书,吟诗作对。

天气好的时候,伊庭贞刚就四处闲逛,看见工人就大声问好:“您辛苦了!”弄得静坐的工人云里雾里的,只得回答:“就这么坐着,也不辛苦……”

接着,伊庭贞刚每天亲自给工人送饭送水,慰劳他们,鼓励他们继续罢工,把静坐进行到底。

时间久了,大家有点喜欢这个年轻人了,因为他出口成章,性格随和。一些矿工开始经受不住糖衣炮弹,静坐累了,又拿起工具下矿干活。

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在1894年夏天,别子矿山周围的800多个农民跑到住友家的店里闹事,他们举着刀子、斧子和锯,要求住友家停止开矿,结束烟尘污染。后来,事情越来越大,弄得警察都出动了,双方打了一架,死伤惨重。

这件事情直接影响到大掌柜广濑宰平的地位,元老们以此为借口,攻击他处事不力、领导不善,才导致民怨沸腾。

这回,广濑宰平撑不住了,他向住友家提出了辞职。这回元老们倒是满意了,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广濑宰平走了,谁当老板啊?

答案是:伊庭贞刚。因为,住友家的当家是住友友纯,他的哥哥是西园寺公望,西园寺公望是朝中重臣;伊庭贞刚是西园寺公望最好的朋友。

于是,伊庭贞刚胜出。

这个时候,伊庭贞刚已经获得了矿工们的拥戴。有了人气之后,他开始大刀阔斧地改善别子铜山的环境,平息民怨。

其实这件事情做起来并不困难,难的是魄力和胆识。住友家在别子铜山的炼铜所历史悠久,肯定比伊庭贞刚的岁数大多了。但是他毫不犹豫地下令,迁移炼铜所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彻底解决烟尘污染问题。

接着,伊庭贞刚下令矿工们先停下手里的活,植树造林!这是一件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工作,其实也是他们应该做的,但是愿意做的企业家太少,只好表扬一下,当个榜样了。

在铜矿的开采过程中,最重要的能源就是火,而木柴和木炭就是火源。所以,别子铜山开采之后,大量的木材被砍伐,原本苍翠的山峦变得跟和尚的脑袋似的。更恐怖的是,铜矿中每年都要排水出来,里面含有矿毒,更让山林变得贫瘠不堪。

伊庭贞刚决心改变这个境况,他对工人们说:“从住友的祖先开始,我们就不断地剥夺别子铜山的美好风景,今天开始,我们要让山上的树木苏醒过来,甚至要让这里的枝叶比从前更加茂密!”

去年赴日本旅行的时候,我特意去了一趟别子铜山,果然是树叶遮天蔽日,昆虫鸣叫声不绝于耳;而另一个叫足尾的铜山则一片荒凉,不见丝毫绿色。

可见,伊庭贞刚是一个伟大的、有良心的企业家。

那么他为什么如此有良知呢?因为伊庭贞刚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信奉的流派叫做临济宗。这支教派信奉的价值核心是: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后来又延伸为:以心印心,心心不异。最后简化为一句话:心心相印。

在别子铜山工作期间,也是伊庭贞刚苦心修行,终于顿悟佛法根本的时间。他每天面临着无数困难、凶险和失败的可能性,他每天都不得不思考理想、生存、死亡这些终极问题。

夜晚时分,山风袭人,伊庭贞刚一个人走上别子铜山的最顶端,海拔4 000米的小足谷。这里有一个专门为他修建的小房间,里面狭小而整洁。这就是伊庭贞刚朗读佛经,感悟佛法的地方。

在今天留下来的文字记录里,没有回答伊庭贞刚在这个神秘的地方获得了怎样的精神收获,但毫无疑问,佛法、经卷,青灯苦读一定深深刻入他的灵魂,从来也不曾离去过。

每一个财阀都是一个帝国

导读:财阀们终于通过一次次自我救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走上了稳固发展的路途。接下来,他们需要做的是开发更加广阔的世界市场。毫无疑问,中国,第一个映入日本财阀的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