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文坛巨匠
14782700000024

第24章 高适

高适(约702~765)字达夫,唐渤海蓨(今河北省景县)人。年轻时曾怀昂藏不凡的抱负来到长安,因求仕不遇,便北上蓟门,漫游燕赵,指望在边塞寻求报国立功的机会。后在梁宋一带游历,靠乞求为生。天宝(742~756)年间,举有道科,任封丘尉,因不甘作鞭挞黎庶的小官,弃官而走,客居河西,由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推荐任幕府掌书记。安史之乱发生,官拜左拾遗,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后官至淮南、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适诗中很多优秀作品作于边塞和浪游梁宋时期。他的边塞诗反映出作者建功立业、为君分忧的抱负和扫平边患、维护和平的希望。对士卒生活的同情、将士苦乐悬殊的揭露以及战争的激烈与艰苦等都描写得淋漓尽致。在游历梁宋时,尽管生活贫困,诗风却依然豪迈洒脱。所以,总体来看,高适的诗歌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风格雄厚浑朴,笔势豪健,昂扬奋发。有《高常诗集》十卷。

高适年轻时困顿失意,不治产业,家境贫穷,寄居于梁州、宋州,靠乞求为生。天宝年间,国内谋求进身为官的人都留意于文辞。高适年过50,才开始着意研习诗篇。几年之间,文风逐渐改变,以风格自高,每次吟诵一篇诗文时,都能博得好事者的称赞。宋州刺史张九皋认为他的文才很出众,推荐他考中制举有道科。当时右相李林甫专权,轻视文雅,只把他作为应举士子来对待。官拜汴州封丘县尉,这不是他中意的官职,便解职离任,到河西去旅行。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见他与众不同,上表请求任命他为左骁卫兵曹参军,充任幕府掌书记,又随从哥舒翰入朝觐见,哥舒翰在皇帝面前大加称赞他。

安禄山叛乱,朝廷征召哥舒翰讨伐,任命高适为左拾遗,后转迁为监察御史,依旧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待到哥舒翰兵败时,高适从骆谷道向西奔赴皇帝所在,到达河池郡,拜见玄宗,于是向皇帝报告潼关失守的情况。他说:“仆射哥舒翰忠义激发,这些为臣都十分清楚,由于他的疾病导致疲惫不振和智谋衰减。而且监军李大宜和将士们以香火盟誓,让女伎弹奏箜篌、琵琶等助兴取乐,赌博饮酒,却不顾军务。让助战的少数民族和秦、陇地区的士兵们暴露在盛夏的炎炎烈日之下。吃的粮食尚且不够,却想让他们勇猛作战,又怎么能办到呢?所以才会出现望风而逃,临阵变故,致使本来是万无一失的国土,顷刻之间便丧失了。南阳的军队由鲁炅、何履光、赵国珍各自统领,几位监军交替当权,在这种局势下难道会一定打赢吗?我和杨国忠争论,我的意见始终也没有被采纳。陛下因此才涉足于巴山、剑阁的险途,西去蜀中,躲避灾祸,不足为耻。”玄宗嘉奖了他,不久迁官侍御史。到达成都后,八月,玄宗发布制书说:“侍御史高适,节操坚贞高尚,形象高大明爽,激发之情中兼有经国济民之谋,渊博之中富蕴文雅之才。深谋远策都能把握本质,直言不讳和刚正的表情都表明他是真正的忠臣,应该改官执掌纠察,使他一越而登讽谕之职。现任命他为谏议大夫,赐给绯鱼袋。”高适恃其意气,敢于进言,权贵宠臣都惧怕他。

第二年,永王李在江东起兵,想要占据扬州。起初,玄宗让诸王分镇地方时,高适就恳切地规劝皇帝这种办法不行。到这时永王反叛,肃宗听说他以往的论争和劝谏,便征召他来谋划。高适便阐述了江东的利害关系,指出永王必定失败的结局。皇上认为他的回答非同寻常,让他兼任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命令他和江东节度使来王真率领所领的兵士平定江淮地区的叛乱,在安州会师。队伍即将渡江而永王已经失败,便从历阳招来季广琛。罢兵以后,李辅国讨厌高适敢于直言的作风,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于是高适降职为太子少詹事。

不久,蜀中叛乱,调高适去作蜀州刺史,后改迁赴彭州。剑南自从玄宗回到长安以后,在梓州、益州各设一节度使,百姓劳顿疲惫,高适于西山三城设兵戍守,并上疏陈述己见……但他的意见未被朝廷采纳。

后来,梓州副使段子璋反叛朝廷,出兵攻击东川节度使李奂,高适率领本州兵士跟随节度使崔光远攻打段子璋并杀了他。西川节度使的牙将花惊定,仗恃自己的勇猛,杀了段子璋以后,又大肆掠夺了剑南东川。天子对崔光远不能控制部队而大怒,便罢免了他,任命高适取代崔光远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代宗即位,吐蕃攻陷了陇右,逐渐进逼京师附近。高适在蜀地训练兵士,在吐蕃南边牵制它,师出无功,松州、维州等州不久却被吐蕃兵攻陷。代宗让黄门侍郎严武取代高适,召他回朝任刑部侍郎,后转任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高适于永泰元年(765)正月去世,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定谥号为忠。

高适喜欢谈论帝王称霸大计,追求功名,崇尚节义。恰逢时事多艰,高适能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然而由于他所谈论的超过了他的实际才能,所以被大臣们所轻视。一生多次作地方官,实行的政策大多宽松、简明,官民都觉得便利可行。他有文集二十卷,在所作的《与贺兰进明书》中,催促贺兰进明尽快救援梁、宋二州,并联络各军;《与许叔冀书》中,情意殷切友好,使许捐弃前嫌,一道援救梁、宋;在《未过淮先与将校书》中,劝告将士们断绝与永王的关系,请求各自表白心迹。这些内容被道德高尚的人认为既合乎道义又懂得变通。自唐朝建立以来,诗人中这样豁达的只有高适一人而已。