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不光靠制度
14763800000003

第3章 时代要求:“以人为本”的基本管理心态

时至21世纪,我们这个古老国度终于喊出了“以人为本”的呼声:“以人为本”的广告词无数次地出现在电视及广播这种最广泛的大众媒体上;“人本管理”成了当下企业界的流行词汇和时髦口头禅。不管我们的企业在多大程度上实行了“以人为本”,这个口号的提出总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因为古老的封建国度从不把人当人,“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信条不知害死了多少中国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霸道口号使任何中国人不敢有一点做人的要求,甚至稍微犯一点皇帝的忌讳就要被杀头。

“以人为本”不仅是管理的一种方式,更应成为管理的最终目标;因为从人的根本意义上来说,任何人都不能把别人作为工具和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被当做人来看待。所以,所谓“泰罗式”的科学管理,即卓别林《摩登时代》中所模拟的被固定于机器上、被当做流水线上一个螺丝钉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已逐渐被抛弃。虽然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仍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老板迫使工人长时间劳作,并不给吃饱饭;但这样的事件毕竟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所以一经披露,便遭群起而攻之。谁要是把工人和下属仅仅当做自己赚钱的工具,迟早会遭到工人和下属的背叛。老板必须把员工当做有思想、有感情、有欲望的人来看待,这样,你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在实行“以人为本”管理问题上,也要区别对待。在这方面,国外的X、Y理论特别受用。这种理论的核心是要求将人分为不同类别来加以管理。对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层次较高的人宜实行Y式管理,即相对自主式管理,也就是要给他们更多的权利,工作环境相对宽松;因为这种人自主性强,不是有口饭吃就能满足的;他们有很强的进取精神,除物质需求外还追求精神需要,并能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来自外界的控制和惩罚非但不能促进其工作,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厌恶。他们是自主的人,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安排和自我控制;他们职业技术强,敬业精神好。金钱虽然也是他们追求的,但在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物质刺激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成为主要的激励手段,而自主、自尊、自我实现才是他们真正的需要。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一大批有头脑、有技术的知识精英正在崛起。有幸能够雇用到他们的公司,应把他们当做公司的主要财富来加以呵护,给他们提供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合伙入股,成为公司的真正主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倾心倾力工作,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光和热。因为这时,公司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是同步的。舍此,应该没有更好的管理方式。

得人才则企业兴,失人才则企业败,这是无数经验所证明了的。想一想,齐桓公若没有管仲,他会不会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刘备若没有诸葛亮,则终其一生也就只能颠沛流离而已。所以,刘备在临终时还玩弄了一个管人小花招:他拉着孔明的手,说君才十倍于曹丕,若阿斗能辅则辅之,不能辅则可取而代之。当下感动得孔明痛哭流涕,立刻跪地表示愿为刘家天下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深知,诸葛亮这种人才只能用Y式管理法,在“三顾茅庐”时就是以诚动其心;在临死时,还不忘以情感其人。这就是刘备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以一“织席贩履小儿”而能最终三分天下的根本原因。

上面我们说的是Y理论,下面再说X理论。这理论是说对那些层次低、受教育少的人最好还是采用泰罗式管理。因为他们较少自主性,不能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所以,对于他们,规章制度要订立得越严密越好,物质奖励方法也要越细致、越明确越好。这些人一般都处于物质生活的匮乏状态,对于他们来说,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糊口;他们没有更多的精神需求。他们一般来说不惜力气,只要能赚到钱,他们愿意从早干到晚,可以一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这样的人如果你给他自主权,那他就会顿时失了主心骨,还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考虑到我国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尚占据很大地位,所以,老板们还必须仔细研究泰罗式管理法,将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工作环节研究透彻,以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使本企业绩效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最后,我们在本节要告诫大家的是:你的企业既需要Y型人才,也需要X型员工;对于两种不同的人,你要施行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策略。这就是在实际情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方法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