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文坛巨匠
14782700000023

第23章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其先祖因罪徒居中亚碎叶,李白即出生于此。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少年时李白即咏诗作赋,博学多才。仗义行侠。天宝初年奉诏入京,任翰林供奉。仅一年余就因受权贵谗毁自请离开长安。天宝三年(744)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作了永王李璘的幕僚,后永王起兵反叛朝廷,李白因此受牵连,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东还,依附当涂县令李阳冰。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其诗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的疾苦寄子深切的同情,讴歌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诗歌风格宏伟豪放,情感炽烈,笔力雄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诗歌语言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完美境界,对后世诗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蜀道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诗广为传诵。著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

李白出生之际,其母梦见太白星,故给他取名白。李白十岁时,通晓《诗经》、《尚书》,长大后,隐居在岷山一带。所居州举行科举考试,他不去应考。苏廷页任益州长史时见到李白,认为他不同凡人,说:“此人乃是天才模样,略施以学业造就,可以与司马相如相比。”但李白喜好纵横术,爱好击剑和做仗义行侠的事,轻视钱财,看重施惠于人。后李白搬至任城客居,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一起住在徂来山,整日沉醉于酣饮,人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行来到会稽,与吴筠相识并成为好友,吴筠被朝廷召见,李白也同行来到长安。李白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看了他的作品后感叹道:“你是降居人间的仙人呀!”贺知章将此事告知玄宗。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共论当今世事,李白上奏颂一篇。玄宗赐予他饮食,还亲自为他调羹,并任命李白为翰林院供奉。李白仍时常与酒徒酣饮而醉倒在街上。一次,皇帝坐在沈香子亭,忽然心有所感,欲让李白将其写成乐章,李白被召来时,已喝醉,皇帝左右的人用水给他洗脸,略有缓解,李白便接过笔来一气呵成,所作文章词语委婉清丽,精湛贴切,思绪流畅。皇帝喜爱李白的才华,多次设宴召见他。李白曾在皇帝身边侍奉,因醉酒,让高力士脱靴。高力士素来地位显贵,以此为耻辱,于是挑了李白的诗去激怒杨贵妃。皇帝想给李白封官,杨贵妃就加以阻止。李白自知不被皇帝身边亲近的人所容纳,就更加放任不修边幅,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结为“酒八仙人”。李白恳求皇帝让他归还山野隐居,皇帝只得赐给黄金放其离去。自此,李白漫游四方,一次他乘月明之夜与崔宗之从采石矶出发直至金陵,途中身着皇宫锦袍端坐船上,旁若无人。

安禄山叛乱,李白辗转于宿松、匡庐之间,永王李征召他为府僚佐。李磷起兵反叛朝廷,李白逃回彭泽;李兵败,李白当判死罪。当初,李白游并州,遇见郭子仪,认为这人是个奇才。郭子仪曾犯法,经李白营救才得以免罪。为此郭子仪请求解除自己的官职以赎李白的罪过,朝廷仍下令将李白长期流放夜郎。正好又遇皇上发布大赦令,李白回到寻阳,但又因受罪案牵连入狱。不久宋若思率领吴兵三千赴河南,路过寻阳将李白从狱中释放,任命他为参谋,没多久李白就辞职了。李阳冰任当涂县令,李白依附于他。代宗即位,征召李白任左拾遗,但此时李白已去世,享年六十余岁。

李白晚年喜好黄老之术,他渡过牛渚矶到姑孰,喜爱谢家的青山,想终老于此地。但他去世时,被安葬在东边山脚下。元和末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来到李白墓前祭奠,命令禁止樵夫在周围打柴。范传正寻访李白后裔,只找到李白的两个孙女。此时她们已嫁为民妻,但其举止仍很有风范,她们哭诉道:“先祖父意在终老青山,仓促中却葬在东边山脚下,这并非他的本意。”于是,范传正为李白改葬,还在墓前立了两块碑。范传正还告知两个孙女,将让她们改嫁世家子弟,但她二人辞谢道,因孤苦穷困已失身于平民,只有认命,不愿改嫁。范传正对她们深表赞叹,免去她们丈夫的徭役。

文宗当朝时,诏令以李白的歌诗、裴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